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惠明
4月21日大巴扎,亞克西
“在那遙遠的地方”的新疆,在今天看來,真不算遙遠。寧波飛抵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也就是7個鐘點,包括在上海轉機費去的一小時。
前來接機的是個頭戴小花帽的維吾爾族小伙子,姓王,熱情,健談,能講一口漢語。我問:烏市集民族風情、好吃、好玩、好看的地方在哪里?“那是位于二道橋的大巴扎(維語大集市),那里沒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沒想到的……”
在下榻的建國飯店稍作安頓,便打車直奔“大巴扎”。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人群,穿戴著各種各樣的西部民族服飾,講著我一點也聽不明白的話;密密匝匝的商場、店鋪、地攤;地毯、袍子、絲綢、金沙利小刀、金銀銅壺,這些西域特產琳瑯滿目,令人眼花繚亂。光是維吾爾族的小花帽就擺了整整三條街。
大巴扎里那些傳統(tǒng)作坊真正讓人開了眼,各種手藝匠人敲敲打打,磨磨鋸鋸,手下一件件作品就像阿里巴巴開門后的寶貝神奇美麗地呈現在你眼前……
譬如茶具作坊門前擺著的兩把富有伊斯蘭教情調的紫銅大壺,比我還高一個頭;樂器作坊里見到一把蜻蜓大的“冬不拉”,我忍不住以小手指甲撥撥細如發(fā)絲的琴弦,居然能發(fā)出幽妙的琴聲來。那胡子工匠見我連呼“亞克西”!他高興地當場用這把袖珍“冬不拉”彈了一曲《冰山上的來客》。
幾乎每個作坊的工匠,干活都非常專注,不會去主動攬客,當有買主提出要買時,他們才會放下手中的活計,往往先顯擺幾下新疆舞的肢體動作,然后向買主熱情地一一介紹。
長約十里的美食街,待我一腳邁進去,就發(fā)出“羊肉林立”的驚嘆!整只整只血淋淋的肉羊,林立在每家的店門前。語言不通,我只能像啞巴一樣,用手指點點食牌上司機小王指引注有漢語的手抓羊肉、拉條子,和一只鍋蓋大的馕。
就座后,服務員遞上來一銅壺茶水和一只銅杯(每位客人都如此待遇),巡了一遍店內別的食客桌上碗盤中的東西,哇!要想吃遍,恐怕兩三天也“巡胃”不過來。
帶著果腹的滿足和快感,揣著吃不完的半張馕,油嘴滑舌向那位總是笑瞇瞇看著我的白胡子老板,道了聲:亞克西!
4月21日天山、天池和博格達雪峰
首站行程,是到了新疆不能不去的天池。
導游小張(女)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上海支疆知青子女。與我這個老知青交談間,自有種親切感。
昨天,天山山麓剛下過一陣雪。一路上,牧場、森林、山峰、溪流,翠白相映,層次豐富,仿佛一幅幅俄羅斯風格的油畫。
人間仙境的天池,又名瑤池。坐落在烏市以東的博格達山峰山腰。群山環(huán)抱,綠草如茵,白楊聳天。碧綠的湖面上時有一陣陣白霧猶若一條條紗巾飄過來,輕撫臉龐,感覺如和田美玉之圓潤,晶涼。
索道牽引著我們上了瑤臺,臺上堆積著厚厚的白雪,如瓊玉筑成。環(huán)顧天宇地間,“一片白茫茫真干凈”。俯視天池,此時成了精巧的一掛晶瑩翡翠。隨著天光云影的變幻,神秘的色彩中透著微微禪意……
忽然聞見歡呼聲,原來在透出云間的陽光照耀下,博格達雪峰(海拔5445米)正折射出五彩圣光!有游人忙著照相,擺出手托圣山的夸張姿態(tài)大呼小叫。對此,我大不以為然。我欽佩的是為實現心中的夢想,一步一個雪窩,攀登頂峰的勇士!
