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雯
摘要:隨著建筑業(yè)的發(fā)展,現澆砼樓地面應用非常普遍,但在實際施工中又出現了一個質量通病——裂縫問題,本文在對現澆砼樓地面裂紋形成原因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現澆砼樓地面裂紋的控制措施和處理方法。
關鍵詞:現澆砼;樓地面裂紋;控制措施;處理方法
引言
現澆樓板出現裂縫,往往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引起的,板的裂縫應以“控制預防為主”,補救是不得已時的下策,只要我們本著“預控預防”的原則,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特別是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控制、保證各工序施工質量,就能大大減少砼樓板裂縫質量通病的產生。
1.現澆砼樓地面裂紋原因分析
1.1施工方面的原因
(1)為抓進度、趕工期,樓板砼澆搗完,尚未到達規(guī)定強度,即已上人操作,并堆放施工荷載,使樓面砼受到損傷,同時砼的抗拉強度降低,從而引起樓板開裂。(2)配筋和樓板厚度達不到設計要求施工中,由于鋼筋配置不符合要求、鋼筋間距偏大和樓板厚度不符合設計要求,均會導致樓板開裂。嚴重時,由于施工中擅自減小配筋量,則會引起構件的安全問題。(3)鋼筋保護層偏大施工澆注砼時為鋪設架板,施工人員在鋼筋上踩踏,致使上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偏大,引起板面開裂。特別是負彎矩鋼筋沒有通長配置時,裂縫往往會出現在負彎矩鋼筋的端部,沿板邊緣近似成直線發(fā)展。(4)平板式振動器過度振搗樓板砼,造成粗骨料下沉,板面出現砂漿層,砼強度降低,也易出現干縮裂縫。
1.2材料方面的原因
(1)砼坍落度過大:為了保證預拌砼的可泵性,部分樓板砼坍落度設計過大,導致砼流動性增加。(2)砼配合比不當:為滿足工期要求,加快施工進度,施工單位常將柱、墻、梁板砼改為同一強度等級,并一次性澆搗,從而造成樓板砼配合比不當及提高了樓板砼強度等級。(3)外加劑、摻合料摻量過多:預拌砼中粉煤灰、礦粉等摻量過多,使砼早期強度偏低,抗拉強度達不到要求。(4)原材料質量波動:砼攪拌站在砼生產前,未對原材料進行嚴格檢驗復試。個別水泥、外加劑、摻合料質量波動,粗、細骨料含泥量超標,甚至使用細砂、特細砂,嚴重影響砼質量。(5)砼供應間歇時間長:由于受道路交通制約等方面原因,不能保證砼連續(xù)澆搗,加之現澆樓板施工冷縫的增多,給裂縫以可乘之機。
2.現澆砼樓板開裂控制措施
從裂縫產生的原因來看它是多方面的,只有從設計、施工、交付使用等多方面來加以改進。預防的重點在設計,關鍵在施工,合理使用也是至關重要的。
2.1設計方面
設計人員必須盡可能考慮各種影響因素,根據不同的結構部位,采取相應的合理配筋和分縫。(1)適當擴大配筋率,能對砼收縮及裂縫擴展起一定的作用。(2)適當增加樓板有效厚度也能起一定作用。(3)平面布局力求規(guī)則,盡量避免突變。(4)現澆板的砼強度小于等于C30,鋼筋的使用應力應滿足抗裂要求。(5)對現澆板中預埋管路重疊處和預留洞口處要采取適當的技術措施,防止板厚被縮減及降低了板的有效抗裂厚度。(6)重視屋面的隔熱設計。
2.2施工措施方面
(1)嚴把原材料質量關,使用的各種材料必須符合設計及國家有關規(guī)范標準要求。優(yōu)化砼的施工配合比設計,加入高效減水劑,適當減小水灰比。(2)嚴格按設計圖紙綁扎鋼筋、預埋管線、預留洞口,施工時必須有保證板厚、鋼筋位置的有效措施。(3)合理運用各項技術要求,正確掌握砼的澆筑方法,保證砼的密實性和鋼筋的保護層厚度。(4)重視砼的養(yǎng)護,包括和溫度兩個方面。確定保溫覆蓋層的厚度和撤除時間,溫度養(yǎng)護嚴格按標準執(zhí)行,要落實專人養(yǎng)護。(5)模板支撐牢固,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合理掌握拆模時間,模板一定要刷隔離劑,禁止野蠻拆模。施工時樓面必須禁止集中堆載。(6)嚴格執(zhí)行國家相關標準及規(guī)范,做到嚴管理、高要求,杜絕管理不嚴而導致結構產生裂縫。
2.3材料方面
