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仙旭
【摘 要】時政新聞比較嚴謹和規(guī)范,所以相關的新聞攝像風格也要和其相符合。時政新聞大致分為三個類型,有會議新聞、考察新聞和會見新聞。每種類型的新聞在內容以及其他方面有所差異,所以攝像重點也要有所不同。本文主要針對電視臺電視時政新聞攝像的要點和技巧進行分析。
【關鍵詞】電視臺 時政新聞 攝像 要點 技巧
相比其他類型的新聞,時政新聞嚴肅性比較高,故事性比較少,再加上新聞內容和百姓生活不直接相貼切,所以受眾相對少些。要改變這種局面,就要從多方面入手,攝像就是其中一方面,拍攝的畫面是否清晰、是否貼合主題、是否符合觀眾心理,都關系著時政新聞整體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時,觀眾的心理感受和視覺感受是否良好。新聞攝像也要突出重點,為百姓觀看時政新聞做輔助,所以攝像師需要掌握攝像技巧和要點。
一、時政新聞攝像的要點
明晰時政新聞規(guī)范。時政新聞涉及到的內容都是國家大事或有關百姓生活的政策大事,所以這種新聞在一開始就會被渲染上政治性色彩,新聞的氣氛更莊嚴、肅穆,并且這種新聞不允許出現(xiàn)一絲一毫的錯誤,所以不僅主持人態(tài)度要嚴謹,攝像更是要規(guī)范。
規(guī)范攝像指的是拍攝鏡頭要按照約定俗成的某種規(guī)定進行,使鏡頭明晰而合理,約定俗成或明文規(guī)定的內容有領導排序和座位順序等。例如,對會議新聞類型拍攝時,要注意鏡頭滑過領導位置時,一定要按照職位依次往下的順序給予鏡頭。在主要領導講話時,鏡頭要切近,焦點在發(fā)表講話的領導身上,即給其特寫,使其成為關鍵鏡頭。另外,主席臺的正面全景也要包含鏡頭里面,以便呈現(xiàn)給觀眾完整的畫面感。
預先了解報道現(xiàn)場情況。有些時政新聞是直接以直播的形式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的,此時攝影師責任重大,要掌控全場,將主要以及重要的畫面全部攝入到鏡頭中,傳遞給電視機前的觀眾。攝影師如果此時發(fā)生偏差,失去對全場的控制,時政新聞的質量就會下降。所以攝像師還要在新聞事件發(fā)生之前就做好前期準備工作,不同類型的時政新聞,做好不同的準備。比如會見新聞,攝像師要提前知道會見場所的具體位置,以便踩點,要對會見的雙方人員的情況有所了解,以便在會見過程中找到拍攝的切入點,還要了解會見場所中采光比較好的地方,以使畫面清晰。對于會議新聞,出席的領導有很多,所以攝像師要提前知道出席人員名單以及在現(xiàn)場的座次表,以便新聞在直播時,直接找準領導的位置,使其在發(fā)表講話時,做到同期聲,觀眾可以直接收聽并觀看到領導的講話,有一種直接面對領導的感覺,從而達到吸引觀眾的效果。為了保證攝像師能抓住會議關鍵內容,達到時政新聞拍攝效果,攝像師還要提前對會議內容做出相關了解,以便在會議切入重點時,能及時抓住拍攝機會。
注重無剪輯拍攝能力的增強。直播已經成為新媒體時期時政新聞播報的重要形式,這可以使觀眾在新聞出現(xiàn)的第一時間就能接收到,使時政新聞時效性更強,新聞價值更大,但現(xiàn)場直播最大的特點就是直接反映現(xiàn)場內容,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的視頻或聲音都是沒有經過任何編輯的,所以直播內容很考驗新聞質量,還考驗著攝像師的無剪輯拍攝能力。如果攝像師不能抓住現(xiàn)場關鍵鏡頭,未經剪輯的畫面雖然具有時效性,但卻缺少實效。
