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 丹
(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荊州 434020)
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在兒童川崎病治療中的效果分析
龍 丹
(湖北省荊州市婦幼保健院,湖北 荊州 434020)
目的 分析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在兒童川崎病治療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診治的86例川崎病兒童臨床資料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患兒采用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兒臨床治療效果。結果 觀察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白細胞(WBC)、C-反應蛋白(CRP)水平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兒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冠狀動脈損害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應用于兒童川崎病治療中效果理想,可促臨床癥狀的改善,縮短治療療程,預防冠狀動脈損害的發(fā)生,值得臨床推廣和應用。
臨床路徑;隨訪護理;兒童;川崎病
川崎病是一種皮膚黏膜淋巴綜合征,其發(fā)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據相關研究顯示,該病的發(fā)生多因為多種感染病原入侵易患宿主引起的一種由免疫介導的全身性血管炎,臨床不積極治療會損害冠狀動脈,導致心肌梗死、心內膜炎,甚至是猝死[1]。臨床在積極針對性治療的同時,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可提高臨床治療依從性,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2]。因此,臨床給予川崎病治療患兒護理干預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診治的86例川崎病兒童臨床資料,觀察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在兒童川崎病治療中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診治的86例川崎病兒童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男23例,女20例;年齡4個月~8歲,平均年齡(4.53 0.50)歲。觀察組男21例,女22例;年齡3個月~8歲,平均年齡(4.10 0.36)歲。兩組患兒年齡、性別等基礎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guī)護理,即入院后給予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出院指導等護理干預。觀察組患兒采用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具體如下。
(1)由科室主任、護士長、護士組成臨床護理路徑小組,然后進行專業(yè)培訓、參觀學習等方式完善小組人員對川崎病相關知識的理解和認識。
(2)由護理人員調查患兒基礎資料,并正確評估患兒病情,從而制定針對性的臨床路徑表,依據患兒的實際情況指導家長和患兒依從性臨床護理路徑表,具體臨床護理路徑內容主要包括:病情觀察、治療方法、輔助檢查、健康宣教、護理指導等。
(3)每天由責任護士指導患兒和家屬掌握相關護理技巧和健康知識,從積極配合臨床護理。每天完成一項在臨床護理路徑表示進行記錄,次日由責任護士進行抽查,并記錄評價結果。
(4)有小組成員按照護理方案實施護理計劃,若出現異常,應及時給予處理,并在臨床路徑標準記錄,以便于總結經驗完成護理方案。
(5)患者出院時定期進行電話隨訪,督促患兒家屬監(jiān)督患兒按時服藥,并定期復查。同時針對患兒的具體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在跟蹤隨訪過程中,定時對患兒和家長進行健康問卷調查,實現對患者病情的動態(tài)觀察。
1.3 療效評定標準
采用護理滿意度調查表,90分以上滿意,80分以上基本滿意,60分以下為不滿意,滿分為100分??倽M意度=滿意度+基本滿意度[3]。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退熱時間對比
觀察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退熱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退熱時間對比(±s,d)
表1 兩組患兒住院時間、退熱時間對比(±s,d)
組別 住院時間 退熱時間觀察組 6.83±2.48 2.32±1.15對照組 10.29±3.10 4.56±1.56 t 5.23 4.78 P<0.05 <0.05
2.2 兩組患兒WBC、CRP水平對比
觀察組患兒WBC、CRP水平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白細胞、CRP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患兒白細胞、CRP水平對比(±s)
組別 白細胞(×109/L) 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 15.12±3.07 9.01±1.03 77.50±19.60 27.50±9.70對照組 15.43±2.89 12.0±1.98 77.80±19.0 55.30±18.44 X2 1.02 0.002 0.078 0.005 P>0.05 <0.05 >0.05 <0.05
2.3 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冠狀動脈損害發(fā)生率
觀察組患兒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冠狀動脈損害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護理滿意度、冠狀動脈損害發(fā)生率[n(%)]
川崎病臨床患兒表現多樣化,并且在發(fā)展后期可能引起冠狀動脈損害,嚴重威脅兒童的健康生長。在臨床積極治療的同時,給予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實現了以患兒具體情況為依據,在治療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臨床護理,并結合循證護理理念,制定針對性、科學化、規(guī)范化的臨床護理路徑,以最大化提高細節(jié)護理,從而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和效率[4]。與此同時,結合隨訪護理,有效促進了院外護理的實施,提高了家庭護理水平,實現了對患兒病情的動態(tài)觀察,促進了患兒預后效果的改善[5]。
本文以上研究顯示,觀察組患兒平均住院時間、退熱時間短于對照組,WBC、CRP水平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且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冠狀動脈損害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由此表明,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在兒童川崎病治療中的效果顯著,有效縮短了治療療程,促進了患兒的快速康復,實現了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應用的重要價值。
[1] 欒 巒.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在兒童川崎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及效果分析[J/CD].臨床醫(yī)藥文獻雜志: 電子版,2015,2(6):1133-1134.
[2] 梁 琪,田玉菊,崔 燕.隨訪護理干預在川崎病患兒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4,18(22):195-196.
[3] 田芬芬,李晉芳, 聶衛(wèi)莉. 臨床護理路徑在兒童川崎病治療中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18(21):2823-2824.
[4] 胡 蓁,戎艷鳴, 莫愛媛. 重癥川崎病患兒臨床護理路徑與隨訪護理的應用[J].上海護理,2013,13(4):49-51.
[5] 鄧永超,王 勛,唐喜春,等.兒童川崎病臨床路徑與隨訪護理干預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15,17(9):927-931.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3.72
B
ISSN.2096-2479.2017.16.13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