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qū) 玉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廣東 佛山 528000)
盆底肌功能鍛煉對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功能恢復影響
區(qū) 玉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泌尿外科,廣東 佛山 528000)
目的 探究盆底肌功能鍛煉對前列腺電切術后膀胱功能恢復影響。方法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接受前列腺電切術治療的膀胱功能較差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以盆底肌功能鍛煉,分析兩組殘余尿量。結果 觀察組自行排尿后膀胱殘余尿量≤100 mL的例數(shù)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進行盆底肌功能鍛煉,可以有效促進患者膀胱功能恢復至正常,提高護理滿意度,值得臨床應用。
盆底肌功能鍛煉;前列腺電切術;膀胱功能
隨著當前電切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使得前列腺電切術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應用,但是術后持續(xù)膀胱沖洗、留置尿管時間長等多種因素導致感染加重、自主排尿恢復速度慢,嚴重影響患者膀胱發(fā)揮正常功能[1]。因此,針對此現(xiàn)象的發(fā)生應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及時給予有效、合理的措施進行處理,以便減輕患者痛苦程度,提高預后效果?;诖?,本文對我院行前列腺電切術的患者實施盆底肌功能鍛煉,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收治的90例接受前列腺電切術治療的膀胱功能較差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數(shù)字表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觀察組年齡45~80歲;對照組年齡45~80歲。兩組意識清楚、肝腎功能正常且知情同意,并且自愿參加研究。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取常規(guī)護理,包括術前檢查與準備、術后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的檢測、引流管護理、飲食護理等。針對患者術后留置尿管5~7天情況,應定時進行尿道口護理、更換引流袋,并指導患者每天保持一定的飲水量。
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加以盆腔及功能鍛煉。在術后第3天安排責任護士指導患者做盆底肌功能鍛煉,做法如下:協(xié)助患者取仰臥位,保持四肢處于自然放松狀態(tài),并且利用軟枕將雙下肢小腿墊高,高度控制在30 cm左右,指導患者深呼吸,吸氣時應收縮腹肌、肛門肌肉;呼氣時應放松腹肌、肛門肌肉,保持動作緩慢且均勻,100下/次,300次/d。在鍛煉期間由責任護士觀察、評估鍛煉效果,并記錄訓練次數(shù)。針對尿管拔出后難以自主排尿或殘余尿量>100 mL者需保留尿管,定時開放[2-3]。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自行排尿后旁觀殘余量情況及護理滿意度。
膀胱功能恢復判定標準:殘余尿<100 mL為膀胱功能恢復良好;殘余尿量>100 mL為膀胱功能恢復較差[4]。
采用本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以問卷形式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滿分為100分,分為三個標準: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度+一般滿意度[5]。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自行排尿后膀胱殘余量
觀察組自行排尿后膀胱殘余量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自行排尿后膀胱殘余量情況對比[n(%)]
2.2 護理滿意度
對照組滿意15例,一般滿意20例,不滿意10例,護理滿意度為(77.78%);觀察組滿意18例,一般滿意24例,不滿意3例,護理滿意度為(93.33%)。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406,P<0.05)。
前列腺電切術后患者因年齡大、術后留置尿管時間長、膀胱持續(xù)呈排空狀態(tài)等因素導致膀胱失去張力而引發(fā)膀胱麻痹,加上術后鎮(zhèn)痛藥物的應用,延長患者靜臥時間,造成繼發(fā)泌尿系感染及尿儲留等癥狀的發(fā)生,直接影響患者預后恢復。臨床上通常采取熱敷、尿道口護理等方法進行護理.但效果欠佳,難以令患者滿意。盆底肌功能鍛煉是指由責任護士針對術后患者采取正確的方式、規(guī)范的行為而進行的一項有效的肌肉功能鍛煉,由于膀胱排尿功能需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約肌兩者共同完成,通過及時指導術后患者在床上做有規(guī)律的提肛訓練,能夠有效增強尿道與會陰部肌肉的收縮力,進而提高尿道筋膜與尿道括約肌張力,促使括約肌、逼尿肌協(xié)調性的增強,使其早日恢復膀胱功能,以便可以排出尿液。同時盆底肌肉鍛煉對膀胱頸起到支撐作用,可以幫助患者自行排尿時快速減少殘余尿量。研究結果得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膀胱殘余尿量均對照組優(yōu),和劉玲芳等[6]相關研究結果相符。充分說明盆底肌功能鍛煉可以促進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復,減輕生理痛苦與經(jīng)濟壓力,改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對前列腺術后患者實施盆底肌功能鍛煉,有助于患者快速恢復正常的膀胱功能,還可以進一步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促進前列腺電切術的開展,值得推廣應用。
[1] 萬忠艷,于曉勇,王澤曼.盆底肌功能鍛煉對陰道分娩結局及產(chǎn)后盆底功能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2):91-92.
[2] 程冬妹.盆底肌功能鍛煉恢復產(chǎn)婦產(chǎn)后膀胱功能的應用[J].當代醫(yī)學,2015,21(18):32-33.
[3] 張辛寧,童宗智.產(chǎn)后盆底肌功能鍛煉對產(chǎn)婦膀胱功能恢復影響的臨床觀察[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10):70-71.
[4] 張菊芳,吳新榮.圖譜法盆底肌功能鍛煉對全子宮切除術后膀胱功能康復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6,13(17):103-104.
[5] 張 靜.盆底肌功能鍛煉對宮頸癌患者術后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J].天津護理,2012,20(4):213-214.
[6] 劉玲芳,常 軍,周 羽.陰式子宮切除術后盆底肌功能鍛煉對膀胱功能恢復的影響[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4,11(6):152-153.
本文編輯:張 鈺
R473.73
B
ISSN.2096-2479.2017.27.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