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波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5-068-01
摘要 中小學青少年業(yè)余訓練已經為我國的競技體育事業(yè)做出了較大的貢獻,輸送了一批批優(yōu)秀的體育人才。但是,從目前中小學的業(yè)余體育訓練情況來看,學校青少年課余訓練面臨著一些新的問題:過分片面追求取得取得優(yōu)異的運動成績,忽視了青少年的綜合素質的教育,造成了青少年發(fā)展不夠全面的現狀。對怎樣才能使學校青少年業(yè)余體育訓練持續(xù)有效地開展,本文對這些內在的關系進行了一些理論的探討,以尋找解決對策。
關鍵詞 青少年 業(yè)余體育 學校素質教育
一、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涵義
學校體育是我國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按照我國教育方針的要求,以體育運動的形式,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的身體方面施加一定的影響,為培養(yǎng)合格人才服務的一種教育過程。
素質教育是指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受教育者,讓教育者學會生存、學會生活、學會學習,使之適應社會。具體是指一種以提高受教育者諸方面素質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它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yǎng)、個性發(fā)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
二、中小學青少年業(yè)余體育的涵義
中小學青少年業(yè)余訓練具有發(fā)展學生的身心健康功能,同時也是學校體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學校體育教學工作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課余訓練的正常開展能促進學校群眾體育工作的開展,能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體育活動中來。
三、青少年業(yè)余體育訓練與教育素質關系
(一)學校體育在素質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與作用
從學校體育與素質教育的定義可以看出,體育作為素質教育的外延,是全面素質培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素質教育是學校體育的最終目的,體育是教育的一環(huán),體育目標所涵蓋的范圍是身體機能的發(fā)展與保健,它是實施教育目標的課程。它將綜合素質教育融入體育活動之中,并將素質教育落實于運動場上。
(二)身體素質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
從素質教育結構看,身體素質在整個素質教育中只是一小部分,體育是與身體素質緊密聯系的,體育對促進身體、心理素質的提高。中小學業(yè)余體育訓練的目標也具有全面增強學生體質,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興趣和能力,以及良好的心理品質,為學生的文化學習和未來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四、學校素質教育對中小學青少年業(yè)余訓練的要求
(一)時代和社會對學校素質教育的要求
素質教育是我國在全面深入理解國家教育方針的基礎上,針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的新形勢,為深化教育改革,推進教育持續(xù)發(fā)展組成部分。素質教育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全民族素質為宗旨的教育,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注意因材施教,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和生存與發(fā)展的能力打好基礎。
(二)學校素質教育要求對體育老師的要求
1.體育教師要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
體育教師要加強自身思想道德素質的培養(yǎng)體育教師的道德、品性、人格、教學能力對青少年的影響是巨大的,教育者應把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養(yǎng)放在首位,加強政治學習,敬業(yè)愛崗,忠于人民的教育事業(yè),要熱愛學生,關心了解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
2.體育教師要提高知識素質和教學能力
體育教師的品格素質是通過他的行為表現出來的,良好的印象會使學生產生敬愛感,產生積極的模仿效應。教學能力表現在教學、訓練、開展群體活動等方面,教師的這種特殊能力無疑是對學生的一種心理磁力,引起敬佩感,從而主動接受教師的影響。知識素質表現在傳道、授業(yè)、解惑上,教師在教學中要以豐富的知識和廣泛的興趣贏得學生信賴。要做到這一點,體育教師要積極適應素質教育
五、處理好中小學青少年業(yè)余體育訓練與學校素質教育關系的建議
(一)轉變觀念,高度重視以體育鍛煉促進中小青少年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要性
目前,教育過程中過度注重單純思想教育、科學文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體育、美育的培養(yǎng)及健康生活的養(yǎng)成有一定的關系。體育不僅可以增強體魄,一定程度上還能幫助緩解壓力,提高心理承受力,培養(yǎng)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健康良好的心態(tài)、集體榮譽感和責任感。因此,應積極提倡將素質教育延伸至戶外和體育運動之中,將素質教育和體育鍛煉兩者緊密結合,培養(yǎng)受教育者全面素質。
(二)深刻理解,業(yè)余體育訓練與中小學生素質教育間的密切關系
積極參與、出色完成體育競技活動,對提高中小學學生的自學能力和應變能力具有很好地促進作用,積極參加體育競技活動,對培養(yǎng)和提高中小學學生的全面素質具有良好的效果。科學健康的體育鍛煉,對養(yǎng)成中小學生的堅韌性格和健康心態(tài)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三)科學發(fā)展,探析中小學生體育鍛煉推進素質教育的對策
1.完善制度,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guī),保證寓教于體落到實處。學校營造重體育和美育、全面培養(yǎng)、協(xié)調發(fā)展的校園文化氛圍。
2.重視和加強體育師資的培養(yǎng)和培訓,以全面提高各類體育運動項目的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
3.加大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力度。不僅要在教學方法和手段等方面,還要注重將培養(yǎng)國家接班人的政治責任融于教育教學之中,必須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身心健康意識和習慣的養(yǎng)成,讓體育鍛煉成為深入扎實最有效推進中小學生素質教育的載體之一。
4.要重視和有計劃地加強體育設施的建設和投入,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鍛煉環(huán)境。建立合理的體育運動項目教育教學考評機制,加強科學、全面、有效評估和監(jiān)督。
5.圍繞素質教育內容,創(chuàng)新運動會各項目形式,適當增加拓展訓練內容。正確指導其科學健康發(fā)展。
6.加強對問題學生身心健康的關注,因人而異地為其設計體育項目,關心幫助引導這些學生們主動敞開心懷,積極勇敢面對挫折和克服困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