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維維
在21世紀,現代漆畫作為一門獨立畫種,以悠遠而精微的漆文化實踐和經驗積累為依托,立足于純藝術性實踐直面漆畫創(chuàng)作中提出新的問題,建設起一種具有獨特魅力的現代漆畫藝術?;仡欀袊F代漆畫的發(fā)展,我們不難看出在短短的幾十年里,漆畫的振興與發(fā)展是十分迅猛的,取得的成功也是十分可人的。但我們不能否認漆畫的創(chuàng)作中所存在的問題也是非常明顯的。我們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漆畫創(chuàng)作現存的問題及其發(fā)展方向。
一、漆畫的工藝性與繪畫性的問題
中國漆藝的悠久歷史深刻影響了現代漆畫的發(fā)展,從而直接影響到漆畫的藝術形式和審美標準?,F代漆畫發(fā)展的幾十年的歷程中,從沈福文到喬十光,一代又一代的漆畫家都是從傳統(tǒng)的漆工藝的土壤里汲取養(yǎng)分。因此,也就奠定了漆畫的“工藝性”與“繪畫性”的兩重標準。喬十光先生曾說過:“漆畫是‘畫不易,畫是‘漆畫也難?!敝傅木褪瞧岙嫷摹肮に囆浴迸c“繪畫性”兩方面。漆畫發(fā)展到今天,漆畫的漆性與繪畫性的依舊是我們所討論的重點問題。傳統(tǒng)漆工藝文化,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高度精湛的技藝,形成漆畫的獨特表現形式,同時給漆畫家形成文化上的心理慣性,導致漆畫在創(chuàng)作觀念上的錯位,漆畫家的創(chuàng)作思維始終不曾離開“漆藝話語”、“工藝思維”。我們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將工藝的表現性作為漆畫作品好壞的評判標準。同時,漆材料的特殊性要求其擁有一套復雜的制作工藝,如何去看待與運用漆工藝?如何將漆工藝與繪畫性相結合成立我們要思考和要解決的問題。反觀如今的漆畫創(chuàng)作隊伍,大部分可分為兩派人:一是以漆藝為切入點的漆藝工作者,他們對于漆性十分了解、對于漆工藝十分嫻熟,但相比與工藝他們的繪畫性可能沒有很高的高度,他們的漆畫作品強調工藝而顯得繪畫性不足。而另一部分的漆畫家則是依托于藝術院校出身,其繪畫性的審美標準要強于漆工藝的表現能力,在繪畫上多借鑒與油畫、國畫、版畫或其他畫種,相比而言漆味不足。漆性與繪畫性“長短腿”的問題一直存在于當今的漆畫界,如何做到漆性與繪畫性的統(tǒng)一、漆趣與畫味兼得,更應該是我們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二、漆的材料美與漆語言表達
漆畫的語言是獨特的,漆作為一直包容性極強的材料同樣有他的局限性,我們應該看到漆的局限性正是漆的獨特性的表達。我們講漆畫的不可控因素太多“三分畫七分磨”,漆畫在其制作過程中是先做加法后做減法的,通過預埋機理而后推光磨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漆的變化與不可預知的效果變化,成為了漆畫家所困擾的思考的問題,但同時又是漆畫的魅力所在。
作為一門獨立的繪畫門類,相較于國畫、油畫的發(fā)展歷程,各自上千年,已然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與藝術表現手法,漆畫的發(fā)展歷程短、參與創(chuàng)作的人數少、藝術理論與思想相對不足等問題一直存在。因而,漆畫在發(fā)展過程中也不短的去借鑒與其他的繪畫藝術。漆畫有很強的包容性,通過漆可以表現出國畫、油畫、版畫甚至是水彩的表現效果。在初期的漆畫發(fā)展過程中,許多漆畫家去探求漆的可能性,想通過漆畫與其他的畫種進行比較,似乎在證明油畫能夠做到的表現效果,漆畫也同意能夠做到??墒牵@種“競爭”在很大的程度上拋棄了漆畫的優(yōu)勢,使漆語言并沒得到很好的表達抒發(fā)。同時,一些漆畫作品有著較明顯的對其它繪畫表現形式的直接摹仿痕跡或盲目追隨現象,誠如我們在漆畫大展上看到的許多作品,以具有“年畫味”、“國畫味”、“油畫味”、“版畫味”等多樣化的表現形式,這也說明了現代漆畫語言的建構尚不成熟與完善。作為創(chuàng)作初期認知過程或作為作品的先導和過渡而進入漆畫語境中的直接摹仿或盲目追隨是沒有實質性意義的,因為它的思維方式依附于拿來的思維模式之中,在“摹仿”的過程中把自己給置換了,最終可能導致漆畫主體價值的喪失。
因為現代漆畫正處于一個舊有“漆藝話語”被解體,新的語言規(guī)范又尚未完成建構與完善階段,任何一種藝術,其語言與樣式都有可能被借鑒作為漆畫表現語言,這也是藝術發(fā)展的必然。通過看異彩紛呈多樣化的繪畫藝術,為現代漆畫提供了豐富的可資借鑒的資源。從另一方面講,也正是說明當下的漆畫有著更小的限制因素,“什么是漆畫,什么又不是漆畫?”這個問題,相較于油畫、國畫給人的根深蒂固的印象,漆畫有更自由的探索的可能。
其實,現代漆畫匱乏的不是這類異彩紛呈多樣化的繪畫藝術樣式,而是其自身主體觀念價值與文化意義;匱乏的是對漆畫語言縱深的探討。因而現代漆畫從主體觀念到語言形式的純粹性都亟待提高,需要漆畫家在深層面上進行理性思考,探討如何運用媒材的特殊性,表達現代漆畫思維活動特征,在藝術語言上,關注其內在深層的文化特性,顯示現代漆畫主體文化意義。
總而言之,漆畫的發(fā)展歷程艱辛而短暫,但所取得的成果是喜人的,所存在的問題也是在漆畫的發(fā)展階段所難以避免的,這對于新一代的漆畫家有著更高的要求。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現代漆畫的產生與發(fā)展可以說是同新中國同步的,漆作為一種古老的涂料,在新的世紀重現生機,有其必然的歷史趨勢,也符合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藝術文化的需要。幾十年的發(fā)展演進,經歷了幾代人的不斷努力,漆畫的土地上也充滿了生機,但是我們不能夠急功近利,正如大漆這一種溫潤的材料一樣,中國現代漆畫也需要時間慢慢地滋潤,從而在藝術的殿堂上也會漸漸地“開”出光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