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優(yōu)薇
【摘要】“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認為繪本,是噴涌而出的語言的世界。目前,低年級最多的寫話訓練就是看圖寫話,要么一幅,要么多幅,形式單一,缺乏新意,學生毫無興趣。本文通過模仿繪本語言,利用繪本圖畫,豐富寫話內容;借助繪本情境,拓寬寫話空間;讀仿編結合,享受寫話之趣,讓學生學習繪本語言,運用表達,快樂寫話。
【關鍵詞】繪本 寫話 圖畫 情境 快樂
【中圖分類號】G623.2
2013年暑假,讀了特級教師賈志敏老師的札記,給了我很多啟發(fā)。但我最感興趣的還是他是怎樣教孫女作文的。賈老師講述了他的孫女愛聽故事,他便講故事給孫女聽,講完了,讓他復述,一遍,兩遍……當她講得通了,講得順了便讓她用文字記錄下來,再讀給自己聽。久而久之,在她讀二年級的時候,便能寫上好幾百字的作文了。
賈老師的講述引起我的思考:首先興趣是最好的學習。目前,市場上的書籍浩如煙海,孩子面臨的將不再是有沒有書讀,而是愿不愿意讀的問題。因此樂學比學什么重要,樂寫比寫什么重要。其次,很多孩子也讀了不少書,可一讓他們動筆,個個唉聲嘆氣。這種現(xiàn)象其實非常普遍。因為許多學生不論讀什么作品,都像看報紙似的,一目十行,只滿足于故事情節(jié),進行消遣性的淺閱讀。而老師則一味地追求學生的閱讀量,忽視了語言實踐。讀是吸收,寫是傾吐,只有讓學生提筆寫,才能將書本語言轉化為自己的語言。
《語文課程標準》中對第一學段寫話教學是這樣要求的:對寫話有興趣,留心周圍事物,寫自己想說的話;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日本臨床心理學家河合隼雄認為,在二十一世紀,繪本將會越來越重要,不僅大人小孩可以同樂,而且人們從中獲得的東西難以計數(shù)。繪本圖文并茂,語言豐富有趣,深受孩子們的喜歡?;诖?,我將繪本牽手進課堂,在閱讀和寫話之間搭建橋梁,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讀寫訓練。
一、模仿繪本語言,開啟寫話之旅
模仿是寫話的最好起步,是入門的向導。我把寫話教學融入繪本教學中,找準模仿點,開啟學生寫話之旅。
1.以詞入手,從詞開始
新課標提出,在寫話中樂于運用閱讀和生活中學到的詞語。比如繪本《快樂的一天》中“騎著騎著,打招呼,心想,越來越快,越來越好”等詞語不斷重復,使作品充滿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在跟讀,品味之后,讓學生選擇幾個詞語寫話或連詞成句寫話,學生在寫話的過程中記憶了詞語,積累了詞匯。
2.由詞到句,從句入門
如來自英國的兒童情商培養(yǎng)圖畫書系列,當我拿起這套書的時候,看到誠實、責任、公正、規(guī)則是建立在一個明明白白的言語表達模式之下的,孩子有章可循,是句式訓練的好范例。讀了《勇氣》,學生仿了:
勇氣是晚上獨自一人在家。
勇氣是課堂上大膽的發(fā)言。
勇氣是不開燈就能上床睡覺。
勇氣是品嘗自己不喜歡的食物。
……
就這樣,學生說一句,我寫一句。
“小朋友,你們真了不起,會說這么多精彩的句子。如果,我們加個題目《勇氣》,再配上畫,就是一本好看的繪本了?!?/p>
“這么簡單?”有的孩子兩眼放光。
“是的!不信,我們試試?”
于是,我乘熱打鐵,讓孩子們仿寫了《朋友》、《責任》等。
3.連句成段,水到渠成
不少學生平時口語交流并沒有多大障礙,甚至在父母眼里能說會道,但是一到寫話卻丟三落四,詞不達意。針對這一現(xiàn)象,在寫話時我們可提供基本的段式,幫助學生連句成段。如《今天運氣這么好》中的段式是:
借助這個段式,降級了寫話難度,學生能很好的完成寫話任務,消除了他們畏懼寫話的心理。
4.仿寫開頭,續(xù)編結尾
宮西達也恐龍系列,都是以“以前,以前,很久以前……”為開頭。班里的孩子們都特別喜歡恐龍,我就讓他們把自己喜歡的恐龍仿進故事?!犊蓯鄣氖笮〉堋废盗杏靡粋€又一個幽默、溫馨、新鮮、有趣的故事給了孩子們無盡的閱讀樂趣,出人意料的結局給每個孩子帶來快樂。還有哪些意想不到的結局呢?可以編到你的故事中哦,像這樣的仿寫孩子們興趣盎然。
二、憑借繪本圖畫,豐富寫話內容
低年級最多的寫話訓練就是看圖寫話,要么一幅,要么多幅,形式單一,缺乏新意,學生毫無興趣。繪本以圖畫為主,借助豐富的圖畫使文字變得簡單、易懂。每張圖畫都有豐富的內涵,學生通過看圖就能知道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因此,我充分利用這一資源,豐富孩子的寫話內容。
1.觀察封面——猜寫故事的情節(jié)
繪本研究專家彭懿認為:一本好圖畫書的封面,就好比一張電影海報,能讓我們或多或少的猜出一些劇情來。如閱讀《小老鼠亞歷山大》之前,我先讓學生仔細觀察封面,猜測這個故事的主角是誰?現(xiàn)在是幾點了?看,地上丟著一把剪刀,還有線團、針、紐扣和一堆堆長毛絨……難道說,這只長絨小熊是他自己縫的?唔,有可能。答案是否正確呢?哦,不急,翻開書,很快就有答案了。就這樣,老師問一句,學生猜測一句,再把問答連在一起就是一個精彩的片段。
