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志文
摘 要:現(xiàn)在的小學生最害怕寫作文,總覺得沒話可寫,不知道寫什么。要么就是參考作文選,假話連篇,毫無真情實感。其實我們的身邊隨處都是寫作的素材,只不過我們沒有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另外,教師對學生的習作要求稍高,導致學生望“習作”而生畏。習作教學的幾點對策有:以生為本,激發(fā)興趣;豐富素材,巧創(chuàng)情景;因材施教,區(qū)別評價。
關(guān)鍵詞:習作興趣;隨筆化;小作文
我從事語文教學工作已將近20年,在這些年的作文教學過程中,我邊摸索邊實踐,邊查資料邊想點子,時時處處貫徹我的作文教學思想,抓住一切機會進行作文教改實驗。實驗中,既有成功又有失敗?,F(xiàn)把實驗過程中的一些體會記錄下來,僅作拋磚引玉之用,懇請同行斧正。
一、以生為本,激發(fā)興趣
我們來看新課標對寫作的要求:低年級要求“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出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 。中年級要求“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高年級要求“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v觀以上要求,其實小學習作就是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方法,把自己的所感所想比較順暢地用文字表達出來。所以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珍視學生的獨特個性。有鑒于此,我在所任教的班級內(nèi)進行“隨筆化小作文”教學研究。我在進行習作訓練時,大膽放手讓學生寫自己喜歡寫的事情,讓學生有事可寫,言之有物。隨筆化小作文在要求上比較靈活,沒有內(nèi)容要求,沒有字數(shù)要求,只要求所寫的是真事,并且做到語句通順。只要合要求,就給一個中肯的分數(shù),只要有進步,就表揚。學生看到自己的習作得到肯定,自然就慢慢喜歡上寫作。
二、豐富素材,巧創(chuàng)情景
陶行知先生言:“我們要解放小孩子的空間,讓他們?nèi)ソ佑|大自然,與萬物為友。解放了空間,才能收集豐富的資料,擴大認識的眼界,以發(fā)揮其內(nèi)在之創(chuàng)造力?!彼裕谥笇W生進行習作練習時,我打破了以往一貫的以說為主、以課堂為主的方法,帶領(lǐng)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教會學生去觀看生活,聆聽生活,感受生活。我告訴學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留心身邊平常事、新鮮事。例如,我們學校鄰近蔬菜交易市場,是學生上放學的必經(jīng)之路。蔬菜交易市場是各色人馬的集結(jié)地,我告訴學生那里每天會發(fā)生很多大小事、有趣事,只要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習作的素材。這樣一來,學生的習作素材就慢慢多起來,寫出來的習作不再空洞無物。
為使學生持續(xù)保持習作的熱情,我還不時創(chuàng)設(shè)一些引人入勝的情景。例如,我從網(wǎng)上轉(zhuǎn)嫁了“生命的選擇”這個情景:讓學生在紙上寫出生命中認為最重要的5種東西,然后再告訴學生逐一舍棄,看最后剩下的是什么。這個游戲在開始時,學生是蠻高興的,但隨著游戲的一步步深入,大家都神態(tài)凝重,有的甚至輕抹眼淚,此情此景,我也深受感動。在隨后的隨筆練習中,有學生寫道:這個游戲太令我傷心了,選擇太艱難。但我知道生命才是最重要的,我要珍惜生命。有學生寫道:……到最后剩下了“生命”和“父母”,我想啊想,最后,我劃掉了“生命”,剩下“父母”,為了父母,我可以放棄生命??粗鴮W生交上來的這些習作,讓我感動良久,這是一群多么可愛的孩子呀!誰說他們不懂生命,不懂孝親呢?這樣的情景,勝于千言萬語的說教?。?chuàng)設(shè)這些情景,既使學生的情感得到升華,也使習作水平得到了提高,還培養(yǎng)了他們把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的習慣,一舉多得。
三、因材施教,區(qū)別評價
對于班上的學生,教師要清晰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對習作的掌握程度,以便因材施教。由于學生的智力、個性等因素的制約,每一個學生對習作的接受能力都會有所不同,所以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區(qū)別對待,要有不同的要求和評價。對于初次進行隨筆化小作文的教學,我對所有學生都提出了同樣的要求:只寫3~5句話,將自己要表達的東西寫清楚就可以;每個星期上交3篇,逢星期一、三、五上交。過一段時間,對那些習作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就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基礎(chǔ)較差的學生要維持原來的要求,甚至對一些能力較差的學生我只要求他們能通順地寫出一句話,但不能有錯別字,這也是保持學生寫作熱情的有效做法。
“切莫把學生評分作為檢查知識的唯一目的。要使評分盡可能跟其他目的結(jié)合起來,首先是跟知識的進一步理解、發(fā)展和加深結(jié)合起來?!保ㄌK霍姆林斯基)對學生習作的評價,我是根據(jù)學生的基礎(chǔ)水平而定的,幾乎每個學生的打分標準都會有所不同。每一個學生都有可能得低分,也都有可能得高分。在評分時,我們也不必將要求定得太高,因為小學生(除個別能力較強的)能較通順地寫出自己要表達的東西已經(jīng)不錯了。為了保護學生的習作熱情,我一般都會打出讓學生歡喜的分數(shù)。
在開展“隨筆化小作文”的教學實驗中,也碰到了不少實際的困難,例如學生的觀察能力還不夠強,很多還不能做到細致觀察。這些困難還沒有找到適合的辦法解決,仍需努力地進行研究。更加想借著這次教育教學論文交流活動,能從同行那里學習到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以解纏繞心頭的困惑。
編輯 趙飛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