4月22日 樓蘭美女
今獨自去了新疆博物館。在古尸陳列館里,我看到了幾十具干尸。它們全來自戈壁沙漠。
那具有名的樓蘭美女,躺在精致的玻璃柜里。它曾是4000年前的沙漠人類生活中的一員。她死的時候還很年輕,她是怎么死的?她死于自己的美麗嗎?這具干尸的重量是10.5公斤。其實我們也就是這點分量???
樓蘭美女那深陷的眼窩,曾經目睹過的歷史生活的情景,我們只能猜想;我們今天的歷史,生活以及世道人情,樓蘭美女也應是無法預料。而歷史長河的記憶,仍在日復一日地繼續(xù)。歷史留給人類的應該不僅僅是留在今天的美女尸骨!
4月23日 火焰山、坎兒井
早晨6點,車來接我時,雨下得劇烈。雖張了頂傘,上車幾步路還是濺得半身濕冷。上車后,卻聽導游發(fā)出令人難以置信的提醒:要多喝水,以防中暑!
果不其然,隨著車子進入吐魯番盆地,雨似乎在轉瞬間就在天地間蒸發(fā)得不見蹤影。而寧波老話講的“紅猛日頭”的溫度,飆烤得車廂里的人脫、脫、脫……
火焰山其實不是一座山,而是橫亙在吐魯番盆地的長約10公里的山脈,紅色的砂巖在驕陽下熠熠發(fā)光,猶如熊熊燃燒的火焰。我這個老頭,好奇心還尚未泯滅,我把昨晚買的一個生雞蛋放在火焰山頂上那個標著“沙窩烤雞蛋”牌下沙窩里埋,果然,掰蛋開來,燙得我直噓氣。
火焰山頂的“火焰山風情園”塑有西游記里唐僧和他的徒兒。還有被孫悟空鉆進肚子里去的鐵扇公主。我向來對這些人為的且粗制濫造的物件不感興趣。無法理解的是好多女游客爭先恐后地要與面目猙獰的公主合影留念。難道想讓孫悟空來清除肚子里厚厚的脂肪減肥嗎?(一笑?。?/p>
神話給予人類的啟示應是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
我在孫悟空的塑像前,擺出一手拿金箍棒、一手遮陽探路的動作,對著火辣辣的火焰山唱:敢問路在何方?!
導游把我們帶到了中國古代三大偉大工程之一的水利工程坎兒井。在坎兒井博物館的水渠里,掬起一捧清洌洌的水,洗去一臉沙塵時,我似乎看到水井中林則徐的堅毅、睿智的眼睛。
1845年,林則徐被發(fā)配到了新疆,他帶著一副沉重的大枷出玉門,過哈密,在行經距離吐魯番不遠的一塊綠地時,沙塵迷蒙的眼睛為之一亮:前方沙地上排列著一串串念珠似的土堆。
那便是他聞名已久的坎兒井!林大人再一次激發(fā)了他的濟世熱情。林則徐在伊犁將軍府服役數年后,吐哈盆地的坎兒井,就像倒了架的葡萄,一嘟嚕一嘟嚕地冒出了地面。镢頭、轆轤和土筐,填充了他春風不度的流放生涯。
在林公渠前的林則徐銅像前,我深深地鞠躬。給予西域子民恩澤的坎兒井,將永遠流淌這位愛民如子好官的汗水和激情……
4月24日 死寂的交河故城
血色黃昏中的交河故城遺址,不能不令人為之震撼!
這座廣袤蒼涼、生土建筑遺址上的斷壁殘垣,破敗的門戶、屋舍、井臺、酒樓、城墻……
誰能想到這里曾有過的繁榮和輝煌。這里曾是公元前一世紀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前國國都,也曾是唐帝國控制天山南麓乃至西域的軍事、交通、宗教中心,公元前二世紀至公元十四世紀都是絲綢之路東天山南麓重要的中心城鎮(zhèn)。
我把胸口貼在丈高八尺、殘缺破落的門戶壁柱上,閉上眼睛,耳畔仿佛傳來溫柔多情的熱瓦拉甫琴的悠揚琴聲……進城突然一陣粗礪的沙風刮得我的臉額生痛。隨之,屠城的刀光劍影,呻吟,廝殺聲讓人心驚肉跳!
