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 華莉莉
課題研究
初中團隊一體化的實踐研究與體系重構
□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學院 華莉莉
共青團和少先隊組織是學校育人系統的有機組成部分。在群團改革背景下,初中階段尤其需要著力發(fā)揮團、隊組織并存的優(yōu)勢,避免組織體系、工作格局的斷裂,以服務于學?!傲⒌聵淙恕钡母救蝿铡榇?,必須從整體視角來重構團隊一體化工作體系,完成少先隊與共青團的無縫銜接,為共青團的源頭打好基礎作用。
團隊一體化;育人;改革;體系重構
共青團、少先隊一體化,是指在初中少先隊與共青團并存的環(huán)境中,團的教育與發(fā)展向初一擴展,隊的教育與建設向初三延伸,通過推優(yōu)入團、留隊帶隊,擴大團隊組織在初中階段的交叉、相容,形成團隊全程銜接教育的整體合力,解決少先隊與共青團真空期①。目前初中團隊一體化工作仍然存在與基礎教育改革不相適應、不相協調的問題。特別是在群團改革背景下,如何結合教育領域綜合改革新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團隊組織的政治優(yōu)勢,更好地服務于學?!傲⒌聵淙恕钡母救蝿?,創(chuàng)新團隊一體化的路徑并推進團隊一體化實踐持續(xù)、有效發(fā)展,是中學共青團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重要課題。2016年11月團中央和教育部聯合印發(fā)《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明確提出要健全初中團隊銜接機制以及加強中學團委對初中少先隊工作的領導職責②。初中團隊工作必須緊跟共青團改革步伐,探索團隊銜接工作的新機制,思考團隊一體化的新內涵,增強少先隊員和共青團員的光榮感、組織歸屬感,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筆者針對目前初中團隊一體化現狀及問題,提出從整體視角重構團隊一體化工作體系:圍繞組織目標一體化,從氛圍強化、關系重構、過程再造、機制重建四個維度,把握“全員性與先進性的有效銜接”一個縱向貫穿,完成少先隊與共青團的無縫銜接,為共青團的源頭打好基礎。
團隊一體化實踐體系架
1.組織目標一體化
少先隊和共青團都是黨領導下的學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學校。思想引領是核心,為黨凝聚青少年是內涵。團和隊作為政治性組織是通過團隊一體化完成階梯式漸進為黨“推優(yōu)”的使命,是黨培養(yǎng)后備軍的搖籃。兩個組織的目標是相通一致的,即思想育人、實踐育人。
2.氛圍強化
其一,教育學習的強化。教育學習必須以團前教育為著力點。教育對象上把握團的教育向初中低年級滲透擴展,隊的教育則向初中高年級延伸。教育內容上以團前教育和少年團校為抓手。明確團前教育2課時,圍繞團的基礎知識、黨團隊的關系內容展開。少年團校8課時包括基礎課4課時和社會實踐4課時組成??梢杂蓞^(qū)級層面統編教材,各學校圍繞學校特點自行擴展。在教育形式上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采用講座輔導、課堂教學、討論交流、實踐活動相結合的形式。其二,實踐平臺的強化。中學階段開展的實踐志愿服務活動更多的是強調參與和體驗,使隊員們對黨團的認知從感性認知到情感上認同。在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拓展實踐的空間同時,也要運用儀式和體驗手段來豐富實踐載體。其三,宣傳陣地的強化。在鞏固原有紅領巾廣播、宣傳欄等常規(guī)陣地的基礎上,一要大力拓展網絡新興陣地,將紅領巾組織建到網上和手機上去,形成線上線下深化融合的工作機制和格局。二要大力宣傳中學生團員的先進典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求轉化為中學生向上向善的好思想、好品德。三要增加優(yōu)秀產品供給,設計微視頻,推出兒童歌曲、童謠等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優(yōu)秀文化藝術作品。
