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西嶺
(河南省濮陽縣梨園鄉(xiāng)衛(wèi)生院骨外科,河南 濮陽 457175)
經皮穿針內固定術聯合中藥治療四肢骨折臨床觀察
李西嶺
(河南省濮陽縣梨園鄉(xiāng)衛(wèi)生院骨外科,河南 濮陽 457175)
目的:觀察經皮穿針內固定術聯合中藥治療四肢骨折的效果。方法:118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觀察組各59例,兩組均用經皮穿針內固定術治療,觀察組加用中藥內服外敷。結果: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觀察組均較對照組短(P<0.05),肢體腫脹改善程度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1),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觀察組較對照組低(P<0.05)。結論:經皮穿針內固定術聯合中藥內服外敷治療四肢骨折療效顯著,可促進骨折愈合,減少并發(fā)癥。
四肢骨折;經皮穿針內固定術;中藥;對照治療觀察
四肢骨折治療將骨連接、恢復骨完整作為關鍵[1-2]。傳統(tǒng)切開復位內固定雖有效果,但易引起感染、愈合延遲等并發(fā)癥[3]。隨著研究的深入,臨床上逐漸將經皮穿針內固定應用于四肢骨折的治療。中醫(yī)認為骨折后皮肉筋骨損害致機體脈絡受阻、經絡阻塞、氣血瘀滯,因此補益氣血對四肢骨折的治療至關重要[4]。我院用經皮穿針內固定聯合中藥治療四肢骨折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共118例,均為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診治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59例。對照組男39例,女20例;年齡25~77歲,平均(45.6±6.3)歲;病程1~12h,平均(3.17±0.65)h;尺橈骨骨折19例,尺骨骨折8例,橈骨骨折6例,肱骨骨折6例,脛腓骨骨折15例,股骨骨折5例;單純骨折27例,穩(wěn)定骨折21例,粉碎性骨折8例,不穩(wěn)定骨折3例。觀察組男38例,女21例;年齡28~78歲,平均(46.9±6.8)歲;病程1~12h,平均(3.34±0.74)h;尺橈骨骨折20例,尺骨骨折8例,橈骨骨折5例,肱骨骨折6例,脛腓骨骨折16例,股骨骨折4例;單純骨折24例,穩(wěn)定骨折22例,粉碎性骨折9例,不穩(wěn)定骨折4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臨床表現為局部疼痛腫脹明顯,經過X線檢查確診為四肢閉合性骨折,無合并神經、血管受損。排除對膏藥過敏,妊娠,嚴重臟器疾病。
兩組均采用經皮穿針內固定治療。以牽引方式穩(wěn)定骨折。然后視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并以健肢為依據對患肢進行長度矯正,同時測量患處旋轉畸形情況,及時給予復位處理。然后經皮穿入克氏針至對側包皮或骨髓腔,最后對患肢進行夾板固定。給予適當抗生素,術后6~8周進行患肢負重鍛煉。
觀察組術后第1天開始加用中藥內服外敷治療。①補陽還五湯內服。藥用當歸、黃芪各20g,甘草10g,赤芍、川芎、紅花、地龍、桃仁等各15g。日1劑,分早晚2次溫服,連續(xù)服用6周。②金黃散外敷[4]。藥用大黃、黃芪、黃連、黃柏、黃芩、郁金各30g,龍腦、甘草各1.5g。研末,用蜂蜜調和,然后均勻涂抹在紗布上,覆蓋于患處,固定后進行夾板外固定。前3天每天換藥1次,3天后隔1天換藥1次,連敷6周。
觀察手術時間、住院時間及骨折愈合時間。據腫脹程度評定標準[5]評定術后2周肢體腫脹程度,分為正常、Ⅰ度、Ⅱ度、Ⅲ度等4個級別。觀察治療期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s)
表1 兩組手術指標比較 (±s)
組別 例 手術時間(h)骨折愈合時間(d)住院時間(d)觀察組 59 0.8±0.2 8.8±1.6 11.9±2.9對照組 59 1.3±0.3 14.9±2.9 14.6±3.4 t 10.652 14.147 4.641 P<0.05 <0.05 <0.05
兩組術后2周肢體腫脹程度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2周肢體腫脹程度比較 例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觀察組感染2例,骨折延遲愈合2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6.8%;對照組感染8例,骨折延遲愈合7例,并發(fā)癥發(fā)生率25.4%。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7.591,P<0.05)。
牽引或石膏固定是治療四肢骨折較常見的保守治療方式,但具治療時間長、功能恢復不理想,甚至會引發(fā)關節(jié)僵硬。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是以往治療四肢骨折較為常用的手術方式,其多采用骨膜剝離方式進行處理,雖有一定效果,但易損傷骨骼及軟組織,進而易引發(fā)愈合延遲或傷口感染等[6]。經皮穿針內固定術即現階段治療四肢骨折較為常用的方式,其優(yōu)點為一是經皮穿針內固定術整合了中醫(yī)傳統(tǒng)正骨手法與閉合手術的優(yōu)勢,可對抗骨折移位及旋轉力量,達到準確復位,符合生物力學的要求。二是操作可盡量避免暴露骨折部位,從而更好地保留了骨折端殘留血供,確保碎骨與相鄰組織的連續(xù)性,加速骨折愈合。三是微創(chuàng),手術時間短、骨折愈合時間短等,且術后切口部位無明顯疤痕,故而更易被患者接受[7]。
《百病辨證錄》謂:“血不活者瘀不去,瘀不去則骨不能接也?!毖a陽還五湯方中黃芪補氣,當歸養(yǎng)血活血,赤芍、紅花、桃仁活血化瘀,地龍則通經活絡,三七消腫止痛。因此,聯合中藥內服外敷有利于促進骨折愈合,減少并發(fā)癥。須注意的是經皮穿針內固定治療時需加強對適應癥的選擇,術后加強對外固定的觀察,以防骨折端成角、旋轉及側方移位。
[1] 趙成龍.四肢骨折術后患者疼痛的發(fā)生因素分析[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15,47(7):851-852.
[2] 張克民,孫保國,李偉.四肢骨折矯形術后患者慢性手術后疼痛發(fā)生危險因素分析[J].中國公共衛(wèi)生,2016,32(10):1415-1417.
[3] CHEN J F,Tong X M,Li Z B .Buyang Huanwu Decoction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for Supination External Rotation Ankle Fractures[J].Chinese Archiv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6,34(4):1021-1024.
[4] 康擁軍.中藥外敷治療四肢骨折疼痛的療效分析[J].實用中西醫(yī)結合臨床,2014,14(10):78,88.
[5] 胡建鋒.外固定治療16例四肢骨折的臨床觀察[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10,24(1):108-109.
[6] 肖俊楓.復方骨肽注射液促進四肢骨折愈合的臨床療效分析[J].北方藥學,2016,13(9):64-65.
[7] 袁春輝.探討經皮穿針內固定技術在治療四肢骨折中的臨床價值[J].醫(yī)學信息,2016,29(20):287-288.
R245.319.834
B
1004-2814(2017)08-0893-02
2017-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