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德格哲
一個70后公務員的十次搬家“折騰”記
文_德格哲
因工作調(diào)動而異地搬家那天,我很激動,給親朋朗誦了自己新編版《再別康橋》?!拔疑盗税蛧\地走了,正如我飚的呼的來,我得瑟得瑟衣袖,不帶走一嘎達云彩。”
房子是當前很多公務員最大的心事。都說我們有特權,什么“房叔”、“房祖宗”,那只是極個別的。我是一個小縣城的70后公務員。這些年,因為工作變動、孩子上學、改善條件等,先后搬家十次,嘗到了居無定所、不斷折騰的辛酸。
1997年12月,我要結婚了,新房成了當務之急。當時經(jīng)濟條件拮據(jù),結婚需購置鍋碗瓢盆、家電家具等,買新房暫時不可能了。在單位附近租了3間磚房,簡單粉刷后,成了我的新房。
1999年末,孩子出生了。媳婦坐月子期間,我就成了鍋爐工,天天燒爐子,成天灰頭土臉,堅持到了春暖花開。媳婦說:“啥時能有咱自己的窩啊?”我說:“沒事,面包總會有的!”
可沒過多久,房東說該房已出售,讓我們盡快搬出去。沒辦法,由于時間急,就找了個小土房安頓下來。平房搬家,除了日常用品搬運,還有煤、板材、柴草、酸菜缸等大件。記得我當時就靠借的人力三輪車,一趟又一趟地來回搬,累并快樂著。
在土房住了5個月,又在附近租了一處磚房。這兩處距離較近,搬家沒費太多事。這期間正是我工作忙時,經(jīng)常加班到深夜,一個人騎自行車跑。
在北方住平房,冬季取暖是問題。每到秋季就得去野外摟樹葉、摟柴草,找木器加工廠買板材,再一噸一噸地買煤。買煤倒煤是個埋汰活,經(jīng)常是把煤倒進倉房,頭發(fā)里凈是土,鼻孔淌黑泥。板材也不是拿過來就能用,把木頭鋸到合適長短,再用斧子劈開。別看公務員平時在辦公室里寫材料,回到家里,這“搬運工”、“小木匠”當?shù)靡膊徊睢?/p>
總租房不是長遠之計。我們夫妻倆省吃儉用、含辛茹苦攢了5000多塊錢,又東挪西湊了1萬塊錢,終于買了一處磚房。房屋結構啥的基本沒動,墻壁粉刷一新,就住上了。住平房安全是個問題,特別是春節(jié)期間,這家那家丟東西。有一天晚上,我在家燒爐子,讓妻子出去鎖大門。剛打開屋門,她就大聲尖叫。我拿著爐鉤子奔出去,只見一個40多歲的男人站在門口。我問他:“你是誰?要干啥?”他說:“我找劉偉。”我說:“這片沒有叫劉偉的?!蹦莻€男的就磨磨蹭蹭走了。第二天到屋外的倉房一檢查,丟了一個引風機,煤倉里的兩袋煤都拖到倉門口了。
2001年12月,我的工作變動,單位離家遠了,工作也更忙,有時一周都不回家,這讓我總惦記她們娘倆。
當時貸款買房剛剛興起,我和親友商議貸款買房,多數(shù)人不同意,認為我家條件不具備。我說:“我是公務員,愛人是教師,都吃財政飯,雖工資不高,但旱澇保收、工作穩(wěn)定,還款有保障?!辟J款買樓得交首付,于是把磚房以原價賣了。在附近臨時租了個臨街門市房。
搬家時,我背著窗簾包裹的衣被,跟妻子說:“你看我像不像背井離鄉(xiāng)?”逗得她哈哈大笑。
從此,一家三口人擠在不到2米寬的土炕上,翻身都費勁。加班后想睡個懶覺,早就被過往車輛的噪音吵醒。但有了樓房的希望,這點苦不算什么?!帮L雨中這點痛算什么,擦干淚不要怕,至少我們還有夢?!?/p>
經(jīng)過權衡,決定買一處廂房樓三樓,68.23平方米,每平方米780元,總價5.3萬元。
經(jīng)過跟開發(fā)商討價還價,同意交1萬元首付,其它的貸款。依稀記得是七一左右搬家上樓的。我倆用剩下的5000元,買了雙人床、電視柜、衣服架、鞋柜等。結婚時購的廉價家具、沙發(fā)都送人了,住平房要的斧子、鋸子、酸菜缸等也送人了。這次搬家是最高興的一次,東西也少很多。