2.展開想象——補寫書中的留白
許多繪本的文字精煉,一幅圖只有簡單的一句話或幾句話。而生動的圖畫卻給孩子留下了無盡的想象空間,如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中,“來了一只……拿了一個蘋果”和“要是我也有……”反復出現(xiàn)。如何將一句話擴展成一段話呢?我讓學生觀察插圖,想象圖中鼠小弟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和心理活動,一幅畫就變成了幾幅畫,一句話就變成了一段文字。
3.圖文結合——產生嶄新的故事
培利·諾德曼在《閱讀兒童文學的樂趣》里說:“一本圖畫書至少包含三種故事:文字講的故事、圖畫暗示的故事,以及兩者結合后所產生的新故事?!比纭赌鸽u蘿絲去散步》整本書只有四十四個字。講的是一只母雞在農場散步,兜了一個圈子。然而,讓學生既讀文又讀圖,你就會發(fā)現(xiàn)畫面中有一只狐貍。于是這個故事就變成了一只狐貍追母雞的故事了。運用這一閱讀技巧,就可以看圖編寫新的故事。endprint
三、借助繪本情境,拓寬寫話空間
我們平時給孩子推薦的大都是經過仔細挑選,且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繪本。因此,我們適時抓住繪本好的話題對學生進行寫話訓練,拓寬學生的寫話空間。
1.賞風景寫話
二下第一單元主題是關于春天的。我們就讀《你好,四季》,周末讓孩子們帶上一本繪本到美麗寂靜、正煥發(fā)生機的大自然里去。摘取細柱柳,尋找剛冒出土的春筍,我們的眼睛可以變成照相機,定格某處風景;可以成為放大鏡,細微的觀察某段場景,嘗試創(chuàng)意表達。
2.慶活動寫話
圣誕節(jié)是每個孩子每年期待的節(jié)日。這一天,孩子們會收到父母,親人的禮物。孩子們非常期待這一天的到來。抓住這一心理,我就給孩子講述《圣誕老人的王國》,讓孩子們了解除了圣誕節(jié),平日里,圣誕老人都在做些什么?那么多的玩具禮物從哪里來的呢?不用擔心圣誕老人早就準備好了。那么今年你想得到什么禮物呢?快拿起筆,給圣誕老人寫封信吧,告訴他,你的表現(xiàn)以及自己的愿望。如植樹節(jié),讀一讀《想要一棵好大的樹》,親手種下一棵小樹,寫一寫自己的心中的大樹,讓想象在現(xiàn)實中延伸。
3. 說趣事寫話
例如《一顆超級頑固的牙》,講得是換牙期的孩子會遇到的煩惱;《憋不住,憋不住,真的憋不住了》講得就是尿急時的尷尬。可讓學生們回憶自己的生活體驗,把自己的生活趣事寫進故事。
4.抒情感寫話
如愛心鼠小弟系列《我們在一起》后,問學生:“你們喜歡和誰在一起?她(他)會給你帶來哪些驚喜和快樂呢?”有個小男孩創(chuàng)編了小詩《致彤彤》:
彤彤 彤彤
現(xiàn)在你長大了
變得和以前不一樣了
你活潑,快樂
每一次
看見你
我的快樂就從這里誕生了
因為
每一次看見你
你都笑著跑過來
像快樂的小鳥
飛到我的身邊
陪我玩耍,陪我追逐
彤彤 彤彤
我永遠永遠愛你
四、延續(xù)繪本之樂,享受寫話之趣
低年級學生求知欲強,情感豐富,想象不拘一格。有了寫話的素材,又有有章可循,表達模仿的好范例,學生就有了自己創(chuàng)編的欲望。但是他們受識字量和認知水平的制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還十分有限。因此,我們讓學生用畫畫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心聲,并加上簡單的文字輔助介紹。
1.讀繪寫一體
如《大衛(wèi)上學去》,看著繪本中大衛(wèi)的調皮樣兒,你是否想起你剛入學的情景?你也來畫一畫,寫一寫《一年級趣事多》。又如閱讀了《生氣湯》后,我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思考:除了煮生氣湯消氣外,還有哪些更妙的消氣方法呢?孩子們畫了跑步,唱歌,看漫畫書等,再寫一寫自己所畫的內容。
2.讀仿編結合
如《蚯蚓的日記》是一本很有趣的圖畫書,以日記方式寫出了小蚯蚓的觀察及思考,呈現(xiàn)了蚯蚓在不同時期所拍的照片,就像蚯蚓的成長記錄。我們指導學生也來畫一畫,寫一寫。課外學生創(chuàng)編了《鳥寶寶的日記》。
總之,繪本是訓練低段學生寫話的極佳載體。
參考文獻:
[1]王鴻.《打開童書學語文》.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
[2]錢群.《讀繪本,玩創(chuàng)意》.小學語文教師,2011.7
[3]賈志敏.《和孩子們一起快樂在語言文字中》.語文教學通訊,2007.7
[4]鄒一軍.《走好每一步,讓作文不再難》.小學語文教師,2013.10
[5]松居直等.《繪本之力》.貴州人民出版社,2013.6
[6]松居直.《打開繪本之眼》.南海出版公司,2013.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