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飛鳳
面對傳統(tǒng)作文日益顯露的弊端,新課標中指出:“作文教學,應激發(fā)學生展開想象和幻想,鼓勵寫想象中的事物。”葉圣陶先生曾說過:“寫作的根源是發(fā)表的欲望,正如說話一樣,胸中有所積蓄,不吐不快?!痹谧魑慕虒W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激發(fā)寫作愛好,使學生樂于寫是寫好作文的關鍵。筆者在作文教學中,針對上述作文教學存在的弊端,在作文教學做了不少嘗試,逐漸形成了教與學兩相樂的局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拓寬思維 勇于創(chuàng)新
文貴于新,寫作文也要求想象新穎。 作為教師,應努力拓寬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fā)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活動的欲望,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展開想象的翅膀。
想象來源現(xiàn)實生活,卻想方設法要超越現(xiàn)實。往往小學生的想象不太現(xiàn)實,但充滿了童趣,涂抹上了一層層神奇的色彩,我們教師要大膽鼓勵學生展開理想的翅膀,讓他們敢于繪制未來的藍圖。這類訓練的內(nèi)容包括展望未來美好的想象,如《十年后的家鄉(xiāng)》《二十年后的同學會》;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想象,如《未來汽車》;科技突飛猛進的想象,如《到火星旅游》等。在習作時,學生的想象與成人的世界不一樣,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大膽創(chuàng)新,適時的予以引導和鼓勵。
陶行知先生說過:“處處是創(chuàng)造之地,天天是創(chuàng)造之時,人人是創(chuàng)造之人?!痹诮滩闹杏性S多課文,只要我們仔細挖掘,有些故事情節(jié)、內(nèi)容會給讀者留下懸念,值得想象。如教學語文版四年級《小獅子愛爾莎》一課后,我出了一個課后的小練筆,“我”把小獅子艾爾莎交回了大自然,艾爾莎回到大自然后會再遇到疾病、傷痛,迷路……這樣又會發(fā)生什么故事呢?要求學生變換角度,設身處境,把自己當作是小獅子艾爾莎續(xù)寫它的經(jīng)歷,用不同觀點產(chǎn)生不同的想象,這樣的想象作文,學生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隨著自己的思維構(gòu)想,故事的發(fā)展就會在他們的想象中延伸……
二、創(chuàng)設情境 快樂寫作
針對小學生愛玩,愛新鮮的心理特點,在寫作練習中,轉(zhuǎn)換教學環(huán)境,營造寬松的氛圍,增強學生習作的興趣。
例如:(1)創(chuàng)設實踐活動情境。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參加一些貼近自然貼近社會貼近生活的活動,如,帶領學生參觀村辦工廠,到田野去游覽家鄉(xiāng)的青山綠水、名勝古跡,走出校門,募捐賑災,種樹栽花。這些生動的形象與鮮明的情境,既為學生提供了描寫事物的典型材料,又使學生深深地感受到美的韻律與和諧,激發(fā)起強烈的表達欲望。(2)創(chuàng)設游戲活動情境。小學生對游戲活動最感興趣,無論在游戲中還是在游戲后,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談論活動中有哪些最精彩、最激烈的場面,談論別人和自己是如何做的以及旁邊的同學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情緒等,不知不覺中他們就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完成了作文,而且內(nèi)容具體,語言也比較生動。(3)語言描述情境。教師用形象有趣、童真味情感味極濃的話語,去描述題材所需的特定情境,繪聲繪色地烘托出那種特定的氛圍,扣擊學生的心弦,令學生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三、開拓視野 注意積累
積累是人們生活中不可少的一種能力和習慣。從小學生作文來看,沒有一定的積累是不行的。沒有生活積累就沒寫作的素材,“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作文將無話可說,無事可敘。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閱讀和作文,我經(jīng)常組織一些讀書班會或?qū)n}活動,讓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或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等形式來鍛煉口才。再通過辦墻報、校園文學報等形式提高學生的書面作文水平。學生在廣泛閱讀中,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詩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藝術(shù)精髓,同時也積累了大量詞匯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過閱讀,學生視野開闊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四、互批互改 賞鑒吸收
要讓學生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悅,必須把批改的主動權(quán)交給學生。改變單一的教師批改模式,變?yōu)榻處熍c學生面評面改,選取某個學生一篇有代表性的習作,師生當面互相討論、修改,在修改中遵循“多就少改”的原則,充分尊重學生的勞動,為他們的一點一滴的進步喝彩,對于文中存在的問題,教師和學生互相討論、耐心啟發(fā),讓學生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見?;蛘邔W生自評自改,同學互評,全班評講?;蛘吲e行佳作賞評會,每個學生自選一個時期以來最優(yōu)秀的代表作文,朗讀給全班同學聽,由大家來做賞析評價??傊谡麄€評講過程中,讓學生看到別人的長處,看到自己的進步和不足,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