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
勤作詩篇辭病憂
◎李立
我的父親,這個70多歲的老人,癌癥纏身已有10年,身體虛弱,無法游歷名山大川,甚至無力在近郊玩賞。但他沒有過多地陷在自己的病痛中,而是拿起紙筆,把自己的想法、才情流露于詩詞之中,把自己的平生過往也做了一個回顧。父親親自整理了他這些年的作品,點點行行,居然有數(shù)十本。
農(nóng)民出身的父親,對農(nóng)民總是充滿了憐惜。我上大學時,父親正在一個村子里扶貧,他非常沉重地給我們講村民的艱辛,把我家的好多物品送給了他住的那戶人家,還幫他家的子女找工作?!案┦妆吵?,頭枕地埂眠。當午禾間餐,暮歸月照前。惠民農(nóng)為先,寬佑血汗錢??痈率橙?,捫心問桑田。”這是父親寫的《惜農(nóng)》,把農(nóng)民的勤勞與不易表達得淋漓盡致,而且譴責了“坑農(nóng)”的行為。
三年前,父母從巴彥淖爾臨河遷到呼和浩特和林盛樂,父母非常喜歡這個歷史悠久,出過好幾個帝王的地方——“山青云舒碧連天,層林盡染紅樓間。古為南朝京畿地,今作北國盛樂園?!薄皣娙獰熡晔狭?,池中云天拂楊柳。堤花醉歇閑人步,林蔭逶迤地盡頭。”小區(qū)里恬淡安寧,鳥語花香,父親每天坐在窗下的躺椅上,安安靜靜地享受著晚年生活。
早春時節(jié),“淚面杏花偎驕楊,煙柳垂絲拂花墻。推窗春潮沁人醒,閉門三日猶余香?!毕奶煊旰?,“豁然花明天欲晴,耳畔傳來誦佛音。折枝做杖聞聲去,小寺飄香半開門。”秋雨漸寒,“風吹落葉日漸寒,農(nóng)家籬笆變朱欄。半壺老酒訴衷腸,一盤火炕身心暖。”冬日雪原,“銀裝素裹天地間,彩光翠株黃河邊。茫茫雪原聞歌聲,裊裊紫氣便炊煙?!蔽倚Ω赣H簡直是在給這個小區(qū)做廣告,應該向開發(fā)商收取費用。
盛樂的南山公園也是父親喜愛的地方,雖然只去過一次,但滿園芍藥花讓父親詩興大發(fā):“群芳芍藥冠南山,花香襲人久不散。盡觀奇葩六顏姿,誰想洛陽有牡丹?!?/p>
雖然很喜歡這個地方,但父親還是非常思念他住了大半生的河套平原?!盁嵬翆毑囟缮?,揮鞭回首望云端。九曲魚鄉(xiāng)富河套,漫道邊疆鐵雄關?!薄肮舷闫咴孪马憧?,金河碧海蕩綠洲。故地變遷幾相識?魂隨黃河天際流?!薄皠e故非我情,遷居為其生。雁鳴霜晨月,長歌表寸心。棄置句多思,非言何是驚。青山薄暮望,落暉夕陽紅。星移幾度秋,委化不重陳。黃河空自流,思念欲沾襟?!?/p>
父親70歲那年參加了同學聚會——那是一群1966年畢業(yè),極有才華的師范生。父親記錄了當時的情景:“古稀相聚王府城,東風吹老一代人。了卻人生天下事,任憑生前身后名。才始春歸夜無眠,乘風直下南山邊。當年思緒寄星河,來日燕回莫忘前?!?/p>
我愛讀父親的詩,捧著厚重的筆記本,我想說:“爸,你真的很厲害!”
摘自《北方新報》圖/童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