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翻譯的本質是譯意,引申是語言中普遍存在的現(xiàn)象,詞義引申是翻譯譯法研究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翻譯的具體實踐中,根據(jù)語境的不同,引申的范圍、內容和方式等也各不相同。這就要求譯者的翻譯實踐首先必須正確理解語境,其次合理選擇翻譯的詞義,同時適當?shù)刈兺?,才能收獲忠實于原語言文化的有效譯文。
關鍵詞:引申; 語境; 詞義引申方法
一、緒論
尤金.A.奈達(Eugene A.Nid)認為翻譯即譯意(Translation is translating meaning)。嚴復提出了“信、達、雅”的翻譯標準。這些翻譯的主張和原則都闡明了在翻譯過程中,詞義處理的重要性。在現(xiàn)實的翻譯實踐中,由于中西文化的文化內涵、歷史背景、風俗人情、社會習慣和語言表達習慣存在較大差異,這就要求在一定語境基礎上的翻譯必須對該語境基礎上的某些詞義進行引申,才能最后得到令人滿意的譯文。引申大體上可以分為名詞引申、動詞引申、形容詞引申和詞義引申等,詞義的引申又可分為抽象化引申、具體化引申和專有名詞普通化引申等三種基本方法。
二、詞語的引申
(一)名詞引申
比如:“網蟲”(netter),如果把它直譯成net bug,則很容易使人聯(lián)想到計算機病毒(the millennium bug)。網蟲的本意沒有貶義的含義,而計算機病毒卻是一個貶義詞。漢語中的“情人眼里出西施”,如果直譯西施“xishi”,老外可能無法理解,如果引申為“Beauty is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則容易理解。They have their smiles and tears(他們有自己的歡樂與悲哀),這里,smiles and tears不能直譯成微笑和眼淚,而需要引申為歡樂與悲哀。紙老虎(paper tiger)顯露著中國文化意蘊。名詞bonus的含義是津貼、獎金、紅利等,在翻譯下面這個句子One of the bonus is that the newly-built supermarket will greatly meet the needs of peoples shopping demands的時候,如果把bonus 引申為“好處”,那么整個句子的翻譯不僅通順,而且更加符合真實生活的語言表述。
(二)動詞引申
比如:馬克思主義告訴我們,只有人民才是歷史發(fā)展的動力(Marxism teaches us that people are the only motive force of history)。在翻譯漢語的“告訴”這個詞的時候,我們一般都會下意識的想到使用“tell”這個單詞。但是當我們仔細審視全句語境的時候會發(fā)現(xiàn)“馬克思主義”是理論,是指導思想。因此,把告訴引申為具有學習、教育含義的teach更為恰當。 日本與其競爭者進行了四年的親善努力后終于成功地主辦了世界衛(wèi)生組織大會(Japan romanced its rivals for four years before sucessfully winning the rights to host the Meeting of WHO)。 Romance的詞典釋義是“向……求愛”或“追求某人”,主要用于個人之間,表達個體之間的關系。這里陳述的是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把romance翻譯為求愛、求婚等含義顯然不符合該句的語境,因此將它引申為“以親近的方式”或“親善”則更為貼切。22歲那年,他第一次了解了黑人的境遇(At 22,he had first learned what it is to a Negro)。這里,learn 引申為了解或品嘗到。
(三)形容詞引申
這是一個兩頭都不討好的難題(This is a no-win dilemma)。no-win的釋義為“無法取勝”,dilemma的詞典釋義為“窘境,困境; 進退兩難”。如果直譯為“這是一個無法取勝的窘境”則顯得生硬,結合dilemma的“ 進退兩難”的含義,將no-win引申為”兩頭都不討好的”就顯得通順得多了。這很像和一絲不茍的機器人講話,機器人只有很少的詞匯,而且你怎么說它就怎么做(it is very much like communicating with an accurate robot who has a very small vocabulary and who takes everthing literally)。這里,原意為“準確”、“精密”的accurate引申為“一絲不茍”,較好地匹配了機器人這個詞語中的“人”所暗含的人性化的原意。廉政(clean politics),一國兩制(one country two systems),土方法(local ways)則體現(xiàn)了中國特色元素。