傳聞屠城后,城內的二百嬰兒神秘失蹤,死不見尸,活不見人,是活埋?是擄掠?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我不是歷史學家,人類學家。但是我這個地球東方的普通人,這時卻在腦子里躍出一個“戰(zhàn)爭與和平”的命題!
直至我們坐在吐魯番葡萄園一戶維族農民家、鋪著美麗毛毯的長床上邊品味葡萄、香瓜,邊欣賞著女主人母女的舞蹈時,我的眉結方為之舒展……
晚上,在烏市大巴扎新疆歌舞劇院,看了場民族舞蹈。達坂城姑娘的辮子揮舞得如我們江南春風中的細柳;又如維吾爾族的牧羊少女手中的細細的皮鞭輕輕地打在你身上。
“花兒為什么這樣紅?”阿米尓與古蘭丹姆用青春的血液來澆灌的愛情之花,在冰山下開放得血樣鮮艷……
新疆各民族,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柯爾克孜族、塔吉克族、俄羅斯族等各民族在臺上繽紛多彩、美不勝收的綜合演出,各種各樣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在民族大團結的祥和而美麗的大舞臺上。
步出劇場已是午夜時分,旁邊的清真寺渾圓塔頂還在閃爍著炫目的光彩。各種民族樂器的交響聲還在街頭巷尾傳來,溫馨而祥和。此時,我更感受到在烏市所見到的高揚在藍天白云下標語的分量——“嚴厲打擊恐暴分子,維護各民族的安定團結!”
4月25日 喀喇昆侖哨卡女兵
“不到喀什,不能算到過新疆?!睆臑跏械馗C堡機場起飛,一個半小時,飛機降落在喀什機場。北京時間:11點35分。驕陽晃眼。
接機的導游是位人高馬大的復員軍人,回族。一見面就嚇唬我們:今天的路程,非同尋常的艱苦,要做好吃苦的思想準備!
去昆侖山的路果真不是他夸張的,車似乎一直在震蕩顛簸,所謂的路就是車輪搖搖晃晃下的坑洼、溪流、卵灘,“路”邊懸崖上的亂石隨時可滾落下來。好在開車的師傅絕對是位昆侖派的武林高手,有驚無險!
待到中途在昆侖邊防站接受“安檢”時,我成了一手扶腰、一手拄棍的傷病員了。
前面的路更險,正在昏頭暈腦之際,導游回頭朝我們喊:快看,哨卡女兵!我按照他的指點,立馬抓起望遠鏡——積雪覆蓋的山腰間,呈現出一道靚色的風景——兩位身著藍綠迷彩服的軍人,挺立在哨卡前。腰間佩手槍套,凜冽的雪風飛揚起她們的齊耳短發(fā)……青春,奉獻,我眼眶一熱,舉起相機。導游阻止了我,說,軍事重地,禁止拍攝!
“喀喇昆侖冰雪封,哨卡設在云霧中……”高中時代,總是懷著崇敬之情引吭高歌!
今天終于見到了我心目中的“最可愛的人” 了,剛才看她們的樣子已經不年輕了。導游說,在這種地方呆上兩三年,指甲呈青白色……
昆侖雪峰下,有兩個高山湖泊。已記不起湖名,那昆侖雪峰倒映在碧湖中給予我們印象,較之天山的柔美,是那種鋼刀鋒刃的冷冽與純潔。那是昆侖哨卡女兵的身影嗎?
4月26日 沙漠的純粹
對于死亡之地“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最早感知,來自彭加木的獻身,余純順的壯舉,三毛的吟唱……
今天腳踏的是塔克拉瑪干大沙漠的邊緣地帶。當我“老夫聊發(fā)少年狂”捆綁在過山車上,在巨浪翻滾似的沙丘上,沖擊,盤旋,跌落,驚心動魄之后,渾身像散了架似的仰面躺在滾燙的沙之上時,我感受了沙漠的純粹和徹底!
