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川
春秋時期,齊國伐魯,戰(zhàn)火燒向單父,那時,宓子賤任職單父宰相。
當(dāng)時,大片的麥子已近成熟,不久就可收割入庫。然而,要是戰(zhàn)爭一來,眼看到手的糧食就會白白地讓齊國搶走,百姓心有不甘,向宓子賤提議:“麥子很快就會成熟,我們應(yīng)該趕在齊國軍隊到來之前去搶收。不管是誰種的,只要誰搶收了,麥子就歸誰所有。反正肥水不能流往他人田。”
另一些人也認為,這樣做既可把糧食搶收下來,還可以增加魯國的存糧,同時齊國的軍隊也搶不走麥子當(dāng)軍糧,如果他們沒有糧食,自然就堅持不了多長時間。
不過,任百姓如何請求,宓子賤堅決不同意這種做法。許多人都埋怨宓子賤冷血心腸,不會通融。后來,齊軍果然將單父地區(qū)的小麥一搶而空。
為此事,許多百姓都對宓子賤怨恨連連,貴族季孫氏更是非常憤怒,派使臣向宓子賤興師問罪。面對怒不可遏的使臣,宓子賤平靜地說道:“今年沒有麥子,明年我們可以再種??墒?,如果官府這次發(fā)布告示,讓人們?nèi)屖整溩?,那么,那些不種麥子的人,則有可能不勞而獲,得到不少好處。單父的百姓也許能搶回一些麥子,但是那些趁火打劫的人,以后便會年年期盼敵國入侵,如此下去,民風(fēng)就會變得越來越壞?!?/p>
接下來,宓子賤語氣堅定地說道:“單父地區(qū)一年的小麥產(chǎn)量,對于魯國的實力影響微乎其微,魯國不會因為得到單父的麥子就強大起來,而單父也不會因為失去這一年的小麥而衰弱下去??墒?,如果讓魯國的老百姓都存有這種借敵國入侵就能獲得意外財富的心理,就會嚴重危害魯國,這種僥幸獲利的心理難以整治,那才是我們幾代人的大損失??!”聽罷這番道理,使臣覺得錯怪了宓子賤。
【外鏈·反面素材】
舍得是為人處事的一大秘訣,而貪婪則是人的弊端。和珅是歷史上有名的大貪官,他在皇上面前能說會道,私底下則盡納世間的金銀財寶。因為他的貪婪,導(dǎo)致了他凄慘冷清的下場。和珅無休止的貪欲,斷送了他的一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