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帥帥
【中圖分類號】G710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0-0053-02
《詩經(jīng)》產(chǎn)生于“周公制禮作樂”之后,其宴飲詩種類齊全,藝術(shù)表現(xiàn)形式各異,靈活多變。本節(jié)將以《詩經(jīng)》宴飲詩藝術(shù)表現(xiàn)方式作為切入點展開分析研究。
一、開篇“起興”
《詩經(jīng)》中的宴飲詩往往以“興”開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詞”,并以起興句的特殊含義起到托物言志的作用,與整首詩歌的主旨相合,起到奠定詩歌情感基調(diào)的作用。依據(jù)《詩經(jīng)》宴飲詩“起興”方式的不同,可以細分為三種情況:
一是“起興”旨在渲染君臣間和諧融洽的關(guān)系,突出君王的仁政愛民,尊禮重教,奠定全詩歡快的基調(diào)。如《小雅·鹿鳴》開篇以“呦呦鹿鳴,食野之萍”起興,《毛傳》曰:“鹿得草,呦呦然鳴而相呼,懇誠發(fā)乎中,以興嘉樂賓客,當(dāng)有懇誠相招呼,以成禮也”,鹿在先秦時期多為吉祥仁獸,在這里興君,象征著君王的仁德賢明;鹿得草,“呦呦之鳴”,展現(xiàn)出君主的懇誠殷切,君臣相合,為宴會的開展奠定了歡快祥和的氣氛。又如《小雅·南有嘉魚》共分四節(jié),每節(jié)分別以“南有嘉魚,烝然罩罩”、“南有嘉魚,烝然汕汕”、“南有樛木,甘瓠累之”和“翩翩者鵻,烝然來思”起興,嘉魚進入罩中,撩入汕中,甜葫蘆瓜藤纏繞著曲木,鴿子翩翩起舞從遠方歸來,皆于后面的君臣主賓相聚,以燕禮待賢賓相映襯,寫盡了賢賓返歸明君,酣暢宴飲的詩情畫意。再如《小雅·魚藻》:“魚在在藻,有頒其首”,何楷云:“魚在在藻,王在鎬京,兩句炤映甚明,魚興王,藻興鎬”,胡承珙云:“按此詩《傳》、《箋》以在藻依蒲為魚之得所,興武王之時民亦得所”,民有了歸所,君民關(guān)系和諧,才為周王在鎬舉行宴飲之樂提供了可能性?!对娊?jīng)》宴飲詩中的這類起興方式多用于政治性的詩篇當(dāng)中,用諸如鹿鳴、嘉魚、雀鳥等意象起興入詩,點名君臣、主賓之間的融洽關(guān)系,將宴會過程中的歡快氣氛淋漓盡致的展現(xiàn)出來,起到了美化君臣關(guān)系,鞏固政權(quán)統(tǒng)治的社會作用。
二是以從事艱難的工作開篇起興,引出先祖先王創(chuàng)業(yè)的不易。以“高山密林”起興象征先祖功業(yè)的卓著,引起祭祀者對祖先的膜拜與崇敬,進而用收獲后的谷物制成最豐盛的佳肴和美酒,祭饗神祖,以求神靈庇佑,降臨賜福。《小雅·楚茨》開篇以“楚楚者茨,言抽其棘”起興,手拿鋤頭除滅滿地的荊棘,象征著祖先開創(chuàng)事業(yè)的艱難與不易,進而產(chǎn)生對祖先的崇敬,于是便開始“以為酒食,以享以祀”,整個祭饗祖先的活動便開展起來?!缎⊙拧ば拍仙健罚骸靶疟四仙?,維禹甸之”,先言先祖大禹跋涉綿延不斷的終南山,勤勞治理舊封疆,道明祖先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興起曾孫“祭以清酒,從以骍牡,享于祖考”,用豐盛的祭品祭饗先祖,報答祖先為曾孫創(chuàng)下的江山宏業(yè)?!缎⊙拧ず德础芬浴罢氨撕德矗粭鼭鷿逼鹋d,榛楛密密叢生于旱山山麓,用大山的偉岸雄渾、榛楛的茂密叢生象征先祖建宗廟、興社稷、開創(chuàng)功業(yè)的卓著,引起“清酒既載,骍牡既備,以享以祀”,從而為整首詩歌奠定了莊嚴、肅穆的氛圍。這類起興方式多用于《詩經(jīng)》祭祀類宴飲詩中,開篇的起興與后面的祭饗活動在情感基調(diào)上保持一致,多為“抽荊”、“伐木”、“高山”等意象,營造出一種嚴肅的氣氛,使參與祭饗的祭祀者萌生崇敬的心情,虔誠的供奉酒食,膜拜祖先。
