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左黛雯靜 四川省成都市青少年宮
看著手里那厚厚的一疊作品,我真的是沒想到,孩子們的螳螂繪本能畫得這么棒,那厚厚的一疊備課的資料與草稿也許就是原因。只用一根簽字筆就描繪出千姿百態(tài)的螳螂故事,考驗的不僅僅是孩子的耐心,更是老師的引導方式方法。課堂猶如故事的寶庫,作為美術教師的我?guī)е衿娴蔫€匙,引領著孩子們去打開創(chuàng)造的大門。
繪本教學第一節(jié)課時,我用謎語來調動小朋友的興趣?!笆帜脙砂训兜睦ハx是什么?”“是龍蝦?”“是螃蟹?”“是……”“那身穿綠衣裳,手里還拿著兩把刀的昆蟲又是什么呢?”孩子們齊聲回答:“是靈巧的螳螂!”然后從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中來尋找興趣點,讓他們拓展思維產生聯(lián)想?!叭绻闶悄侵恍◇耄銜矚g在手上拿什么東西呢?”“拿各種兵器!”“拿臭美的鏡子?!薄澳煤贸缘拿朗场!薄澳谩焙⒆觽兊乃季S想象是那樣的有趣。課堂上他們各抒己見,有的自說自畫,有的三五個議論紛紛,還有的男孩子說得興奮時甚至在地上打個滾后又接著畫。
然而好景不長,小朋友們始終是愛新鮮的,第一次畫螳螂他們很新鮮,若是天天畫螳螂他們肯定不愿意。于是在第二節(jié)課上課時他們就集體罷工了:“老師,怎么今天又畫螳螂???”“老師,我已經畫過螳螂啦!”“老師,我不想畫螳螂,我已經會畫了!”“……”
那如何使后續(xù)的課堂既讓小朋友們保持足夠的新鮮感和趣味性,又讓整個課程得以遞進延續(xù)呢?初入此行的我對此很苦惱,抓破了頭皮。后來,我把每一節(jié)課都設置成了由簡到繁的不同故事場景和不同“神秘者”的出場。于是每節(jié)課開始之前,我都會問小朋友:“你昨天都去干什么了呀?那你今天又做了些什么呀?那你猜猜我們今天的螳螂一家會去哪兒玩,會發(fā)生些什么好玩的事情啊?會不會遇到‘神秘者’呢?這個‘神秘者’又是什么呢?……”于是小朋友們對每次上課都充滿了好奇心:“老師老師,我們昨天的‘神秘者’是個好吃的大石榴,那今天呢?”我:“不告訴你,你自己猜。”
當課堂中出現(xiàn)的“神秘者”是樹上掉下的大石榴時,我給孩子們出示了石榴的實物圖片,老師畫的石榴范圖,甚至還帶了一個真實的石榴掰開后,讓孩子們來撫摸、品嘗、感受,觀察石榴的細節(jié)特點。
當遇到小小螳螂怎樣搬運大石榴的難題時,我把問題拋給了孩子們:“石榴這么大,螳螂搬不動怎么辦?要如何才能把石榴搬回家分享給大家,小朋友有沒有什么好的主意來幫幫螳螂呢?”以此引導孩子們表達自己的想法:“用汽車搬”“用坦克搬”“用輪船搬”“用降落傘搬”“用刀子劃成小塊再來搬”等等。
故事的延續(xù)在繼續(xù)中,當螳螂們又遇到了敵人:“神秘者”大蜘蛛。通過出示園蛛、捕鳥蛛、狼蛛等不同種類的蜘蛛圖片或玩具標本,讓孩子們與老師一起來觀察它們的造型特點有哪些不同。不少男同學們對這個長著毛毛大長腿的丑陋昆蟲還真感興趣。
也許是我放得太開,對他們并沒有過多的約束,以至于我的課堂上偶爾就像熱鬧的“菜市場”一樣。調動孩子們學習的情緒,不僅要有好玩的故事情景再現(xiàn),在他們作畫過程中偶爾出現(xiàn)的煩躁時,還得不斷地找出他畫面的優(yōu)點及與眾不同的創(chuàng)意思維,進行及時的鼓勵,偶爾的小糖果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霸趺淳彤嬐炅四兀课覀冞€想畫螳螂!”這是最后一節(jié)課時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言語。聽到這些話,站在講臺上的我無比感動。孩子們開心,我更開心,這也是我從這次螳螂繪本教學中所得到的最大收獲!
珍珠雞 杜欣蕓
左黛雯靜老師輔導的學生作品
駱妍語
姚亦陸
陳怡朵
謝庚
席樂琳
小雞一家 陳加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