月供的日子過得緊巴巴。我當時每月工資550元,第一個月還貸款就530元,生活就靠妻子工資了。第一次繳取暖費還是感受到巨大壓力,還得借錢。盡管如此,一家人還是很高興,再也不用操心取暖和安全等問題了。我跟妻子說:“住樓跟住平房有三個好處。安全、衛(wèi)生、方便,我也再不用當鍋爐工、搬運工、木匠了。
樓房只住了一年,老司機又遇到新問題。孩子上小學,妻子上班遠,身體還不好,取暖費上漲。再次開會研究搬家,決定新房出租,搬回岳母家平房暫住1年,我也成了倒插門。再次回到平房,當然不如之前暖和,在炕上趴著看老式彩電,關閉電視總電源或者換頻道都不愿意出被窩。于是我發(fā)明了“電視遙控器”,找來一個不到2米的細長竹竿,放在炕頭,可以很熟練地開關、調(diào)節(jié)聲音、換臺,還不用挨凍。
在岳母家住了1年,孩子適應了小學生活,妻子的身體也好起來,離單位遠就買了電動自行車。這次重新搬回新樓后,我倆再也不想搬家了,一住好幾年。
2010年,孩子小學畢業(yè),初中離家遠。經(jīng)過折騰,也想改善下居住條件。相中妻子單位附近小區(qū),位置好,但價格已經(jīng)上漲到每平米1700多元,而且是毛坯房。經(jīng)比較,我倆咬牙決定買,下半生就住這兒了。孩子開學在即,但打算新買的樓年底才能交工。所以立即行動,一方面貼廣告賣原來的樓房,一方面找樓房租。房子很快租到了,賣樓卻很漫長,先后賣了好幾個月。又借錢交了5萬首付,再貸款8萬元,等待入住新樓。
2010年,我參加公選,考取了臨近市轄區(qū)鄉(xiāng)鎮(zhèn)政府副職,“材料狗”算發(fā)揮特長了。兩縣市間奔波一段后,決定給孩子轉學,送到市轄區(qū)讀書。
轉學手續(xù)辦完后,孩子在哪兒吃?。课覀儍煽谧右贿B幾天在學校周邊住宅樓區(qū)尋找出租房源,腿都走酸了,最后看中一個破舊小樓,樓道里有發(fā)霉味道,但打開房門,屋里明亮。我倆立即交付定金簽約。
6月初,我再次搬家,從縣城到市上遠距離搬家。搬家公司人員業(yè)務很熟,冰箱背起來就走,抬著那些長短不齊、形狀不規(guī)則的家具在樓道里如履平地,我倆一人在屋里、一人在車前,只需指揮,我覺得花點錢很值。
這次搬家是真的背井離鄉(xiāng)。前一天我告訴母親,把家鄉(xiāng)的土帶點,搬到新家后立即換到花盆,既不忘養(yǎng)我的家鄉(xiāng),又希望從此在這里扎根。搬家那天的午宴,我心情很激動,給親朋朗誦了自己新編版《再別康橋》。“我傻了巴嘰地走了,正如我飚的呼的來,我得瑟得瑟衣袖,不帶走一嘎達云彩。”
2012年3月,房東來電話著急回來,我倆又開始準備搬家,上網(wǎng)發(fā)求租廣告查信息,到住宅小區(qū)找。經(jīng)過一周多,找到一房源,年租金7000元,只是位置有點偏遠,距離孩子學校四個街區(qū)。
正在猶豫時,朋友又介紹學校附近房源。去看后,基本上是新房,94平方米,精裝修,熱水器等一應俱全,但年租金1萬元。雖然我當時月工資漲到2700元了,但壓力還是很大。晚上下班后妻子問:“一下午想好沒有,租哪個?”她接著說了兩條我無法反駁的:“一是孩子上初二,下半年初三,學習累,家離學校近好。學習成績上去了,考上一中,省的就不是3000元了;二是我這些年凈跟你搬家折騰了,看了這么好的房子,雖然咱們暫時買不起,我也想住1年。”我聽完差點眼淚掉下來,跟妻子說:“馬上打電話,明天就交定金。”
雖說我們家現(xiàn)在依舊還在出租房里,但經(jīng)歷十次搬家,讓我有了心愛的妻子、懂事的孩子、工作上的進步。家人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會時常想起,當初一家三口擠過的土炕,買來的煤、瓦亮的酸菜缸、我發(fā)明的手動遙控器……盡管我的搬家還在繼續(xù),但只要有了家,房子還會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