除了直播內容,還有一些突發(fā)性新聞,要求攝像師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現(xiàn)場事件主題,給關鍵人物或關鍵事件主要鏡頭,并要找到輔助鏡頭來增添細節(jié),使主題更加突出。對于其他普通新聞也是這樣,攝像師也要在不斷學習與實踐中,提高自己拍攝的技巧,力爭不借助某些工具就能找到最佳光線存在位置,以及最佳拍攝地點,進而使拍攝鏡頭更加清晰,更加有質量。另外,將剪輯的時間省略,直接播放,更有助于體現(xiàn)新聞的時效性,所以提高攝像師的新聞無剪輯能力尤為必要。
重視鏡頭內容上的完整性。鏡頭中要呈現(xiàn)出完整的新聞事件,才不會給觀眾有始無終、虎頭蛇尾的感覺,所以攝像師一定要注重鏡頭內容上的完整性。不僅是畫面內容要連貫,還要使其和播報內容相符合。攝像師要控制鏡頭在拍攝對象上用的時間,尤其是在關鍵內容方面,如此觀眾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看清畫面內容,并對其有深刻的印象。
二、電視時政新聞攝像的技巧
拍攝時占據有利位置。在拍攝時占據有利位置,有助于使時政新聞事件發(fā)生的現(xiàn)場全部都在攝像師掌控之中,進而在某些鏡頭的調動或調整上,做到及時準確,使關鍵內容永遠處于鏡頭之中,還有助于觀眾更好地了解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對于時政新聞中的考察新聞,攝像師手中的鏡頭不僅要捕捉到考察內容或對象,還要重點捕捉主要領導的表現(xiàn),在一些感人或有震撼力的場景中,攝像師可以給主要領導一個特寫,同時要注意背景。如果是會議新聞,在拍攝全程中,除了要拍攝領導講話畫面,還要給觀眾一個鏡頭,使領導和觀眾之間能通過鏡頭表現(xiàn)互動。領導在講話時,要有主鏡頭對領導進行動態(tài)拍攝,并在播放時,呈現(xiàn)同期聲形式。由此可見,時政新聞攝像拍攝要占據有利位置十分重要,需要注意的方面很多,攝像師一定要認真對待,在開拍前,就將攝像機在最佳位置擺放固定好,以便使鏡頭更加穩(wěn)定,不會出現(xiàn)畫面晃動的現(xiàn)象,使時政新聞通過鏡頭呈現(xiàn)在觀眾面前時,能在保證新聞質量的前提下,增加新聞看點。
利用細節(jié)增添新聞的感染力。細節(jié)往往是襯托新聞主題的最佳手段,細節(jié)出現(xiàn)的時間很短,出現(xiàn)的機會少,攝像師要善于用鏡頭發(fā)現(xiàn)并捕捉到小細節(jié),以增添新聞的感染力。在三種類型的時政新聞中,小細節(jié)有很多,比如在會議新聞中,細節(jié)就在領導講話時的行為舉止以及神態(tài)上;在會見新聞中,細節(jié)表現(xiàn)在會晤雙方表示禮貌的相互握手上;在考察新聞中,細節(jié)就表現(xiàn)在面對感人場景時領導的神態(tài)上,這些攝像師都要特別重視,給予特寫鏡頭,從而使新聞主題更加生動豐滿,吸引和感染廣大觀眾。
結語
時政新聞攝像的要點和技巧有很多,攝像師在工作中需要更多地掌握和不斷地提高,這樣才會在各種類型的時政新聞事件現(xiàn)場做到游刃有余,及時無誤地將現(xiàn)場實況傳播給觀眾,從而真正體現(xiàn)出時政新聞的價值。
(作者單位:遼寧廣播電視臺)
【參考文獻】
[1]郭偉.關于時政類新聞攝像的要點和技巧[J].新媒體研究,2016,2(05):123+126;[2]米永平.地方電視臺電視時政新聞攝像的要點和技巧[J].西部廣播電視,2015,(15):172;[3]閻旭星.關于時政類新聞攝像的要點和技巧[J].新聞傳播,2014,(12):27;[4]張玉東.如何拍好時政會議類新聞[J].中國傳媒科技,2013(12):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