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國梅
(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荊州 434020)
個性化護理措施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及預后的影響
章國梅
(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 對個性化護理措施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及預后的影響進行分析。方法 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164例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患兒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研究組使用個性化護理措施,比較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癥狀改善與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家屬護理滿意度。結果 在護理后,研究組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癥狀改善與住院時間上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家屬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 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應用個性化護理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療效,改善預后,能夠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個性化護理措施;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預后
在小兒呼吸系統(tǒng)類型的疾病中,小兒支氣管肺炎發(fā)生率較高[1]。在治療中,由于身體上的不適等原因患兒依從性不高,影響治療與預后效果。使用新型的護理干預措施具有必要性[2]。本文將164例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作為研究對象對個性化護理措施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及預后的影響進行分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小兒支氣管肺炎患兒164例作為研究對象,平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對照組男:女=40:42,平均年齡(3.82±1.23)歲,病程7~17天;觀察組男:女=41:41,平均年齡(4.01±1.04)歲,病程為8~19天。通過對兩組患兒進行臨床資料上的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標準
全部患兒臨床體征、胸部X線片、實驗室檢測與《兒科學》中相關診斷標準相符;存在咳嗽、高熱,肺部濕啰音等癥狀。
1.3 方法
對照組患兒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包括:將疾病有關知識講解給患兒家屬,維持呼吸道順暢,霧化吸入方式等。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使用個性化護理措施:對患兒體征進行密切觀察。對體溫進行定時測量,在溫度過高時使用物理降溫方式。對心率進行觀察,如果發(fā)生心衰開通靜脈、強心;維持患兒呼吸道順暢。保持患兒合適體位,護理人員將有效的排痰方式告知患兒家屬,防止氣道被阻塞;病房環(huán)境的清潔。將患兒使用的物品嚴格消毒,床上用品定期更換,加強病房通風,使用紫外線消毒;加強對患兒心理護理的重視。護理人員使用親切的語言與患兒溝通,將語速適當放慢,在病房中張貼兒童感興趣的畫報等。另外,在休息時間播放一些比較舒緩的兒歌,減少患兒不良情緒的產(chǎn)生;加強與家屬的溝通。通過與家屬溝通加深對患兒病情的了解,做好健康知識教育功能,將護理與治療中注意事項告知家屬;飲食干預。護理人員要根據(jù)患兒的病情與不同的治療時期指導家屬進行飲食的調(diào)節(jié),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加快康復速度。
1.4 研究指標
肺功能指標,包括FVC(肺活量)、FEV1(第1 s用力呼出的體積)、PEF(最高呼氣流速);癥狀改善(肺部啰音、發(fā)熱、咳嗽)與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家屬護理滿意度。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5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數(shù)(%)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肺功能指標
在護理后,研究組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s)
表1 比較兩組患兒肺功能指標(±s)
組別 n FVC/L FEV1/L PEF/(L/s)對照組 82 2.38±0.45 2.14±0.45 4.12±0.59研究組 82 3.45±0.62 3.13±0.58 5.64±0.78 t 12.648 12.212 14.074 P 0.000 0.000 0.000
2.2 癥狀改善與住院時間
研究組在癥狀改善與住院時間上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兒癥狀改善與住院時間(±s,d)
表2 比較兩組患兒癥狀改善與住院時間(±s,d)
組別 n 肺部啰音改善時間 發(fā)熱改善時間 咳嗽改善時間 住院時間對照組 82 8.42±2.12 5.82±1.42 7.42±1.78 19.85±1.52研究組 82 6.78±1.60 4.83±1.24 5.48±1.37 15.28±1.36 t 5.591 4.755 7.821 20.290 P 0.000 0.000 0.000 0.000
2.3 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研究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比較兩組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n(%)]
2.4 家屬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家屬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比較兩組患兒家屬護理滿意度[n(%)]
嬰幼兒的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夠完善,體質(zhì)較差,由于天氣變化頻繁等原因發(fā)生肺炎的概率很高,并且具有一定致死率。小兒肺炎的發(fā)病原因為肺部被細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出現(xiàn)炎癥,在臨床上多見支氣管肺炎,主要的臨床癥狀為咳嗽、高熱、呼吸困難、肺部聽見啰音等。由于發(fā)病原因的不同,小兒肺炎分為細菌性、病毒性、支原體三種[3]。有關資料顯示,在我國現(xiàn)階段住院患兒中,肺炎患兒占據(jù)其中35%。及時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十分重要[4]。但是,在傳統(tǒng)的臨床護理中,主要采取保持患兒呼吸道的順暢、監(jiān)測體溫與臨床表現(xiàn)等措施?;純河捎谛闹遣怀墒欤由仙眢w上的不適感,經(jīng)常出現(xiàn)焦躁、哭鬧不止、抗拒治療等情況,臨床治療與護理不能順利完成,影響治療效果。另外,由于患兒處于陌生的環(huán)境,面臨陌生的人,會增加心理壓力。個性化護理方式能夠?qū)純禾攸c進行考慮,使用合適的方式轉(zhuǎn)移患兒對治療的關注,提升依從性?,F(xiàn)階段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最常用措施為霧化吸入,藥物能夠直達全肺,效果較好[5]。但是由于患兒年齡小,在藥物吸入過程中,經(jīng)??人?,抗拒治療,使用適用的霧化吸入器能緩解患兒在治療中產(chǎn)生的不適。在本次研究中,對對照組與觀察組患兒分別使用常規(guī)護理方式與個性化護理措施。在護理后,研究組肺功能指標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癥狀改善與住院時間上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患兒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家屬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綜合以上內(nèi)容,在小兒支氣管肺炎治療中應用個性化護理措施,能夠取得良好的療效,并且改善預后,值得推廣使用。
[1] 陳 涓.個性化護理措施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及預后的影響分析[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7,21(4):149-151+161.
[2] 張新梅,王永軍,石永生.小兒肺炎支原體感染患兒個性化護理臨床效果觀察[J]. 內(nèi)科,2015,10(4):579-581.
[3] 譚曉輝.個性化護理干預對小兒肺炎支原體患者治療效果及預后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0):141-143+147.
[4] 余微微.優(yōu)質(zhì)護理模式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療效及肺功能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10):1375-1377.
[5] 戴 靜.個性化護理對支氣管肺炎患兒生存質(zhì)量的影響研究[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23):203-204.
本文編輯:劉欣悅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31.1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