(1)合格確定砼的配合比和坍落度:在砼配合比設計時,應全盤考慮,多用骨料、少用粉料,以減少裂縫產生。坍落度應適當控制,不宜過大,多層和小高層小于140mm,高層宜小于180mm,盡可能較少砼的流動性。應選用高等級低水化熱的礦渣水泥,減少水泥用量和水化熱。(2)嚴格控制砼摻合料摻量:砼摻合量的摻量比例應合理,以保證砼早期強度,提高砼的抗拉性能。控制砼水灰比,最大用水量應<180㎏/m3。(3)嚴格原材料檢驗試驗:在拌制砼之前,必須按規(guī)定對水泥、粗細骨料、外加劑等進行檢驗復試,不合格的材料不得使用。(4)保證砼連續(xù)澆搗:在配備砼運輸車輛時,應充分考慮交通路況的影響,確保砼澆搗的連續(xù)性,減少施工冷縫。當砼澆搗中停歇時間過長時,應采取接漿處理等應急措施。
3.現澆砼樓板裂紋防治及處理方法
3.1優(yōu)化混凝土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拉性能
無論是現場拌制的小坍落度混凝土還是泵送混凝土,都應當在現有配合比的基礎上,進一步試驗研究高性能砼,優(yōu)選有利于抗裂性能的混凝土級配,盡量減小水灰比,減少坍落度,降低砂率,增加骨料粒徑,降低含泥量及雜質含量。選用影響收縮和水化熱較小的外加劑和摻合料。對設計要求嚴格控制裂縫的結構,還應摻加補償收縮的膨脹劑。
3.2改善混凝土養(yǎng)護工藝
混凝土自身收縮試驗證明,養(yǎng)護條件對混凝土的收縮影響很大,養(yǎng)護14天的收縮比養(yǎng)護3天的收縮降低約20%。按施工規(guī)范進行養(yǎng)護,能有效地持續(xù)地使混凝土表面保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澆筑時間不長的混凝土,仍然處于凝結、 硬化過程,水泥水化速度較快,養(yǎng)護形成的潮濕條件可防止混凝土表面脫水而產生收縮裂縫。同時由于散熱時間延長,混凝土強度的松弛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使混凝土的總溫差產生的拉應力小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防止貫通裂縫的產生。此外,在潮濕條件下,可使水泥水化充分、完全,從而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強度,增強后期裂縫的抗力。
3.3在板角增加輻射筋及嚴格控制板面負筋保護層的厚度
現澆板的四周在設計上都已配置負筋,但針對絕大多數裂縫產生于板角這一現象,在板角四周增設輻射筋,使產生裂縫的應力作用方向與輻射筋相一致,能有效地抑制裂縫,此外配筋較多時,相對來說也能明顯改善裂縫的產生或擴展,根據裂縫距板角的距離,輻射筋長度為1.5m左右?,F澆板負筋一般放置在支座梁鋼筋上面,與梁筋應綁扎在一起,另外,采用鐵架子或混凝土墊塊等措施來固定負筋的位置,保證在施工過程中板面鋼筋不再下沉,從而可有效控制保護層,避免支座處因負筋下沉,保護層厚度變大而產生裂縫,板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大于2.0cm。
3.4規(guī)范施工操作規(guī)程,避免混凝土澆筑后的擾動
盡量采用小流水段施工,混凝土現澆板澆筑后不要過早上人,合適的上人施工時間應在樓板混凝土達到5N/mm2后;為使混凝土不早期受損,且不影響工期,宜采取早強措施;5N/mm2值應制作同條件試塊,確定達到的天數。樓板澆筑完畢時,新澆混凝土、模板體系、施工人員、機具、腳手板和手推車等也可能使下一層樓板超載。除非下一層板的混凝土已達100%設計強度。一般情況下應在上層的混凝土澆筑完后再拆下層模板。為防止新澆混凝土受震動和發(fā)生局部的荷載重分布,在樓板混凝土澆筑后2d內不要拆除其下部的任何一層模板和支撐。
3.5.重視薄弱環(huán)節(jié)管理,控制引發(fā)裂縫
對施工縫,后澆帶、預埋線管部位,塑性裂縫等,應嚴格按規(guī)范施工,制定具體措施,作好技術交底,必要時加膨脹劑,調節(jié)混凝土的收縮。
4.結語
目前對現澆砼樓地面出現裂紋的現象還難以完全杜絕,但是通過一些合理的措施可以將出現裂紋的機率降到最低,并在樓板出現裂縫時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防止裂縫的進一步發(fā)展,進而保障樓房的安全。
參考文獻:
[1]尹春;現澆砼樓板裂縫成因及控制的探討[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5(02)
[2]于濤;現澆砼樓板裂縫的分析和幾點防治措施[J];科技致富向導,2013(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