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烈
隨著醫(yī)學知識的普及,廣泛開展的健康查體,幽門螺桿菌的“名氣”遠揚,有患者煩惱道:“幽門螺桿菌想治,又治不好,根治成了問題,讓人郁悶!”
先查查看,
是不是真的不成功
首先,你按照醫(yī)生囑咐,按時、按劑量、按療程服完了所有的藥嗎?還是因為各種原因“中途下車”,或是“短斤少兩”了呢?幽門螺桿菌是個“頑固分子”,哪怕只缺了一項都不行,會導致治療不到位。
其次,查一查記錄,最初你是用什么方法確診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服藥后復查又用的是什么方法。是胃鏡活檢、口含“測試片”,還是抽血化驗。這三種檢查方法,有各自的特點與意義,沒有準確的可比性,前后檢查方法要一致。
最后,服完藥后的復查要間隔一段時間。目前公認得隔一個月。因為根治藥物要完全發(fā)揮作用,得有一段時間。如果間隔時間短,藥物還未起效呢。如果根治后復查隔的時間太長也不行,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如果患者不講究衛(wèi)生,不注意預防,幽門螺桿菌根治了還可能再次感染。
如果你沒有這些因素,那就是根治失敗。
補救方法很多種
任何治療沒有100%的成功率,根治螺桿菌最佳方案的成功率也只有90%左右,因為細菌與患者兩方面會有不少問題,包括抗藥性、基因型、形態(tài)變異、患者胃內酸堿度等,都會影響治療的成功率。
若幽門螺桿菌根治不成功,患者可以帶著初次根治用藥的病歷或處方,去看消化??漆t(yī)生。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補救治療方案來解決問題。
如今,補救治療方案不少,如含鉍劑的四聯(lián)療法、呋喃唑酮療法、四聯(lián)療法、加用益生菌的三聯(lián)療法,更換某些有抗藥性的,代之以高效又極少抗藥性的抗生素等。相信總有一種方法是適合你的。當然,這要由??漆t(yī)生和你共同來選擇。補救治療開始時間應該稍稍推后一點,好讓藥物作用過的胃有一段修整、康復的時間,爭取補救治療成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