3.關系重構
其一,隊員與團員身份的關系重構。降低入團比例之后,團員如何能在學生中發(fā)揮團員的模范帶頭作用,這對于中學共青團先進性的引領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首先對評價標準進行有效銜接。將少先隊員的評價結果作為團隊表彰和推優(yōu)入團的參考指標。將少先隊的考章、爭章和團??己恕⑷雸F標準相結合,打通育優(yōu)和推優(yōu)的渠道環(huán)節(jié)。其次建立聯動機制突出模范帶頭作用。對身兼少先隊員、團員兩重身份的團隊員,將他們進行重新組隊,編入各小隊擔任常任副小隊長或“小輔導”,以一名少先隊員的身份參加小隊活動,同時又以團員的身份組織帶動其他隊員共同進步。其二,教工團與學生團的關系重構。充分發(fā)揮青年教工團支部的戰(zhàn)斗堡壘和青年團員教師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團隊銜接中直接參與學生團建工作。其三,大隊輔導員、團委(團總支書記)、中隊輔導員(兼班主任)的關系重構。團隊一體化的核心人物是大隊輔導員、中隊輔導員。大隊輔導員應該聘任優(yōu)秀有經驗的黨團員擔任,鼓勵初中學校團委書記兼任校大隊輔導員,實行團隊負責人一人兼,擔負起團隊組織建設和團隊員管理教育的雙重職責。中隊輔導員是團隊工作的實施者,建議中隊輔導員兼任班主任和團支部書記,便于將班、團、隊工作整合。同時要理順大隊輔導員與中隊輔導員之間的責任分工和關系,突出中隊輔導員在團隊銜接中的關鍵作用。
4.過程再造
從規(guī)范入手,再造團員發(fā)展過程。在學生中發(fā)展團員,要始終突出思想政治引領這一靈魂,堅持把理想信念作為首要標準。其一,再造團課教育的規(guī)范和通標。市級聯合區(qū)級層面組織力量編寫團課課程標準和團課教材,將團前教育內容規(guī)范化,通標化。其二,再造入團三種身份的標準和銜接。提出入團積極分子、發(fā)展對象、團員身份轉化的標準。出臺積極分子的推薦標準,團員發(fā)展對象的中隊推薦標準,以及團員的考核標準。
5.機制重建
重建團教議事協調機制。建立常態(tài)化的團教議事協調機制。區(qū)教育黨工委、區(qū)教育局、團區(qū)委每學期召開一次專題會議,研究初中團隊一體化的重點、難點工作。建立不定期聯系機制,就工作推進、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溝通。重建人才培養(yǎng)機制。對團干部、隊輔導員進行團隊銜接教育培訓,提升實施團隊銜接的工作能力。重建工作評價體系。將團隊一體化工作的開展納入區(qū)教育黨工委、教育局對基層單位的年度考核中;區(qū)少工委對各學校少先隊工作的考核中增加中隊的權重。
6.一個縱向貫穿:全員性與先進性的有效銜接
共青團與少先隊組織的目標是一致的,都具有政治性和群眾性要求。但少先隊是全員入隊,共青團是吸納先進青年加入組織,從全體少年到部分先進青年,中間需要過渡和銜接培養(yǎng)。筆者認為群團改革以后團隊一體化工作更關注少先隊全員性到共青團先進性的過渡過程,在過渡過程中實現育人目標。從嚴格規(guī)范入團過程,注重過程體驗教育入手,同時注重發(fā)揮團隊員在少先隊組織中的示范引領作用。規(guī)范開展團的組織生活,抓好團員的意識教育,三會兩制一課是關鍵。
1.上海團市委少年部,初中團隊一體化建設的嘗試與思考,《中國青年研究》,1999年第12期。
2. 團中央教育部,中學共青團改革實施方案[DB/OL]。http://www.gqt.org.cn/documents/zqlf/201611/ P020161111540351598256.pdf,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