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馬若妍
告訴你不一樣的婆媳關系
文/馬若妍
婆婆平時總是把最好的給我,厚被子給我,熱水袋給我,洗衣服先洗我的,買菜按照我的口味買……婆婆的點點滴滴被我曬到了朋友圈與大家分享。誰知不僅得到大家的點贊和羨慕,還被大家引為了榜樣。
一位“80后”媳婦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不曬自己不曬娃,整天曬與婆婆的互動。這些細數(shù)婆婆給予兒媳婦無微不至照顧的微信,讓人讀來暖心,因而被許多網(wǎng)友“點贊”。一些網(wǎng)友更是驚嘆,婆媳關系原來還可以這樣啊。
媳婦:起初不想與婆婆一塊住。我和婆婆老家都在鹽城,但由于雙方家庭背景有些差異,剛開始關系較為疏遠,平時和婆婆也沒有什么交集,甚至在婚后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太愿意和老公回婆婆家。而且,婚后為避免日后婆媳矛盾,我們夫妻倆在蘇州買了一套小房子,方便公婆過來時居住??烧l知后來變化不如計劃快,因為我身體狀況不太好,需要在家休養(yǎng)。老公便讓婆婆來蘇州照顧一陣,沒想到這一住還住出了真感情。婆婆不但家務全包,還全心全意地照顧我,把我當做親閨女一般。一次,我晚上隨口說想吃薺菜了,第二天早上醒來就發(fā)現(xiàn)婆婆做好了薺菜餛飩,里面還有我愛吃的蝦仁。而且,婆婆平時總是把最好的給我,厚的被子給我,熱水袋給我,洗衣服也是先洗我的,買菜永遠都是按照我的口味買。有時,我工作中遇見了煩心事,只要一回到家,吃到婆婆做的可口飯菜,有婆婆的體諒和包容,心里的陰霾就會一掃而光。于是,我將婆婆對我好的點點滴滴都曬到了朋友圈,想與大家分享。誰知不僅得到大家點贊、羨慕,我們的故事還被大家樹為了榜樣。
老公:我的幸福感爆棚。媽媽和老婆相處能如此和諧、愉快,真是讓我沒有想到的。她們互相理解和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和習慣,我沒有生活壓力,更是從未體會過別的男人在婆媳當中受到的“夾板氣”?,F(xiàn)在,反倒是媽媽總提醒我要多照顧媳婦,老婆也會要求我對媽媽態(tài)度好一點,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的,真好!
朋友:羨慕她們親如母女的婆媳關系。我婆婆幫我照顧孩子,幫忙燒飯,自己以前還處處計較,婆媳間有時鬧得很不愉快?,F(xiàn)在想想,婆婆并沒有義務為我?guī)Ш⒆?、干家務,作為兒媳婦應該感恩婆婆的付出。我以后要在生活和精神上多關心婆婆,有機會帶她出去旅游,讓老人放松心情,促進雙方關系和諧。
婆媳共住一個屋檐下,兩代人在生活習慣、處事方式上多多少少會存在差異,但在這個家庭里這種差異并不明顯。很顯然,這要歸功于這位情商高的婆婆。她將媳婦當女兒看待,發(fā)自內心地想要照顧好媳婦,用寬容的態(tài)度包容媳婦身上的缺點,這是婆媳和諧關系的出發(fā)點。而在婆婆的努力之下,媳婦對婆婆最初的印象也在慢慢改變,而且將婆婆對自己的用心記在心中,并以自己的方式感恩婆婆對她無微不至的照顧。于是,婆婆愛護兒媳婦,兒媳婦感恩婆婆的相處模式共生出和諧的婆媳關系,兩人之間的互動情感也為整個家庭增添了幸福氣氛。
其實,婆媳關系自古以來就非常微妙,處理得好,婆婆和媳婦各自相互理解和包容,關系就會融洽;處理不好,則可能會波及影響到夫妻關系。這需要婆婆和媳婦嘗試著尊重對方,包括對方的生活習慣、性情、思維模式。只要用心,用智慧付出,便會得到回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