崔 波
(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江門 529000)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的實驗研究
崔 波
(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 江門 529000)
高職院校擔負著為國家、社會輸送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而其體育教學則是我國高校體育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在新一輪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浪潮中,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應用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已經成為當今教育領域最為熱門的話題。本文旨在結合網球教學案例,對多媒體教材、體育教學網絡平臺及教學模式和策略等進行實驗研究,以期為今后的相關研究提供有益的參考與借鑒。
高職院校;現代信息教育技術;體育教學
隨著我國人才戰(zhàn)略的確定及高等教育領域的深入改革,職業(yè)教育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與重視,尤其是高等職業(yè)教育,已經成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主陣地。目前,網絡的觸角已經延伸至高職院校的各個角落,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已經作為一種現代教學手段被廣泛應用到教學中。但是體育教育至今仍未形成與現代社會發(fā)展相適應的現代教育技術機制,與其他學科相比,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稍顯滯后。
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現代信息技術應用。
1.2.1 文獻資料法 利用中國知網查閱相關文獻,并進行總結分析,為本研究提供研究基礎。
1.2.2 實驗法 (1)實驗目的:驗證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應用在體育教學中對學生體育知識、技術、技能的掌握情況。(2)實驗對象:抽取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2016級2個公共網球教學班,共計學生80人,人員來自全院7個系部。(3)實驗分組:實驗班學生40人,其中男生22人,女生18人;對照班40人,其中男生21人,女生19人。(4)實驗過程:實驗班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輔以一定信息教育技術,將傳統(tǒng)室外實踐授課與室內多媒體教室教學相結合進行;對照班所有課時均按照傳統(tǒng)室外實踐授課進行。為確保實驗結果的科學性與準確性,筆者在實驗開始前對2個班學生分別進行摸底調查及訪談交流,所有學生在態(tài)度、興趣、動機及技術水平方面較為一致,2個班教學均由本人授課,在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進度及教學課時方面完全一致。在室內外教學課時分配方面,對照班學生全部課時在室外場地進行;實驗班室內與室外課時比例設定為1:2。(5)實驗時間。實驗時間從2016年9月—2017年1月。
1.2.3 數理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tǒng)計處理。
學習需要分析是教學設計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教學目標通常是由教師設定和主導完成,而學習需要則完全是以學生的實際需求為出發(fā)點的。所以,對大學生學習需要的分析,直接關系到課程的設計。本文采用了考夫曼的學習需要系統(tǒng)分析方法來分析學生的學習需要。
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其目的是創(chuàng)建一種有效的、便利的、易于教學的環(huán)境。根據這個目標,筆者為實驗班學生按照既定室內課時比例在多媒體教室進行教學,在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上注重激發(fā)學生動機、構建情境、制訂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內容、分組教學與集體教學交叉呼應、鼓勵學生經常進行意念練習等。通過一個學期的學習,l00%的學生認為,通過多媒體教學,理論與實踐結合得更好了,拓展了自己的視野,豐富了知識體系。有97.5%的學生認為,相比較傳統(tǒng)教學,形象、立體的多媒體教學更能夠提高自己對技術動作的理解,進而順利地掌握體育知識與技術技能;但體育運動技能的學習與掌握需要大量的練習實踐來完成。因此,怎樣在有限的課時學習中設置合理的多媒體教學比率是一個值得商榷的問題。但總體來說,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應用于體育教學后,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表1)
要實現具體的教學目標,應采用何種教學手段與策略,使學生掌握一定的教學內容,即如何學。目前,現代信息教育技術環(huán)境下的網絡體育教學模式還不是十分成熟,鑒于自身的經濟實際情況,可供自己參考的實例少之又少,僅能基于已有理論模式的演繹、自身多年的體育教學經驗及較好的信息素質,盡量將實驗班學生的教學設計做得相對科學與合理。通過查閱大量文獻資料,借鑒其他學科教學設計模式,網球實驗班教學模式,見表2。