索性脫光鞋襪——所謂文明人的標志——在沙丘上行走,留下一串足印,轉眼間,拂動的沙漠,飛揚的沙粒,將我造成的腳窩填平。
一只漠虎(一種沙漠里的四腳蛇)突然從我光腳邊竄過,又在幾米遠的地方,歪著頭對我審視。除了這只生靈,我在這沙漠中逗留的數小時內,再沒有見到第二個蟲子。在我不知道的時刻和地點,它一定在做著生死搏斗!張騫首次出使西域時,就是沿著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緣西去,沿南緣東歸的。這個大沙漠在今天看來仍然不可一世。
張騫看來真有囊括世界的腳力?。∧菚r候又能有什么路呢?在風沙撲臉中,腦子里冒出魯迅的一句話來:“世上本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行路的偉大之處,是走在最前面的一批人,既要有非凡的腳力,又要有超人的腦力,還有追求光明的指引力……
4月27日 喀什故城
西域特有的晨光像金子般灑落在喀什故城每一處穆斯林建筑物上。街道、小巷、土墻、門戶,以及一扇扇雕花的小窗,無不涂上絢麗神秘的“古絲綢”的色彩。時見穆斯林老太太倚在自家的門戶前,或摟著兒孫,或搖著鮮花綴成的搖籃,在晨光中瞇起眼,友善地對我們微笑。
喀什故城南門這道敦厚的墻壁,是有2000 多年歷史,古稱庫木代爾民扎,譯之漢語的沙門。我在門上撫摸,有溫暖的感覺,我在沙之門上輕輕地彈敲,回響起佛教悠長的木魚聲。
2000多年前的交河故城居民,聽到進入城門駱駝隊清脆的駝鈴聲時,新煮奶茶的飄香,溫暖著從沙漠行舟八方來客的孤寂
在著名的磨坊巷墻面,嵌有一塊銅牌,上面刻字:
無論為何事,
要語言甜蜜。
語言甜蜜者,
福星照耀。
從一扇扇雕花的小窗中飄出一陣陣沙棗花的甜蜜香味。
4月28日 艾提尕清真寺 香妃墓
香妃墓其實早先叫“阿巴霍加麻扎(墓)”。
巨大的拱圓形屋頂籠罩著的墓室大廳里,陳列著大小不一的二十來只棺槨,躺著穆斯林著名人物或部落首領。一具披著彩色花毯的棺木裝著康熙寵愛的香妃的玉骨。
“這是《還珠格格》電視劇中的香妃嗎?”一位游客中的姑娘發(fā)問。電視劇《還珠格格》中的香妃扮相確實很美,但看了幾集我就不想看了。如果歷史是用來戲說的話,那么,我們的歷史就成了一堆泡沫,或者肥皂泡,雖然五光十色,誘人眼球。我在香妃墓前出售工藝品的攤位前買了一盞據說是香妃用過的那種燈的仿制品,形狀像一艘小舟。還有兩只能扇翅的精美蝴蝶。據說香妃生前喜歡佩戴這種小蝴蝶。我把蝴蝶輕輕地放在燈上,抒發(fā)自己思古之幽情……
喀什規(guī)模最大的艾提尕清真寺,見有教徒在虔誠地做禮拜。清真寺是穆斯林群眾禮拜誦經,也是集體聚會的場所。中國政府歷來對民族宗教和歷史文化是非常重視和保護的,多次撥專款進行維修和建設。在艾提尕清真寺內我看到了比較現代,方便穆斯林群眾生活的一些設施,譬如抽水馬桶、方便老年信徒禮拜的桌椅……
新疆伊斯蘭教的建筑藝術令人贊嘆:拱形的圓塔,精致的雕刻,直挺的廊柱,藍白的對比色,氣勢宏偉博大,美麗而富有傳奇色彩。據介紹,建筑構建的組合具有很強的抗震性。
伊斯蘭教建筑,既是我國傳統(tǒng)建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珍貴的中華歷史文化遺產。
中國——各民族親愛的兄弟姐妹團結一心,各民族豐富燦爛文化組成的好大的一個家??!
原載于《鎮(zhèn)海潮》2016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