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國小語會理事陳先云和趙福樓都對語文核心素養(yǎng)闡述了自己的精辟見解,如同一雙強有力推手推動了課堂前進,再一次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鮮活力。本文圍繞一節(jié)課如何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從五個方面展開反思。
關鍵詞:素養(yǎng);緊扣;推進;興趣;讀思;魂;夯實;雛形;價值觀
語文素養(yǎng)是一種以語文能力為核心的綜合素養(yǎng),其要素包括語文知識、語言積累、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以及思維能力人文素養(yǎng)等。趙福樓老師也指出:“語文學科素養(yǎng)加上核心后除了聽、說、讀、寫、思五個方面知識,能力之外,還要把文學審美、文學價值、思想價值等納入?!闭Z文是學生學習其他課程的基礎,也是學生全面發(fā)展和終身發(fā)展的基礎。這既要求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抓好學生的基本功聽、說、讀、寫,又要進行文化思想的熏陶和道德情感的培養(yǎng)。那么如何在課堂上落實語文核心素養(yǎng)呢?
一、 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的學識修養(yǎng)和人格修養(yǎng)
于漪老師曾說:“教師如果有本領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與求知欲激發(fā)出來,教學就成功了一大半,學生學習語文就有了良好的起點,就不以為苦,從中獲得樂趣。”由此可見,好的課堂導入應該能吸引學生,使他們產生強烈的學習愿望。導入應緊扣課題,如:一個典故,一個成語,一句歌唱,生活俗語……不管我們采用哪一種,都應該以能激起學生的認知,喚起學生的興趣為原則,只有這樣,才能使其自然而愉快地接受知識。前一段時間,我區(qū)開展國培送教活動,我準備了一節(jié)新課《跨越百年的美麗》到另外一個鄉(xiāng)鎮(zhèn)上課。由于學生提前沒有充分預習,又沒對一個陌生面孔,我就想著如何設計一個好的導入,但在上課那天,我臨時捕捉到一個信息讓我立即重改設計:那天上課是在一個稍微大的教室,全鄉(xiāng)鎮(zhèn)的語文老師陸陸續(xù)續(xù)地到來。學校為了方便老師聽課,準備了較多的凳子,走道里落下了幾個。預備鈴響后,六年級學生在班長的帶領下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了教室。學生走著走著突然停了下來,由于學生多,過道窄,那幾個凳子影響了學生速度,只見一個小女生彎下腰把那幾個凳子輕輕地搬到座位下面……突然一陣風吹進來,把一位老師的聽課記錄紙吹落,最近的一位很不起眼的學生急忙起身把紙撿了起來,恭恭敬敬地送給老師。我頓時茅塞頓開:今天我發(fā)現(xiàn)了許多美麗,我深深地被她們感動著……既讓學生有了獲得感,又緊扣本節(jié)課的主題。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尤其是一個小練習:結合身邊的人和事,理解美麗完成填空,美麗是()。學生做得非常好。在講到0.1克鐳的商業(yè)價值時,我查閱資料設計了一個環(huán)節(jié):精心準備了當年一位商人為了買到鐳的提煉專利和居里夫人的來往信件,讓學生猜猜居里夫人是怎么回復的,你從課文什么地方發(fā)現(xiàn)的,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得教學環(huán)節(jié)層層相扣,學生在談自己的感受時非常積極踴躍。
二、 激發(fā)孩子閱讀興趣、教給孩子閱讀方法、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
語文課堂應注重朗讀為主的課堂閱讀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只是代表著學生愿意去學,這是遠遠不夠的,教師要采用各種行之有效的辦法來幫助學生更好地走進文本、廣泛閱讀、積累,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目的。語文課的第一要務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而讀是學習語言的重要途徑。葉老說:“多讀,多訓練語感,必將能駕馭文字”?!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笨梢娨还?jié)好的語文課,是離不開引導學生能深入思維的讀,讀是語文“推進課堂”之本。在教學《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時,本課的研讀重點是居里夫人的美麗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課文較長,沒有時間讓學生反復整體讀文,只有把課文撕碎,抓住重點語段反復讀,讀中感悟。如,讓學生找出描述居里夫人美麗的外在美的句子朗讀時,學生質疑“居里夫人穿著一襲黑色長裙……”中的一襲是什么意思?對照畫面讓學生多讀,學生悟出是“一身”的意思,體會到作者用詞的精妙之處。也悟出了居里夫人衣著的簡約之美,如清風徐來,利利索索。尤其是教學第三段鐳的提煉過程來感受居里夫人精神之美時,給學生留足夠的時間,通過自由讀、指名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抓住學生讀書時把握準確的地方適時引導理解。理解后,帶著這種感受再讀,這樣對主人公的精神之美理解的就更深刻了。文中的中心句“瑪麗的性格里天生有一種可貴的東西,她堅定、剛毅……”學生找出來后通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整體感受居里夫人的美麗,在回歸文本找關鍵的詞句感悟。在讀“一鍋一鍋的進行冶煉……溶解、沉淀、分析……”時。