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靳玉玲
飯桌4招解饞不升糖
文/靳玉玲
寒冷的冬季,去下個館子、吃個涮鍋是一種享受。然而對糖友來說,飲食有頗多講究,面對一桌美食,是否能像普通人那樣飽餐一頓呢?
武漢市中心醫(yī)院后湖院區(qū)內分泌科副主任醫(yī)師丁勝告訴記者,目前主流觀點是,糖友不必過分忌口,只要掌握正確的飲食原則,就基本什么都可以吃。學會以下這幾招,可以保證既過了嘴癮,又不會升糖。
在正餐前喝湯(或一杯溫水)不僅能暖胃、潤滑消化道,還可以一定程度上稀釋胃酸,增加飽腹感,減少饑餓感。進食后,胃內食物與水分混合會更有利于消化吸收,使血糖升高較早,這會給大腦的攝食中樞一個信號,產生反饋抑制食欲,接下來便不容易吃多。喝過湯后應先吃些蔬菜,其中大量水分和膳食纖維也有利于控制食量。接下來可進少量主食,進一步增加飽腹感。最后再吃肉類,由于之前的湯、蔬菜和主食已差不多填飽了肚子,此時吃肉也不會吃太多,這樣可以保證攝入熱量不易超標。
飯店做菜的特點是用油量大、調味料較多,因此有些菜品可能會比較油膩、辛辣或是過甜、過咸。因此,糖友應先備好一杯水,如果有口味較重的菜,先在水里涮一涮再吃,這樣可以去掉部分油脂、糖分、鹽分并避免辛辣的刺激。糖友應盡量選擇燉、煮、清蒸、清炒或涼拌方式烹飪的菜品,避免煎炸、過油或紅燒等菜品。如果飯菜十分豐盛,每道菜應淺嘗輒止,這樣既可以飽口福,又不至于吃太多。同時注意細嚼慢咽,放慢吃飯節(jié)奏,這樣也可以有效防止吃入超量的食物。
聚餐常常免不了喝酒,而糖友屬于需要嚴格限酒的人群,應事先向同桌的親友說明,以茶代酒,同樣可表心意。對糖友來說,白開水、茶水以及純牛奶都是較好的飲品。如果實在躲不過敬酒,只可少量飲用;同時應注意,酒精也含有不少熱量,因此飲酒量要折算并入當天攝入的總熱量,換句話說,如果喝了酒,就要減少主副食的量。糖友切忌空腹飲酒,這樣可能會導致饑餓性酮癥。尿酸偏高或是有痛風的糖友嚴禁飲酒,尤其是啤酒,否則會引起痛風發(fā)作。此外,使用頭孢類抗生素以及雙胍類、磺脲類等口服降糖藥物的糖友也必須做到滴酒不沾,以免影響藥效并引起其他副反應。
如果糖友最終沒能抗拒美食的誘惑,不小心吃多了或喝多了,那么一定要采取補救措施。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多喝水,這樣可以降低血糖濃度和血液黏稠度。回家后勿忘測一下血糖,如果比平常高出很多,應咨詢醫(yī)生是否可以適當增加口服降糖藥量或胰島素用量(須嚴格遵醫(yī)囑執(zhí)行,不可擅自增減藥量)。飯后1小時左右,食物已部分消化,此時可適當做些運動,如與家人結伴出門散步,或是在原基礎上稍增加運動量,通過運動來消耗掉多攝入的熱量。運動降糖是不慎吃多最好的補救方式,糖友切忌吃飽喝足回家后直接睡覺休息。如果聚餐在中午,那么晚餐應少吃一些,以達到當天攝入總熱量的平衡。
最后,糖友可能會有疑問,如果一頓飯吃得太久,超過了2小時,那么餐后2小時血糖該如何測呢?丁勝說,餐后2小時血糖需要從吃第一口飯時開始計時,如果用餐時間超過了2小時,再測餐后血糖已沒有意義,建議可測下一餐的餐前血糖或睡前血糖,以此衡量血糖控制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