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應用于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離不開正確、合理、適時的評價,只有評價才能發(fā)現存在的問題,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和提高。由于目前我國還尚未形成完整、獨立的現代信息教育技術輔助下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所以,本研究僅把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作為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在體育教學中應用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來評判其可行性。通過1個學期的網球教學,按照江門職業(yè)技術學院網球教學大綱和考核要求對學生進行理論與實踐的考核。實驗班和對照班成績對比見表3。最終的考核成績說明,網球教學在現代信息教育技術的輔助下,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經過科學、合理地利用網絡教學平臺,極大地拓展了傳統(tǒng)網球課的功效,對教師的“教”以及學生的“學”均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和影響。另外,在筆者授課期間,雖然大多數的學生(85%)對信息教育技術輔助自己的學習表示認可和接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15%)表示不喜歡或不能接受,其中的原因有待進一步的了解與研究。
表1 實驗班學生對多媒體教學的態(tài)度 n=40
表2 網球實驗班教學模式
表3 實驗班和對照班學生最終考核成績對比
學習需要完全是以學生的實際自身需求為出發(fā)點的。所以,對大學生學習需要的分析,直接關系到課程的設計,在教學策略的選擇與設計上應注重激發(fā)學生動機、構建情境、制訂科學系統(tǒng)的教學內容、分組教學與集體教學交叉呼應、鼓勵學生經常進行意念練習等。
高職院校結合自身的辦學特點及實際情況,加快建立體育教學資源庫,實現體育教學資源的網絡化、數字化。體育教學資源庫的建立要以為應廣大師生服務為出發(fā)點,遵循體育運動規(guī)律、教學規(guī)律及學生個體成長發(fā)育規(guī)律。體育教學資源庫的建設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要不斷更新,所以各高職院校要統(tǒng)籌規(guī)劃、分步實施,吸引廣大師生積極參與到體育教學資源庫的使用與應用開發(fā)中,不斷完善資源庫體系。
各高職院校要加大對校園網絡硬件基礎設施的建設,體育教學應與其他學科一樣平等享用多媒體教室,為體育教師配備計算機設備等。各高職院校要加強對體育信息教育技術、專項業(yè)務及教學網絡平臺設計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討不斷優(yōu)化校園網絡結構,加快提高校園網的普及水平,縮小數字鴻溝,構建具有本校特色且適應學生體育信息需求的體育信息網絡平臺,促進高職院校體育教學改革。
4.1 絕大部分體育教師得不到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方面的培訓,缺乏有效的體育信息資源分類及足夠的體育信息資源儲備,致使他們的信息素質得不到提高,因而應加大在此方面的培訓力度。
4.2 利用多媒體網絡技術,可將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因為主觀的原因造成的人為失誤或誤差,通過仿真化、模擬化、虛擬化、形象化的展現方式予以避免。多媒體教材方便了體育教師的教,教材資源網絡化滿足了學生的學。
4.3 通過實驗得知,現代信息教育技術作為當代高職院校體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媒體和教學手段,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體育興趣方面有著巨大的應用優(yōu)勢,但是體育教學有著很強的實踐性與參與性,以參與者的身體活動為主。所以我們不能片面夸大現代信息教育技術的作用,而應遵循運動技能形成規(guī)律,在不同階段擇機使用,爭取獲得最佳的應用效果。
[ 1 ] 王世輝,石睿.現代信息教育技術應用[ 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 2 ] 駱耀祖,葉麗珠.信息教育技術概論[ M ].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1.
[ 3 ] 李麗,郭明,李亞龍.我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實施問題研究[ J ].成人教育,2011(5):117-118.
[ 4 ] 丁西省.運用信息教育技術有效推進高校教學改革[ J ].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6):249-251.
[ 5 ] 彭韜,涂志軍.如何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深化高職教育改革[ J ].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8):174.
G807.4
A
1674-151X(2017)12-119-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2.062
投稿日期:2017-04-27
2016年度江門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規(guī)劃課題: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在高職院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項目編號:JM2016C55)。
崔波(1981—),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