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君
同伴教育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價值觀察
梁文君
目的研究觀察同伴教育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價值。方法212例社區(qū)高血壓患者, 隨機分成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106例。對照組患者不接受任何教育, 實驗組患者接受同伴教育,比較兩組社區(qū)高血壓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為及血壓控制的情況。結果干預前,兩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25.99±2.42)分、自我效能(113.19±11.42)分、自我管理行為(52.48±8.37)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22.56±3.73)、(101.02±18.01)、(43.06±12.11)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血壓控制達標率87.74%明顯高于對照組13.2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社區(qū)高血壓患者進行同伴教育, 能夠加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提高血壓的控制達標率, 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同伴教育;高血壓;健康教育;應用價值
高血壓也叫風眩, 是一種全身性疾病, 以血壓持續(xù)過高為臨床癥狀, 易導致腦卒中、腎衰竭、心臟病等并發(fā)癥[1],降低人們的生存質量, 給生活造成嚴重影響, 需要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措施和護理干預。為了探討同伴教育在社區(qū)高血壓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價值, 本文和處于自然狀態(tài)下的高血壓患者身體狀況進行對比, 將2016年12月15日~2017年5月15日期間社區(qū)符合要求的212例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以下是具體研究過程。
1.1 一般資料研究對象選取2016年12月15日~2017年5月15日社區(qū)符合要求的212例高血壓患者, 通過隨機分組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與實驗組, 各106例。對照組中, 女∶男比例為 50∶56, 年齡 41~75 歲 , 平均年齡 (58.53±7.26)歲 ;實驗組 , 女∶男比例為 64∶42, 年齡 40~73歲 , 平均年齡(57.96±6.98)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高血壓患者在社區(qū)內處于自然狀態(tài), 不接受任何教育。實驗組高血壓患者接受同伴教育。同伴教育的實施過程如下:①選出同伴教育者:首先在接受實驗的社區(qū)中, 對照組高血壓患者選出10~15名擔任同伴教育者, 可以由其社區(qū)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推薦, 同伴教育者須具備以下條件:a.愛好公益, 有同情心, 和別人相處融洽, 不自負、不驕傲, 能換位思考, 愿意擔任同伴教育者;b.為人熱情開朗, 人際關系融洽, 具有較好的組織能力;c.屬于高血壓患者, 患病時間>4年, 接受相關治療后血壓控制情況較好。②進行統(tǒng)一培訓:同伴教育者被選出來后, 接受相關培訓,培訓1次/周, 每次培訓時間在2 h以內, 培訓周期為10周。培訓內容主要包括向同伴教育者講解相關疾病的知識、如何有效提高自我管理效率、怎么進行健康教育等。注意:培訓重點要放在能讓同伴教育者學會將理論與實踐有效結合, 而不是只會紙上談兵。③開展同伴教育:實驗組高血壓患者參與到同伴教育活動中, 1次/2周, 每次活動時間控制在2 h左右, 共進行5次?;顒又黝}每次均不相同, 分別是高血壓疾病知識的普及、預防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平衡飲食結構、戶外運動指導和保持正能量生活狀態(tài)。在同伴教育活動中, 不僅包括同伴教育者為患者講解相關知識, 同時還通過做游戲、你問我答、發(fā)放學習手冊等形式提高參與教育的高血壓患者的配合度。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2,3]觀察兩組患者的自我管理情況, 自我管理分為自我管理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為3個方面進行評分, 分數越高, 效果越好。記錄兩組患者的血壓控制達標狀況。
1.4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管理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干預前,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25.99±2.42)分、自我效能(113.19±11.42)分、自我管理行為(52.48±8.37)分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 (22.56±3.73)、(101.02±18.01)、(43.06±12.11)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血壓控制狀況比較實驗組患者血壓控制達標率87.74%明顯高于對照組13.2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管理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 分)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自我管理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 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bP<0.05
