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琳
【中圖分類號】G441
獨立學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從應三方面入手,一是面向全院學生的教育與指導,二是面向心理問題學生的咨詢與服務,三是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建立三級網絡體系全方位開展心理教育工作,即“班級心理聯絡員—各系學工辦—學生服務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同時有效利用學生自發(fā)組織傳播心理健康知識,即創(chuàng)建“心理志愿者—心理協會—學生服務中心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工作模式。
一、面向全院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大學生是教學活動、校園文化活動及社會實踐活動的主體,是建設和諧校園的主要參與者。健康的心理是大學生在校進行正常的學習、生活的基本條件,良好的心理素質能提高學習的效率、應對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以及面對挫折的抗壓能力等。
面對全院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進行心理普查,建立學生心理檔案
首先對于新入校的學生進行心理普查(UPI問卷),篩選出可能有問題的學生,分類建檔并主動進行約談咨詢,將問題學生納入特別關愛學生名單,由所在系持續(xù)關注并定期上報學生近況。
2、開設心理健康課程,舉辦心理健康講座
開設心理健康選修課、就業(yè)指導課程的基礎上,豐富心理健康課程的形式與內容,加入實踐、體驗環(huán)節(jié),多種形式評價課程成績等。同時舉辦針對師生的心理健康講座的數量,增強師生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度。
3、利用心理健康月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
每年5月25日為大中學生心理健康月,利用節(jié)日時機在4至5月舉辦心理健康月活動。與此同時,利用校園廣播、校園報刊、新媒體網絡平臺等多種方式,心理志愿者、心理協會成員等多種資源,將心理知識的傳播日益常態(tài)化,使學生的心理健康得到全方位的關愛。
二、面向心理問題學生的咨詢與服務。對心理異常學生的心理咨詢采取網絡咨詢和面對面咨詢兩種方式。
1、對新生心理普查結果進行分類建檔,對一類學生進行逐個約談咨詢,同時完成《新生約談情況通知單》下發(fā)各系,做好重點關注學生的預防、教育工作。
2、咨詢室由專兼職老師輪流值班,每日保證半天的值班時間。學生可通過網絡、電話的方式進行預約。
3、對于咨詢學生做好咨詢記錄,及時建立檔案,必要時聯系學生家長,聯合家長的力量一起幫助學生走出困境,同時做到及時反饋,必要時轉介。
三、心理危機的預防與干預。心理危機指個體遭遇身心成長變化、環(huán)境適應不良、緊急事件或危機情境時,慣用的問題解決方式運用失敗,出現的心理混亂、沮喪、極度痛苦、絕望等心理失衡狀態(tài)。處于心理危機中的學生容易誘發(fā)抑郁癥等精神疾病,進而發(fā)生自殺或傷害他人的行為。
1、成立大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領導小組及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與干預工作實施小組,落實學生心理危機干預實施辦法。
2、完善特別關愛學生工作機制,確定重點關注對象。由各系學工辦落實特別關愛學生的篩查工作,對于普查高危學生、學業(yè)(就業(yè))困難學生、心理困擾學生、經濟困難學生、行為突發(fā)改變學生、家庭存在問題學生最為重點關注對象,納入特別關愛學生名單,同時定期跟蹤教育,達到心理危機的預防效果。
3、對于心理危機現象的及時報告制度。每個班級設立一名心理聯絡員,每個宿舍設立一名心理志愿者,隨時掌握班級或宿舍同學的心理狀況,發(fā)現有明顯心理異常情況者,及時向所在系輔導員匯報。
4、系學生工作負責人每周至少一次向輔導員了解本系學生心理健康變化情況,發(fā)現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應將情況迅速以書面形式報學生服務中心。
四、三級網絡體系中各級工作職責
(一)院學生服務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工作職責
1、全院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guī)劃與實施;
2、開展全院師生的心理咨詢服務,發(fā)現學生出現心理危機,或存在重大心理問題時,填寫《學生咨詢情況通知單》,告知所在系;
3、以團體心理輔導、心理講座為活動平臺,以學生服務中心網站為宣傳陣地,開展全院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與宣傳活動,營造和諧融洽、互助友愛的人際氛圍。每學年1次新生心理健康入學教育,每學期3次學生團體心理輔導,每學期1次輔導員團體心理輔導,每學期1次輔導員心理健康知識培訓,多次心理志愿者沙龍;
4、組織新生實施心理普查,建立心理檔案,對需要重點關注的學生聯系約談,排查后對需要日常性重點關注的學生向其輔導員反饋《新生約談情況通知單》;
5、每年5月組織開展全院范圍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
6、心理教育辦公室專職老師指導學生心理健康志愿者聯盟開展日?;顒?。
(二)各系學工辦心理健康工作職責
1、系學工主管組織各系開展特別關愛學生工作,輔導員做到多渠道掌握學生資料,了解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排查存在心理問題的學生,處理個別學生的心理沖突,包括特別關愛學生的談心談話、宿舍走訪及與學生家長聯絡溝通,同時每月25日前上報本月特別關愛學生工作情況報告,學生服務中心存檔;
2、實施系學工辦報告制度,系學生工作負責人每周至少向輔導員了解一次本系學生心理健康變化情況,根據學生服務中心反饋的《學生咨詢情況通知單》與《新生約談情況通知單》,做好重點關注學生的預防、干預與跟蹤教育工作,每月填報《系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月報表》,報學生服務中心;
3、對突發(fā)心理問題、嚴重心理異常情況及時上報學生服務中心心理健康教育辦公室,并按照學生心理危機預警及干預流程進行處理;
4、結合本系學生的整體心理特點與表現,組織開展各系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動。每學年面對全系學生至少組織1次心理健康主題講座,每學期每行政班至少1次心理健康教育主題班會;
5、指導班級心理聯絡員開展日常工作;
6、配合學生服務中心做好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協助開展心理健康月活動等。
(三)班級心理聯絡員工作職責
1、實施學生心理聯絡員報告制度,關心、關注班級同學的生活、學習和心理狀況,每兩周填寫《班級心理狀況周報表》,報系學工辦;
2、對出現心理困惑的同學提供力所能及的朋輩心理幫助;
3、對同學中出現的各種心理與行為異?,F象,及時向輔導員、系學工辦匯報,幫助其盡快得到心理干預;
4、幫助有心理困難的同學及時前往心理咨詢室接受心理輔導,負責向心理咨詢老師提供同學的表現,并對相關信息做到對外保密;
5、開展班級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組織班級同學參加學生服務中心或本系開展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活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