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紅霞
眾所周知,教學有法,但無定法,也就是說一成不變的教學方法是沒有的,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對象教學內容,設計出不同的教學方法。所以說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那么采取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才能使小學數學課堂活起來呢?筆者認為必須唱好課堂三部曲。
新穎別致的開頭曲——使學生想學
這是激活數學課堂的重要一步。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要善于利用開講的藝術抓住學生的心,從上課開始,就要使學生躍躍欲試,進入課堂的學習。
例如教學循環(huán)小數的時候,有的老師這樣開頭,上課伊始在教室,出乎意料的教訓全體學生起立,在教室座位上原地踏步。教師喊口令,一二一,一二一……突然中途停下來,立定。然后提問你們?yōu)槭裁刺さ倪@樣整齊呢?一位學生回答,因為我們聽著你的口令。另一位學生回答說,我們是先踏左腳后踏右腳,這樣不斷地重復下去,是有規(guī)律的。老師說如果不叫停,你們要不斷重復幾次。學生馬上回答說,我們要踏無數次。老師接著說,也就是說你們踏的次數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呢?另一位學生說,你讓我們停,我們踏的就是有限,你不讓我們停,我們踏的次數是無限的。老師說你們回答的真好。于是老師馬上在黑板上板書,有限、無限,老師緊接著又問,老師喊的口令有什么規(guī)律呢?學生說你先喊一再喊二,這樣的次序依次不斷地重復下去,一二一的個數也是無限的。老師接著讓學生把這些數字寫出來,這時有的學生問,老師,我們寫這些數字寫不完,可以用省略號代替嗎?老師說你們?yōu)槭裁匆檬÷蕴柲??學生說,因為后面會出現無數一二一。老師說對,像這樣有幾個數字依次不斷重復出現的數,在小數中就有,今天我們就來認識這樣的小數,叫循環(huán)小數。像這樣新穎別致的游戲導入,幾個重要概念---“有限、無限”一次不斷的有層次的呈現給學生,讓學生結合動作初步體驗感知這些概念,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奠定知識基礎,分散教學難點,這樣的做法既是學生精心準備的結果,體現了老師的導,吸引學生的學,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使學生想學愿學。
形式多樣的課中曲——使學生會學
這是激活課堂教學的關鍵一步,目前小學課堂數學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填鴨式注入教學,這種導入式的課堂教學死氣沉沉,學生思維應變能力越來越差,學生形成高分低能,為此,在教學中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全心全力地參與到課堂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習成為學生自己的活動。
給學生自學的空間 自學就是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學習,教學時,教師可讓學生通過自己看書閱讀的方式自己選,然后分成小組相互交流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和自學的能力,當然學生自學絕不是毫無目的的學習,而是需要教師進行切實有效的加以指導,比如:在教學正方形認識時,讓學生通過觀察正方形,教師出示提示,正方形有幾個面?每個面是什么形狀?他們有什么關系?正方形有幾條龍?他們有什么關系?正方形有多少個頂點?然后讓同學們自學,也可以分組進行討論,學生通過自己動腦動手,帶著這些問題發(fā)現新的知識,使整個課堂充滿求知欲和表現欲,從而使課堂氣氛煥發(fā)出新的活力。
給學生探索的空間 探索是教學的生命線,這就是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學習條件,由學生主動去探索、去發(fā)現要解決的問題。
給學生表達的機會 數學語言是實現由具體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催化劑,因此給予學生看書自學、分組討論、交流學習體會的時間保證,讓學生有充足的時間用于思考和交流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這樣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綜合能力。
給學生創(chuàng)造空間 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造思維,教師必須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熱愛學生,堅持民主教學,課堂內創(chuàng)設一個寬松和諧充滿信任的氣氛,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的快樂。因此在教學中我們盡量給學生多留些創(chuàng)造空間,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力去培養(yǎng)學生。
實踐證明,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做出一些成功探索后,對新知識的學習能夠輕松接受,把書本知識廣泛地遷移到書本之外,開始形成獵取知識的能力。
匠心獨具的結尾曲——使學生善學
這是激活數學課堂必不可少的一步,重視設計的一個新穎的開頭,已成為大家的共識。相比之下,對于接近尾聲的課程教學,則還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這往往會削弱一堂課的教學效果。由于課接近尾聲,學生已進行了30多分鐘的緊張學習,大腦已較為疲勞,注意力相對分散。因此唱好課的結束曲是激活課堂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時,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學習添上省略號,也就是給學生留下必要的教育空白,把教育氣氛再次推向高潮。
通過獨特的結尾設計,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復習了本節(jié)課的重要內容。當然課尾的設計是多方面的,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所學的知識,引導學生多讀課外書籍或多引導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這都是促進認知延伸的好方法。
(作者單位:河北省邯鄲市叢臺區(qū)五里鋪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