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鮮紅,劉 燕,張小梅
(蘭州市西固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甘肅 蘭州 730060)
前列地尓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對策
張鮮紅,劉 燕,張小梅
(蘭州市西固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甘肅 蘭州 730060)
目的 探討前列地尓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對策。方法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內科采用前列地尓靜脈滴注治療的120例患者,將其隨機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給予針對性護理,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結果 觀察組靜脈滴注過程中血管疼痛、局部紅腫、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靜脈滴注后出現胃腸道反應、發(fā)熱、繼發(fā)性出、血頭痛的發(fā)生率也較對照組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針對性的護理干預,前列地尓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明顯降低,增強患者對藥物的耐受性,減少因不良反應而中斷治療幾率,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前列地尓;不良反應;護理對策
前列地尓(PGE1)是臨床常用的治療心腦血管疾病的藥物,具有良好的擴張血管、抑制血小板凝集的作用,但其本身為致痛、致炎物質,靜脈滴注后可刺激血管產生5-羥色胺和緩激肽,使血管發(fā)生炎性疼痛,導致靜脈炎。同時,由于輸注不當、藥物間相互作用、藥物保存等影響,也可能引發(fā)其他相關不良反應,給患者帶來了一定痛苦,不利于治療的開展[1]。因此,臨床對于靜脈滴注前列地爾的針對性護理至關重要。本研究針對前列地爾可能引發(fā)的常見不良反應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獲得了不錯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在我院內科采用前列地尓靜脈滴注治療的120例患者,將其隨機隨機分為兩組,各60例。觀察組男32例,女28例,年齡48~83歲,平均年齡(60.8±7.3)歲;對照組男33例,女27例,年齡44~82歲,平均年齡(61.4±7.8)歲;所有患者均無前列地爾使用禁忌,采用靜脈滴注方式治療;其中,心腦血管病變58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35例、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27例;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治療疾病、使用方式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用藥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前列地爾注射液10 μg加入生理鹽水100 mL中靜脈滴注,1次/d,5天為1個療程的治療方式。穿刺部位選擇手背或前臂淺靜脈,靜脈條件不佳者可選擇留置針輸液。1.3 護理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護理,用藥前常規(guī)詢問患者有無使用禁忌、用藥時依據藥物使用規(guī)范進行操作、常規(guī)巡視患者治療期間有無不良反應發(fā)生。觀察組采用針對性護理:①用藥前溝通及心理護理。用藥前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充分溝通交流,全面評估患者全身情況,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告知患者本藥的作用以及可能產生的不良反應,做好用藥前的溝通,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獲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3]。②血管保護。靜脈穿刺靜脈選擇以手背部為主,盡量選擇較粗且彈性好的血管,穿刺靜脈選擇兩手背靜脈更換穿刺,減少藥物對血管壁的持續(xù)刺激;穿刺力求一次成功,減少反復穿刺對血管的傷害。③藥物管理。本藥應避光低溫保存,避免凍結,使用時現用現配,縮短配制后的保存時間,注意與液體混合后宜在2 h內使用,并注意藥物間配伍禁忌[4]。④滴速設置。靜脈滴注時應控制生理鹽水容量不宜過多,滴速不超過30滴/min,但速度不宜過慢,滴注完畢后應使用生理鹽水沖管,減少藥物在血管內的停留時間;增加巡視次數,密切注意穿刺部位情況,及時詢問患者感受,以減少疼痛發(fā)生。⑤不良反應處理。一旦發(fā)生靜脈炎,護理人員應采用50%硫酸鎂濕敷疼痛部位,利用其高滲作用,促進局部水腫的消退,減輕疼痛。對于合并降壓藥使用的患者,應監(jiān)測血壓變化,分別于治療前、治療后10 min、治療后30 min、治療結束時測量并記錄血壓,若出現低血壓應立即停止用藥[5]。
1.4 觀察指標
觀察治療期間有無血管疼痛、局部紅腫、靜脈炎發(fā)生;記錄治療后有無發(fā)熱、胃腸道反應、頭痛、繼發(fā)性出血發(fā)生;統計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治療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靜脈滴注過程中血管疼痛、局部紅腫、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靜脈滴注后出現胃腸道反應、發(fā)熱、繼發(fā)性出、血頭痛的發(fā)生率也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臨床研究顯示,前列地爾的不良反應主要發(fā)生在30歲以上人群,年齡越大,機體新陳代謝能力越差,合并用藥越多,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幾率也越高。前列地爾為新型藥物運轉系統制劑,通過血管注射進入人體后,生成5-羥色胺和緩激肽,對血管產生明顯刺激,引發(fā)血管疼痛和紅腫,因此,前列地爾發(fā)生靜脈炎的幾率較高。另外,前列地爾擴張血管同時增加了毛細血管的通透性,使得炎性滲出變多,引起血壓下降。再者,前列地爾可收縮胃腸道平滑肌,致使惡心、頭暈等癥狀發(fā)生[6]。
針對性護理的實施,即針對前列地爾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給予預防性措施,并加強對不良反應的處理,能夠給予患者個體化、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加強用藥期間的不良反應監(jiān)測,注重血管的保護,確保了用藥的安全,提示患者藥物耐受性。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靜脈滴注過程中血管疼痛、局部紅腫、靜脈炎的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靜脈滴注后出現胃腸道反應、發(fā)熱、繼發(fā)性出、血頭痛的發(fā)生率也較對照組明顯降低,(P<0.05)。充分證明采用針對性護理干預能有效減少前列地爾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提高患者對藥物的適應能力,減少靜脈炎、低血壓、胃腸道反應等發(fā)生率,一般經對癥處理或停藥后不良反應可有效緩解,對機體無明顯傷害。
綜上所述,前列地爾臨床使用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臨床不僅要做好針對性的護理措施,還要加強與患者的溝通交流,做好用藥宣傳教育,以最大程度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
[1] 劉良紅,付 丹.靜脈微量泵應用前列地爾注射液治療糖尿病下肢血管病變中不良反應的觀察及護理對策[J].海峽藥學,2010,22(6):246-248.
[2] 姚立亞.前列地爾注射液的不良反應及護理對策[J].浙江實用醫(yī)學,2015,20(3):222-223.
[3] 程曉蓉.前列地爾不同給藥方法減輕患者血管疼痛的護理研究[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8):129-130.
[4] 鐘文逸,張曉艷,徐淑芬,等.老年患者輸入不同濃度前列地爾的局部反應觀察及護理[J].華西醫(yī)學,2008,23(6):1445.
[5] 尹思敏.450例注射用前列地爾不良反應分析[J].中外醫(yī)療,2015,(8):122-123.
[6] 張 艷,安春秀,曾 真.前列地爾注射液兩種給藥方式所致靜脈炎的臨床觀察與護理[J].軍醫(yī)進修學院學報,2010,31(5):457-458.
本文編輯:蘇日力嘎
R47
B
ISSN.2096-2479.2017.27.48.02
張鮮紅(1981-),女,甘肅省蘭州市人,護師,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