三是以世俗生活情景起興,將宴飲詩所蘊含的哲理與現(xiàn)實生活相聯(lián)系,敘寫主賓心情、意愿及其對人生的理解。《小雅·常棣》開篇以“常棣之華,鄂不樺樺”起興,用常棣繁華盛開時期的茂盛來渲染眾多兄弟歡聚一堂開懷暢飲的喜悅心情?!囤L(fēng)·泉水》“皆彼泉水,亦流于淇”,馬瑞辰《通釋》:“詩意以泉水之得流于淇,興己之欲歸于衛(wèi)”,想起了“出宿于泲,飲餞于禰”、“出宿于干,飲餞于言”,通過記錄婚嫁時飲酒的地點,表明自己渴望回歸故土的意愿。《小雅·湛露》“湛湛露斯,匪陽不晞”,“湛湛”釋為露水凝重的狀態(tài),“晞”義為干,以湛露之匪陽不晞興起后面所詠的“厭厭夜飲,不醉無歸”之詞,勾勒出一副周王和諸侯之間輕松開夜宴的生動畫面,透過自由暢飲的表面?zhèn)鬟_出一種超然出世的人生理解。
二、“賦筆”行文
“賦”在詩歌創(chuàng)作中,與“比、興”相對,是一種以鋪陳直敘為主要特點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方式?!对娊?jīng)》宴飲詩主體部分多采用“賦”的表現(xiàn)方式,通過直陳主賓之間尊禮而行的宴飲活動,展示出一幅幅“溫溫其恭”的和諧畫面,并一一描述與宴飲相關(guān)的禮樂制度和規(guī)范要求,有助于我們再現(xiàn)先秦中原地區(qū)的宴飲禮制。根據(jù)所敘宴飲活動的不同及詩歌主旨的相異,其鋪陳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是通過鋪陳宴飲活動的場景展現(xiàn)自由歡快的氣氛;如《豳風(fēng)·七月》“九月肅霜,十月滌場。朋酒斯饗,曰殺羔羊。躋彼公堂,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記錄農(nóng)事活動完畢人們舉辦宴飲聚會,將人們豐收后的喜悅之情滲透入宴會行進過程中的碰盞暢飲,展示出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鋪陳宴飲過程行禮的詳細過程,揭示出禮樂制度在周人宴飲聚會中的重要作用;《小雅·賓之初筵》“賓之初筵,溫聞其恭,其未醉止,威儀反反。曰既醉止,威儀幡幡,舍其坐遷,屢舞仙仙。其未醉止,威儀抑抑,曰醉既止,威儀怭怭。是曰既醉,不知其秩”,入席前,態(tài)度文雅而恭敬,酒過一巡人未醉時,這位客人還可以儀表莊重而自矜,謹慎優(yōu)雅,可酒過三巡后醉態(tài)畢露,舉止失措,離座亂走動,揚言“這是喝醉酒,不受規(guī)矩不要緊”,該詩通過鋪陳宴會中這位客人未醉與醉酒前后天壤之別的舉止,諷刺當(dāng)前統(tǒng)治者飲酒無度與失禮敗德,強調(diào)了禮儀無論未醉還是醉酒都要遵循的道理。
綜上,可以看出《詩經(jīng)》宴飲詩有其獨特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首先選取具體的事物或情景開篇起興,興起對宴飲活動情景的描敘,并利用該事物或特定情景的深層次寓意,提煉宴飲詩的主旨,奠定詩歌整體的情感基調(diào)。詩歌主體部分則多采用“賦筆”手法,全面記錄宴飲活動的禮儀規(guī)范和程式,引導(dǎo)人們遵禮重儀,促成世間的和諧穩(wěn)定,起到規(guī)范人們行為,加強等級觀念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87年版,第789頁.
[2]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