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農民”的致富經
新疆特產批發(fā)的店主小容父母是果農,家里有90多畝紅棗地,都是父母在辛苦經營著。往年爸媽以及鄰居們辛苦收獲的駿棗主要都被大型的干果采購商直接集體收購了,由于沒有議價能力,所以價格一直被壓得很低。
為了讓父母辛苦種出來的駿棗賣個更好的價錢,在阿克蘇地區(qū)維吾爾醫(yī)院上班的小容決定自己試一試,嘗試自己銷售,但又苦于沒有好的銷售渠道。“十一”長假,從朋友那得知在手機上也可以開店賣貨,抱著試一試的心態(tài),注冊了微店,開始了自己的微商之路。
阿克蘇地區(qū)素有“塞外江南”之稱,由于獨特的地理氣候環(huán)境,棗均是在樹上自然風干的吊干棗,皮薄肉厚品質極好。11月駿棗終于風干可以采收了,為了保證紅棗的質量,小容對紅棗進行了嚴格的分級,根據個頭大小、品質將駿棗分成特級、一級、二級、三級,每個級別都分別設置了合理的價格。小容說分級是極其煩瑣的工作,好幾噸棗一個個分揀,一家人花了整整一個多星期,但花費的辛苦是值得的,因為這樣既保證了每個級別的產品品質,也讓客戶對價格沒有異議。
為了更好地包裝好產品,小容還專門請人設計了紅棗包裝禮盒外觀,請專業(yè)的紙廠制作了高大上的包裝盒。好產品再加高大上的包裝,產品檔次一下就提高了。這是值得很多特產微商學習的,很多特產微商都沒有做好包裝,既降低了產品檔次,又無法給客戶留下深刻印象。
11月,在一邊加工的同時,小容一邊已經開始進行宣傳推廣了,以至于產品還沒出來,就有了不錯的預訂量,終于12月成品一出銷量一下就爆發(fā)了,到12月底累計成交了4萬多元。小容的推廣方式主要是找外地各省的朋友合作,寄樣品給朋友,朋友尋找當地的實體批發(fā)商,成交后給朋友提成;同時,也在QQ群、微信群里發(fā)廣告找代銷?,F在小容建了兩個群,一個是批發(fā)群,一個是代銷群,有意向的都拉到群里,由于產品質量把控得很好,價格也很實惠,所以群里已經購買的客戶反響都非常好,從而又進一步帶動還在觀望的潛在客戶的購買。這個小技巧也很值得大家學習。
現在小容的駿棗已經賣到了全國各地,廣州、深圳、上海甚至黑龍江都有她的客戶。小容說今年只留了4噸貨小試牛刀,現在基本已經賣完了,這次試運營遠遠超出了她的預期。
參謀貼士
農產品微商不能錯過的那些事
產品選擇
首先考慮具備一定價值的產品,目前凡是通過微商銷售的農產品,都跳不開“特色”與“價值”兩個詞。“特色”代表這個產品不是日常很容易就可以買到的產品,它或者具備極強的區(qū)域性和稀有性,或者具備極強的經濟或食用價值,甚至它已經擴展到了功能食品或藥品的范疇。“價值”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價格,過于實惠的價格,會讓你發(fā)現利潤很難覆蓋成本。
其次,在選擇產品時有一點特別關鍵,即必須為安全的農產品,否則一旦涉及安全方面的事宜,會讓你好不容易建立起的口碑很快崩塌。無論是企業(yè)抑或個人,在做微商中都必須堅持爆品原則,最少打造一款爆品,否則將很難取得良好的回報與收支平衡。
營銷策略
市場定位:每一款農產品,都有其天然的客群和市場。市場細分與定位,有利于更明確地鎖定目標客群,如產品定位于口味類、感官類、功能需求類等客群。定位后,后續(xù)的宣傳推廣將更為有的放矢,結合產品本身特點的產品設計也將更為打動人心。
區(qū)域推廣:微商的天然傳播特性導致推廣的區(qū)域性雖然并非如此明晰,但在推廣中依然有章可循。做初步的區(qū)域劃分與區(qū)域市場定位,有助于微商區(qū)域圈層生態(tài)的形成,有助于線上結合線下展開系統(tǒng)性活動,從而采取堡壘戰(zhàn)的形式逐漸取得區(qū)域突破,全國蔓延。
社群推廣:對于農產品微商在首期推廣時,首先要找到好的圈層進行突破,一旦突破,便可能產生重大疊加效應。至于如何選擇好的圈層,最重要在于目標客戶的精準定位,找到真正喜歡你產品的那部分人,首先從一個兩個三個開始,培養(yǎng)其成為忠誠粉絲,當他們都幫助你義務推廣的時候,你的產品暢銷可能只是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