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鑫
【摘要】本文以中國統(tǒng)計年鑒數據為基礎,以1995年為基期,對GDP、固定資產投資等數據做處理,并在此基礎上運用計量模型分析技術進步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關鍵詞】技術進步 經濟增長 貢獻率
一、模型假設
根據改進型的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有:y=AertKaLb其中Y為國內生產總值,K為資本存量,L為勞動投入,r為全要素生產的技術進步率。兩邊同時取對數可得:
Log(y)=log(A)+alog(K)+blog(L)+rt,令Y=log(y),y=gdp
二、數據處理
本文均來自于中國統(tǒng)計年鑒,并以1995年為基期對名義GDP及固定資產投資運用GDP指數及固定資產價格指數進行調整。
三、模型估計
LS估計的估計結果如表1:
盡管模型總體的R2值顯著,但從表1可以看出模型變量估計的各個結果不盡人意,其P值均較大,故考慮加約束條件,做等式變換。
(一)Wald檢驗
以a+b=1為約束條件對模型進行懷特檢驗,結果顯示hi-square的P值0.65大于0.05,故不能拒絕原假設,因此有約束條件a+b=1成立,變式為b=1-a,這樣做在理論上可以消除可能存在的異方差,對上述模型改造得:
log(Y/L)=log(A)+rt+alog(K/L) (1)
(二)調整后的ls模型估計
對(1)式進行最小二乘估計,結果的P值均小于1%,達到理想狀況。此外模型整體的F值、R2均達到理想要求,d.w.值明顯偏低,但D.W.并不適用于時間序列,故只能判斷可能存在自相關性。
估計的方程為:log(y/l)=0.68+0.07t+0.69log(k/l)
四、技術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
貢獻率=r/gdp平均增長率=0.077/0.1073=0.717說明技術進步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1.7%,其中GDP平均增長率: 1995~ 2013每年的增長率加上1變?yōu)樵鲩L指數,將其連乘后開18次方減1后得到。
五、附錄
數據來源:中國統(tǒng)計局。
數據處理:對名義GDP及固定資產投資進行調整。
參考文獻
[1]朱善利.微觀經濟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4.
[2]石賢光,基于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河南省經濟增長影響要素分析[J].科技和產業(yè),2011(4):76-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