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民
摘要:“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边@8個字,凝結了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意義的深刻認知,體現(xiàn)了國家對文物保護工作的高度重視。習總書記在各地考察、出國訪問時,對文物保護工作作出了許多重要指示,提出了許多具體要求,其中有三句話,被文物工作者稱為三句箴言?,F(xiàn)結合文物考古勘探工作實際,談一談自己對這三句箴言的認識和理解。
關鍵詞:保護;文物;歷史
一、“保護文物也是政績”
2014年2月,在北京市考察城市建設時,國家強調:“保護文物也是政績?!苯陙?,我們三門峽市的文物保護事業(yè)取得很大發(fā)展,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但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們三門峽又是全國文物大市,且處在城鎮(zhèn)化快速發(fā)展的歷史進程中,文物保護工作依然任重道遠。
“歷史文化是城市的靈魂,要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城市歷史文化遺產?!边@是國家對城市建設工作語重心長的叮嚀。毫無疑問,一個城市道路寬不寬、大樓高不高、綠化美不美固然很重要,然而,城市最核心的競爭力往往不在這些硬件,恰恰是那些無形的東西——歷史文化。近年來,我們探掘保護的三門峽市上村嶺虢國墓地、虢都上陽城遺址、陜州區(qū)崤函古道、靈寶市北陽平遺址等重大發(fā)現(xiàn),都為三門峽這座城市增添了無與倫比的文化砝碼,到三門峽走崤函古道、看“威武的地下軍陣”、賞“中華第一劍”(楊成武將軍題詞),已經成為國內外游客旅游觀光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由此看來,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統(tǒng)籌好文物保護與經濟社會協(xié)調發(fā)展,全面貫徹“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工作方針,切實加大文物保護力度,推進文物合理適度利用,使文物保護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眾,不僅是我們文物工作者的工作職責和使命,同時也是各級政府、社會各界共同的歷史責任。
二、“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
對歷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是國家重要指示中所著重強調的。2015年2月15日,國家領導到陜西省西安市調研時指出,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要把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同時加強研究和利用,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在傳承祖先的成就和光榮、增強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時,謹記歷史的挫折和教訓,以少走彎路、更好前進。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提到“讓文物說話”。2014年2月25日,國家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也曾說:“搞歷史博物展覽,為的是見證歷史、以史鑒今、啟迪后人。要在展覽的同時高度重視修史修志,讓文物說話、把歷史智慧告訴人們,激發(fā)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堅定全體人民振興中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信心和決心。”
沒有中華文化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復興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沒有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沒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極大豐富,沒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斷增強,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樣,作為一座城市,沒有文化作為內核,就是一座沒有靈魂的軀殼,一座鋼筋水泥的堆積。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走進我們三門峽虢國博物館,可以想見當年的這塊土地是何等的繁盛與喧囂,同時,假虞滅虢、唇亡齒寒的千古遺訓也在時時警醒著古往今來的人們;踏上崤函古道,我們仿佛聽到了“一帶一路”這一重大戰(zhàn)略的歷史召喚,仿佛看到了中華民族“兩個一百年”的復興夢圓;走近靈寶黃帝陵,我們深深感到一個炎黃子孫的榮光與責任?!白寶v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多么的振聾發(fā)聵、語重心長,一語言中了文物保護的重要意義。作為文物考古勘探工作者,我們的任務就是探尋地下遺跡,探明更多文物,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如果任由歷史湮滅、文物暗啞,那就是對歷史文化的犯罪。
三、“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
國家把保護文物和繼承發(fā)展傳統(tǒng)文化聯(lián)系在一起。2014年10月15日,國家領導人在北京主持召開文藝工作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傳承中華文化,絕不是簡單復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證取舍、推陳出新,摒棄消極因素,繼承積極思想,“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實現(xiàn)中華文化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文物保護工作是提高文化軟實力的一部分,也是增強城市魅力、夯實發(fā)展實力的重要手段。2013年12月30日,國家領導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提出,要系統(tǒng)梳理傳統(tǒng)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對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機制,創(chuàng)新人文交流方式,綜合運用大眾傳播、群體傳播、人際傳播等多種方式展示中華文化魅力。
每一種文明都延續(xù)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于創(chuàng)新。近年來,我們三門峽市各級文物勘探部門牢牢把握傳承與創(chuàng)新這兩大法寶,對歷史文物心存敬畏,恪守職責,敢于擔當;同時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則大膽創(chuàng)新,積極作為,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在城市建設與經濟發(fā)展中勇當探路者,絕不因文物勘探原因影響全市建設項目發(fā)展大局,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上級文化部門的高度贊賞和肯定。
“保護文物也是政績”、“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這三句箴言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聯(lián)系,既有對政績觀的正確解讀,也有對文物保護工作重要意義及方法的具體指導,既是對各級黨委政府的明確要求,也是對文物保護部門的耳提面命。我們廣大勘探工作者一定要按照總書記的要求,進一步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文物保護,創(chuàng)造優(yōu)良環(huán)境,讓歷史說話,讓文物說話,“以古人之規(guī)矩,開自己之生面”,不辱使命,守土盡責,嚴格落實資質許可制度、嚴格落實管理權限、嚴格執(zhí)紀問責機制、加大聯(lián)合巡查執(zhí)法力度,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素質能力和依法管理水平,為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河南省三門峽市文物鉆探管理辦公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