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軒鶴
孩提時,跟著大人進城,在古城小巷里漫步。
有一回,剛好遇到一戶人家娶親。新娘在人們的簇擁下抵達男家,一時鼓樂、鞭炮齊鳴,喜氣洋洋。男家一位少年已走到新娘跟前,揖請新娘,再由男家福命大的女長輩手牽新娘,送嫁娘忙舉起貼有紅雙喜字樣的米篩為新娘遮面,然后在三通喜樂聲中,新娘慢步跨過火爐,踏上瓦片,進入洞房。
長大了才知道,據(jù)說遮米篩和踏瓦片是為辟邪,也有另一種獨到的解釋,稱此舉寓有明亡之后,其孤臣遺老尚望“反清復(fù)明”,教示新婚夫婦“頭不戴清朝天,腳不踏清朝地”。至于跨火爐,人們認為可以利用火神的威靈,將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氣燒盡。
參加那次婚禮,最讓我感動的是平生頭回喝了一大杯好茶。父親一邊喝著,一邊說:“清泉水泡好茶,真醇……”
小時候,自來水是遙遠的概念,全家人吃水靠的是鎮(zhèn)里的那口老井,挑水的人多,父親便一早一晚趁人少的時候去。
冬至一大早,父親上集買點肉回來,將切好的肉和蘿卜放進瓦罐里,放在小火爐上慢慢地熬,熬出的肉和蘿卜香氣迷漫著整個屋里。當(dāng)我裹著寒凜凜的海風(fēng)走進屋時,母親連忙給我搓搓已被凍僵的小手和紅彤彤的小臉,心疼地說:“把你凍壞了,快到火爐邊上去烤烤!”說著,拉著我來到小火爐旁。我身上開始暖和起來。接著,母親又盛一碗蘿卜湯給我喝。
至于我童年時的夏天,總離不開竹床。那時在老屋,為了排遣長長的夏夜,屋前屋后幾家人,夜里都把竹床擺在我家門口。當(dāng)月亮高掛天穹或星星擠窄了天空的時候,大人們就都到齊了,暑夜龍門陣就開講了。聽著聽著,我就睡著了,大人們表情豐富的說話,朦朦朧朧流入耳膜,是世界上最有效的催眠曲。到了少年,則坐在竹床上看連環(huán)畫,或者和一幫同齡人在竹床上下軍棋。那些年的夏天,我都在竹床上享受著媽媽的蒲扇。蒲扇,圓圓的,長得很憨厚。媽媽坐在竹床上,我躺在旁邊,媽媽一邊講故事,一邊對著我搖著她的蒲扇,為我趕蚊子和驅(qū)散暑熱。
當(dāng)時還有一個醬缸,是在房子外面的,就在窗前,一出門就能看見,隨之也能聞到絲絲縷縷幽遠醇厚的醬菜香。我家小菜園子里種著菜,母親便做醬菜。她常常坐在醬缸前不停地搗,醬菜的成色驗證了女主人的持家水準(zhǔn),也展示了一個幸福之家餐桌上的殷實。母親是極聰明能干的主婦,特別是一缸好醬菜贏得鄰居們的贊譽,常常有人拿著碗來要。母親這時高興得眼睛都亮了,給客人盛上滿滿一碗,送客人走時還連說:“吃完了,再過來拿啊?!?/p>
如今,我依然懷念那些醬菜缸浸染著歲月。
責(zé)任編輯:子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