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鋒
摘要:結合我礦各井田、采區(qū)掘進石門及煤巷頂板管理的實踐經驗,闡述巷道掘進時頂板和支護管理的一些方法,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不同的巖性情況,采用相應的管理措施和支護形式。
關鍵詞:巷道 掘進 頂板管理
0 前言:柯坑煤礦開采范圍橫垮三個井田,分別為:后洋井田、上京井田、永豐井田,主要可采煤層有:19#、26#、39#、41#等四層;掘進不同地段的石門、不同煤層的煤巷所對應的地質條件不同,針對不同的條件的掘進巷道的頂板管理應采取不同的措施。
1 松軟破碎煤巖層掘進時的頂板及支護管理
我礦上京井田19#煤層、后洋井田39#煤層、永豐井田41#煤層,掘進石門揭露煤層段及掘進煤巷部分煤巖層巖性松、軟、破碎,其主要特點是:“軟、弱、松、散”,其軟主要表現在巖層的強度低,遇水易崩解和膨脹,能產生塑變和流變;弱主要是巖層因地質構造、風化等使得巖層產生弱面、造成強度低、穩(wěn)定性差;松主要是巖層結構疏松、容重輕、孔隙度增大;散主要是巖層未固結或固結性差,由于這些特點使得巷道在掘進過程中,巷道的四周都會產生位移,且位移時間長,因此掘進時要考慮最終位移量,以使巷道成型后達到設計要求,針對這種情況掘進時應盡量采用使圍巖暴露面積小、時間短的方法。
1.1短支短掘法
采用短支短掘法,巷道掘進長度不宜過長,一般為0.5米~1.0米,先護好頂幫,再架設永久支架。
1.2超前導硐法
在掘進時首先掘進小斷面,采用臨時支護,然后擴刷至滿足實際要求的斷面,斷面成型后架設永久支架。
1.3 撞楔法
在邊掘邊冒頂(片幫)的情況下,可沿掘進斷面的周邊在已架好的支架后面,用鋼釬(金屬插板)或木制插板打撞楔前進,如果掘進后仍有冒落現象,可以采用噴砼與撞楔配合。
2 巷道局部冒頂時的頂板及支護管理
我礦永豐井田41#煤層、上京井田39#煤層等煤巷掘進過程中,遇頂底板破碎帶、煤層向背斜軸部煤層突然變厚段,易出現局部冒頂,可采取以下方法管理頂板。
2.1木垛處理法
掘進遇巖層破碎或煤層易垮而出現局部冒頂時要先封頂,以控制冒頂范圍的擴大,采用木垛法進行處理,處理人員站在冒落的矸石堆安全的一側,用長撬棍將冒落的頂部浮矸搗凈,確認無冒頂危險時,再抓緊時間安設支架,架好護頂木垛,在其上面逐次加快加高木垛,直到到達冒頂的最高點將頂托住,在冒頂高度小于3 米時,長度較大時,在護頂圓木的掩護下,采用由外向里逐段架設支架和木垛進行處理。
2.2錨噴支護法
在具備錨噴條件時,要首先采用錨噴支護處理冒頂,處理人員將冒落區(qū)的頂幫浮矸搗掉后,站在煤巖堆安全側,先向冒落區(qū)噴射一層3O~50毫米的砂漿,然后在封兩幫,初噴層凝固后,再打錨桿,并及時掛網,進行復噴,復噴不易超過200 毫米,冒頂處理完后要及時架設支架,并將支架的頂幫背嚴,支架間要上拉桿進行連鎖,使棚與棚連成整體。
3 過垮落巷道的頂板管理
3.1撞楔法
當頂板巖石破碎且繼續(xù)冒落,無法清理冒落物和架棚時,應采用撞楔法進行處理,首先把棚立在冒頂邊緣,然后從棚頂梁向冒落區(qū)打入撞楔,將頂部巖石頂住,打撞楔可以從左上角(右上角)開始逐漸打到右上角(左上角),撞楔要斜著往上打,一次打入的深度一般為200—400 毫米,巖石壓力越大,撞楔打入的斜度也越大,撞楔打入后,就在其掩護下清理跨落的煤巖,當清理出一棚空間后,著手立下一架棚,并在撞楔末端下面襯上方木,方木中間要留出切口,以便插入下一行撞楔,以后就在已經架好的兩棚中間加拉桿,這樣重復進行,循環(huán)向前通過冒頂區(qū)。
3.2搭涼棚法
冒落的拱不超過1米時,頂板煤巖不再冒落,冒頂長度不大時,可以用5—8根長料搭在冒落區(qū)兩頭上,然后在“涼棚”的掩護下,進行出矸架棚。
3.3井字木垛法