指標 實驗組(n=106) 對照組(n=106)干預前 干預后 干預前 干預后自我管理知識 22.13±4.79a25.99±2.42b21.98±3.43 22.56±3.73自我效能 97.52±21.08a113.19±11.42b96.14±21.62 101.02±18.01自我管理行為 39.91±12.99a52.48±8.37b39.95±10.72 43.06±12.11
表2 兩組患者血壓控制狀況比較(n, %)
現(xiàn)如今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高, 患上高血壓幾率也在逐年變大。據最新調查數據顯示, 我國約有1.3億的高血壓患者,患病率達到29.6%[4], 可見高血壓已成為影響我國國民健康的一個常見殺手, 嚴重威脅到人類的生命安全。除此之外,國民對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分別只有42.6%、34.1%與9.3%[5]。因此對我國高血壓患者來說, 接受有效的治療手段和護理干預是必不可少的。
同伴教育一詞來源于澳大利亞[6], 在西方國家中十分流行。同伴教育主要是通過小組討論、游戲、角色扮演等參與性強和互動性強的方式進行教育宣傳,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處于同樣的人群, 不管是年齡、學歷還是興趣愛好都十分相似[7,8]。相較于常規(guī)教育, 同伴教育中的被教育者愿意傾聽、學習的可能性會更大。在同伴教育中, 不再是僅關注知識的收獲程度, 更多地是關于態(tài)度的討論和技能的培訓[9]。在最近的大量研究中得出結論, 同伴教育并不像現(xiàn)在的學習教育或者培訓教育模式, 教育者不只是充當授業(yè)解惑的角色, 而是在人際交往的過程中,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分享各自在生活中得出的有用經驗、信息, 具有雙向流動性, 最終達到互利共贏的目的[10]。同伴教育能有效端正人們的態(tài)度和行為, 讓人們擁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tài)度, 教育效果顯著。
據本文研究數據表明:干預前, 兩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行為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 實驗組患者自我管理知識(25.99±2.42)分、自我效能(113.19±11.42)分、自我管理行為(52.48±8.37)分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22.56±3.73)分、(101.02±18.01)分、(43.06±12.11)分,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患者血壓控制達標率87.74%明顯高于對照組13.21%,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
綜上所述, 在社區(qū)內的高血壓患者若接受同伴教育, 能夠讓患者了解更多地高血壓疾病知識, 提高自我效能, 顯著改善自我管理行為, 對高血壓患者身體恢復起到促進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蔣一平, 左麗華.國外高校圖書館同伴教育的進展研究.大學圖書館學報, 2016, 34(3):117-122.
[2] 張會敏, 朱麗麗, 張海洋, 等.同伴教育在社區(qū)高血壓病人健康教育中的作用.護理研究, 2010, 24(20):1818-1820.
[3] 蘇艷青, 宋小花, 周亮, 等.同伴教育在2型糖尿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全科護理, 2010, 8(7):569-570.
[4] 孫獻梅, 任香娣, 曹燕霞, 等.團體心理輔導聯(lián)合同伴教育對多胎妊娠選擇性減胎術孕婦焦慮抑郁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6, 32(16):1215-1219.
[5] 徐艷, 柏春琴.同伴教育對抗病毒治療HIV/AIDS患者依從性、心理狀態(tài)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響.山東醫(yī)藥, 2015, 55(41):91-92.
[6] 汪鳳蘭, 董勝蓮, 張艷梅, 等.同伴教育對社區(qū)老年膝骨性關節(jié)炎患者干預效果的分析.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 2015, 42(5):827-830.
[7] 李秀芬, 李碩.同伴教育在腫瘤化療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中國醫(yī)藥指南, 2013(36):296-297.
[8] 朱玉芬, 單巖.志愿者同伴教育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全科護理, 2014, 12(31):2887-2888.
[9] Conner KO, Mckinnon SA, Ward CJ, et al.Peer Education as a Strategy for Reducing Internalized Stigma Among Depressed Older Adults.Psychiatric Rehabilitation Journal, 2015, 38(2):186-193.
[10] 鐘瑭盛, 姜玲, 何明珠, 等.同伴教育對經外周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帶管患者維護知識知曉率的影響.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5, 31(24):1832-1835.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8.091
2017-07-17]
528225 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qū)獅山鎮(zhèn)社會衛(wèi)生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