師抓住時機問,為什么讀的語速放慢?生:感受到工作的復雜和艱辛,體會到居里夫人的堅強剛毅之美。師:那就帶著這種感受再讀一讀這句話吧。在讀“煙熏火燎”時指導學生讀出畫面,讀深讀厚。學生讀書時,教師要能細心捕捉,及時肯定評價,激發(fā)學生閱讀思考的興趣。如,有一位學生在找相關句子師讀出“經過了三年又九個月,她們終于在成噸的礦渣中提煉出0.1克鐳”讀后沒有下語了。怎么辦?我急中生智說:“剛才我聽出來了,剛才這位同學在讀三年又九個月時,把又加重了語氣,讀的很好,可見她很用心在思考?!贝嗽捯怀?,這位同學臉上立刻有了自信之色。我隨即補充,為什么讀重?生:我感受到了工作時間之長,工作的辛苦。在我的暗示下,掌聲響起了。師:帶著這種感受,你再讀一讀這個句子好嗎?隨后課件出示文中愛因斯坦的話,學生齊讀補白美麗。最后引出作者梁衡的話:“瑪麗·居里幾乎在完成這項偉大的自然發(fā)現(xiàn)的同時,也完成了對人生意義的發(fā)現(xiàn)”這一含義深刻的句子。通過多種形式的讀后理解人生意義也就水到渠成了。閱讀中讓學生做批注也是本節(jié)課學生感悟深刻的手段。同時,本節(jié)課閱讀指導的完成與設計明確的朗讀目標和要求是分不開的。閱讀時,我就提出要求,抓住重點語段感悟居里夫人的美麗這樣朗讀要求。這樣有目的的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閱讀素養(yǎng)的有力保障。
三、 給學生預留思考的時間,讓學生放開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思,語文教學之魂。讓學生能在閱讀、表達等言語活動中,主動思考;能運用想象與聯(lián)想,形成對客觀事物的初步認識,對語言和文學形象的初步認識,具有初步的評判意識。語言作為“思想的直接現(xiàn)實”,是人類用以進行思維活動、表達思維成果的載體。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實質上就是培養(yǎng)學生運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和通過語言理解別人的思維的能力??梢?,一個優(yōu)秀的語文教師,應該具有將語言訓練和思維訓練結合起來的高度自覺。在《跨越百年的美麗》一文中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生質疑思考:1. 本文中的美麗是指哪些方面?2. 美麗的外貌描寫中為什么會略有疲倦淡泊?3. 如何理解人生意義的發(fā)現(xiàn)?這些問題解決了,文章的重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四、 提升審美能力、落實小學生價值觀雛形的培養(yǎng)
語文學科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審美能力主要表現(xiàn)在感受到漢字之美,具有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情感;感受到人性之美:真善美,具有初步的審美體驗。經過多年教育改革,素質教育成效顯著,但“與立德樹人的要求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現(xiàn)在,“重智輕德,單純追求分數(shù)和升學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較為薄弱”。當前我們特別要注意,我們要走什么路,國家要走什么路,我們要培養(yǎng)什么樣的接班人,這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非常重要的問題。
曹文軒的文學創(chuàng)作作品永遠建立在“道義”“審美”“悲憫”三大基石上。“小學階段我們雖然不能固定孩子的人生價值觀,但我們可以進行人格雛形的培養(yǎng),這是做人的基石和基礎?!痹诮虒W《跨越百年的美麗》時注重對居里夫人美麗的挖掘,跨越百年的美麗不是美麗的外表,而是她對科學堅定執(zhí)著的追求,以及淡泊名利的人格之美。進而理解人生的意義,給我們每一個人樹立了一面鏡子。再結合我們身邊的美麗的人和事完成練習,讓美麗的種子撒播在學生心中。
五、 落實寫,是夯實語文運用能力素養(yǎng)的關鍵之舉
只要是學生的真話、實話、心里話,老師都應該肯定和鼓勵,老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要貼近學生實際,引導學生關注現(xiàn)實生活,給他們充分發(fā)揮的空間,指導學生“根據具體語境(語言情境)和任務要求,在口頭和書面語言表達中嘗試著運用自己獲得的言語活動經驗,交流順暢,文從字順。”在本課的教學最后安排了一個寫的環(huán)節(jié):課文學到這,你想說些什么?請結合課文及課后鏈接和收集的素材寫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作為學生學習主陣地的課堂教學,只有更好、更快地朝著核心素養(yǎng)所要求的目標靠攏,創(chuàng)建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為需要”的課堂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也是需要我們更加深入探究的重點。路漫漫其修遠兮,尚需不斷思索。最關鍵是必須根植課堂,大膽實踐,以研究的心態(tài)面對課堂教學的開放。一節(jié)課總是有很多的遺憾,盡力而為,往理想里走,望美好里去。和孩子們共同享受課堂生活的樂趣是我的追求所在。
參考文獻:
[1]潘色芬.小學語文基于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實踐研究[J].課外語文,2016(24):89.
作者簡介:
程龍志,安徽省淮南市,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qū)古溝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