當冒落高度不超過5米,且頂板穩(wěn)基本穩(wěn)定,不再繼續(xù)冒落時,可將冒落的煤巖清除一部分,使之成為自然的堆積,留出工作人員上下及運料的空間,將準備工作做好后,在冒落的煤巖上架木垛,直接支撐頂板,接實背好,然后開始清理煤巖,當清出煤巖的空間能夠架一棚時,立即架棚,架好后再出煤巖,夠一棚時的空間時,再架棚,一直繼續(xù)下去,直到處理完畢。
3.4 井字木垛和小棚結合法
當冒頂的高度超過5米時,冒落范圍比較穩(wěn)定,為了節(jié)省坑木和加快速度可以用井字木垛和小棚結合法處理,使用這種方法的技術要求高,不易架牢支架。
4 掘進大斷面巷道的頂板及支護管理
在掘進采區(qū)峒室和大斷面車場時,根據地質條件、圍巖情況選擇不同的掘進方式,并采取相對應的措施管理頂板。
4.1地質條件復雜時,可以采用導硐施工法掘進,即在煤巖層的某一部位掘出l~2條斷面較小的硐室,導硐一般為4~8米,然后進行挑頂或臥底,逐步擴大斷面到設計要求,導硐施工法可分為中央下導硐施工法和兩側導硐施工法。施工時的注意事項: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要指定專人進行觀山并有專人負責處理頂板,根據頂板情況,采取臨時支護,對不易挑落的大塊矸石,應架設頂柱,對冒落地段采用木垛或托梁護頂,在處理留下的巖柱時,采用密打眼、打淺眼,少裝藥的方法,以防止震裂拱頂。
4.2在巖層穩(wěn)定或比較穩(wěn)定的情況下,可以采用臺階施工法掘進大斷面巷道,我礦207采區(qū)絞車房的施工時采用該方法,該掘進施工方法即把所要掘進的巷道分成幾個分層,每分層的高度大致可以為1.8~2.5 米,最大不應該超過3米,上分層(下分層)工作面始終超前于下分層(上分層)工作面一定的距離形成2個臺階工作面同時施工,根據臺階的布置方式可以分為正臺階工作面和倒臺階工作面。施工時的注意事項:在施工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敲幫問頂制度”,特別是上分層頂部的浮石必須及時撬干凈。
5 掘進巷道迎頭的頂板及支護管理
掘進巷道采用金屬棚支架支護時,巷道迎頭附近的金屬棚支架往往因放炮震動而造成倒棚,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防止倒棚現象的出現,以控制掘進巷道迎頭段的頂板。
5.1在架設的第一棚,兩側梁與腿接口處各緊貼一塊厚度不小于3cm的米尺板,然后用材徑不小于12cm,斜撐在巷道的底板,在棚腿的中部也打一根斜撐柱至底板,加強支護的穩(wěn)定性。
5.2在每兩棚梁間打4根橫撐柱,柱子與棚梁保持平行。在每左右兩側的棚腿間各打橫撐柱3~4根,橫撐柱盡量保特在同一條線上,確保受力均橫。
5.3耙碴機前方段架棚的棚腳底幫兩側的碴石不要出干凈,留設0.8~1.0m高的碴石,能有效的穩(wěn)定支架.待耙碴機往內移后,再將兩側的碴石出干凈。
5.4采用多打眼、少裝藥、放小炮、正向裝藥施工方法,周邊眼按最小眼距布置,以減少放炮震動沖力對支架穩(wěn)定性的影響。
6 結束語
掘進巷道施工應根據所掘巷道的地質條件、圍巖穩(wěn)定性等情況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采取與圍巖條件相適應的頂板管理方式,應最大程度地減少對頂板的擾動,采用能有效地控制頂板的巷道支護方式,并在材料使用上做到節(jié)約不浪費。遇冒頂處理應迅速及時,并根據冒頂程度選擇合理的處理方式,巷道迎頭的支架應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以防止放炮震動對支架的破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