三、詞義的引申
(一)具體詞義的抽象化
英語中許多的詞語的原意是具體表示事物的一種屬性或一個概念意義的詞,在翻譯時需要將其抽象。比如:她不得不靠美麗的容貌謀生(She has to make a living with her beautiful face)。 臉(face) 的具體意義被引申為抽象的“謀生”。 說來話長?。═hats a long story)。 故事(story)的具體意義被引申為抽象的“說來話長”,同時變名詞為動詞。聽我說,我們不是網球圈子里的人,那兒不是我們去的地方,也不是我去的地方(look,we are not tennis people. We wouldnt feel right there, I wouldnt feel right there)。這個句子中,網球( tennis)的具體意義被引申為抽象的“網球圈子”。對許多家庭來說,夫妻倆都去上班賺錢是迫不得已的事情(for many families, two incomes are a necessity)。收入(income)的具體意義被引申為抽象的“賺錢”。具有中國特色的例子如大躍進(the great leap forward)。
(二)寬泛詞義的具體化
英語中有些詞語的詞義含義較多,在翻譯時需要將其具體翻譯。比如:Alice had been in the lounge for an hour or more she had tried all the magazines but could not read them,she was so neverous about the coming job interview which was important to her(愛麗絲在休息室緊張地翻看著雜志,可什么也沒看進去,對她來說,即將到來的求職面試可能會影響她的一生)。 這個句子中的動詞tried的本意為嘗試、試著,read一般翻譯為閱讀。但是,這里需要表現(xiàn)出愛麗絲在等待面試時的焦急、忐忑的心情,而“翻看”既體現(xiàn)了動作,又傳神地描繪了心理。important的意思是重要的,用動詞“影響”來替代形容詞,具有生活的真實感。
(三)專有名詞普通化
英語中大量的專有名詞指代著獨一無二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神話傳說等。隨著時間的推移和語言的進化,其所特指的意義逐漸轉化為普通意義。在翻譯的具體實踐中,譯者需要舍棄原文形象,將具體特指意義轉化為普通意義,也就是專有名詞的普通化引申。比如:a bent Pickwick in blue uniform(穿著藍衣服的駝背老頭)。 句中的“Pickwick”是英國小說家狄更斯作品中的一個人物形象。熟悉這個文學形象的讀者很容易理解及,但是對不熟悉這個文學形象的讀者來說則很難理解。龍(dragon)在英語中有兇悍怪物的文化內涵,在漢語中卻是吉祥與財富的象征,因此,建設銀行的“龍卡”直譯為dragon card 遠不如意譯為 long card,后者不僅在發(fā)音上相似,同時long在英語中又有長壽,長遠等美好含義。Titanic、Remeo and Julietdai代表著忠貞不渝的愛情。
四、結論
翻譯中的引申現(xiàn)象較為普遍,在翻譯的具體實踐中,譯者應把握好詞義引申的方法,在忠實于原文語境的基礎上,充分考慮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做出有效翻譯。
參考文獻:
[1] 方夢之.翻譯新論與實踐[M] 青島:青島出版社.2004
[2] 祝吉芳.英漢翻譯方法與試筆[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3] 傅敬民 張順梅.薛清.英漢翻譯辨析[M].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2005.
[4] 彭勇.翻譯中的詞義引申現(xiàn)象[J].西部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7).
[5] 鄧道宣 沈玉如 漢語借詞音譯與英語的“顯性本土化”[J].西部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7).
[6 http://www.docin.com/p-73147298.html
作者簡介:
彭新悅(1975—),男,重慶奉節(jié)人,攀枝花學院外語學院講師,四川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碩士 研究方向: 英語教學法,英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