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鳴宇
(東北林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哈爾濱 150040)
社會經濟地位與社會政治態(tài)度
——基于“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2012)的實證分析
張鳴宇
(東北林業(yè)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哈爾濱 150040)
從社會結構視角對社會經濟地位與社會政治態(tài)度之間的關系展開了研究與討論,主要包括干部信任水平、貧富差距感知、政府績效評價三個方面,并對其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社會經濟地位;社會政治態(tài)度;貧富差距
1.1 數據的來源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調查數據是來自2012年全國抽樣調查“中國家庭跟蹤調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CFPS)的數據。本研究中的CFPS數據是一份具有全國代表性的樣本,CFPS數據的調查對象涵蓋了全國95%的人口,包含了25個省、市、自治區(qū),除去新疆、西藏、港澳臺、寧夏和海南、內蒙古地區(qū)。CFPS 的抽樣方式采用人口規(guī)模成比例與內隱分層的系統概率抽樣方式,將11 000人的樣本數據納入了分析模型中。
1.2 變量操作化
1.2.1 因變量
政府績效評價:對受訪者提出的問題是“您對去年本縣/市/區(qū)政府工作的總體評價如何”,將其分為5種評價等級,依次是成績有所下降、沒有成績、成績不明顯、成績一般和成績顯著。積極評價主要包括成績一般、成績顯著,貶值為1。不積極評價主要包括成績有所下降、沒有成績、成績不明顯,賦值為0。
干部信任水平:對受訪者提出的問題是“您對當地的官員干部工作表現是否滿意,信任程度如何”,將其分為0~10共11個等級,受訪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觀點進行選擇,對干部的信任水平隨數值的增大而增大。
貧富差距感知:所提問題是“您如何評價我國當前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將其分為0~10共11個等級,受訪者可以依照自己的觀點,進行選擇,所調查的數據中,貧富差距的嚴重性隨數值的增大而增大。
1.2.2 自變量
社會階層:本研究的框架參照了“東亞中產階級比較研究項目”所設計的 EGP 階層分類框架,框架主要包含了6類階層分類框架,將就業(yè)部門體制屬性(國有/非國有部門)信息充分融入其中,劃分了9類社會階層。在變量操作化過程中,國家標準職業(yè)分類碼(GB/T6565-2009)是CFPS2012 數據中原有的職業(yè)分類碼,筆者將其轉換成國際碼 ISCO-88,又將國際碼 ISCO-88轉換成EGP 社會階層分類,再將 EGP 階層分類對應的轉換成 EAMC 項目階層分類,并將就業(yè)部門體制屬性信息融入其中,最終形成了 9 類社會階層,并以此為基礎展開東亞中產階層的比較研究,具體詳見表1。
收入水平:一年中,家庭人均收入的自然對數值。
受教育程度:分為文盲/半文盲、小學、初中、高中、職專(中專、職高、技校)和大專等幾大類。
分析了各種因素對人們貧富差距感知、政府績效評價、干部信任水平所產生的影響,見表2。
表1 EGP 階層分類與 EAMC 項目階層分類的對應關系Tab.1 Correspond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EGP class classification and EAMC project class classification
表2 貧富差距感知、干部信任水平與政府績效評價的影響因素(n=8 226)Tab.2 Influencing factors of gap between the rich and the poor, the level of cadre trust and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n=8 226)
2.1 “貧富差距感知”模型分析
從模型1中可以看出:從社會層次視角分析,對其他影響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后,農民階層感知的貧富差距相對于非國有部門工人階層而言,其之間差距沒有明顯差異,非國有部門邊緣中產階層存在較明顯的差異。非國有部門工人階層相對于國有部門工人階層、其他中產階層群體而言,其之間并沒有明顯差異。通過重設參照組可以看出,貧富差距感知在中產階層各群體中存在差異,針對貧富差距嚴重性而言,非國有部門邊緣中產階層與老中產階層相比較,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1)。從收入水平看,對其他影響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后,貧富差距感知受收入水平的影響并不顯著,沒有對社會階層進行有效控制時,貧富差距感知受收入水平的影響依然不顯著。從受教育程度視角看,對其他影響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后,與文盲/半文盲人群相比,感知貧富差距在初中及以上學歷的人群中存在較為明顯的差距,這種差距性隨著時間的推移仍在緩慢增長。
2.2 “干部信任水平”模型分析
從模型2中可以看出:從社會層次視角分析,對其他影響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后,對干部信任水平,農民階層與非國有部門工人階層相比較而言,前者顯著高于后者,非國有部門新中產階層對干部信任水平更低。不管是否對社會階層進行了有效控制,干部信任水受受教育程度與收入水平的影響均不明顯。干部信任水平受人們感知的貧富差距影響較大,感知的貧富差距越嚴重,對干部的信任水平就越低。
2.3 “政府績效評價”模型分析
從模型3中可以看出:從社會層次視角分析,對其他影響因素進行有效控制后,國有部門新中產階層與非國有部門工人階層相比較,兩者之間對政府工作的評價積極性,前者顯著高于后者,在對政府工作的評價中,企業(yè)主階層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上呈現出更加顯著的積極性。不管是否對社會階層進行了有效控制,政府績效評價受收入水平的影響都不顯著。政府績效評價與受教育程度之間并不屬于線性之間的關系,對政府績效進行積極評價的可能性,初中、高中學歷人群顯著高于文盲/半文盲人群,初中、高中學歷人群與小學、大專及以上學歷人群相比較,對政府績效進行積極評價的可能性無顯著差異。由此可見,積極評價政府工作的可能性受感知的貧富差距影響較大,會隨感知貧富差距的嚴重程度而降低。
從社會角度看,社會政治態(tài)度在中產階層內部各群體中,存在著一定的分化趨勢,引發(fā)中產階層社會政治態(tài)度分化的主要因素是體制差異,“社會穩(wěn)定器”并不一定就是中產階層。貧富差距感知是影響政府績效評價與干部信任水平的主要因素,可以通過受教育程度與社會階層進行相應的調節(jié),對于高學歷群體及邊緣中產階層而言,干部信任水平和積極評價政府工作可能性的降幅會隨著感知貧富差距嚴重性的加劇而變大。
[1] 高勇.參與行為與政府信任的關系模式研究[J].社會學研究,2014,(05):98-119.
[2] 洪巖璧. Logistic模型的系數比較問題及解決策略:一個綜述[J].社會,2014,(04):220-241.
[3] 李春玲.尋求變革還是安于現狀?中產階級社會政治態(tài)度測量[J].社會,2011,(02):125-152.
[4] 孫明.城市中產階層的改革態(tài)度:利益驅動與理念牽引[J].江海學刊,2015,(05):114-121.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attitudes——an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China’s family tracking survey” (CFPS2012)
ZHANG Ming-yu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 China)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social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from perspective of social structure, including cadre trust level,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nd the governmen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effect of which was analyzed.
Socioeconomic status; Social and political attitudes;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D663
: B
: 1674-8646(2017)16-0174-02
2017-06-12
張鳴宇(1972),男,碩士,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