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芬蘭科學家利用受熱會改變形狀的橡膠材料,研制出一種全新的人工虹膜。該虹膜能像人眼一樣,無需外部控制就能自行對光線作出反應。這一成果可用來改進相機拍照性能,并最終用于修復人眼受損部位或讓微型機器人具備應對周圍環(huán)境的能力。
研究人員選擇了一種受熱后會改變形狀的液晶狀橡膠材料,并用其制成直徑14毫米的薄盤,從圓盤中間向接近圓盤外緣處徑向切割12個花瓣。當處于黑暗環(huán)境下,花瓣會向外彎曲卷起,在圓盤中留下瞳孔狀圓洞;若向橡膠材料中加入了一種紅色熒光染料,然后用藍光或綠光照射時,熒光染料會變熱,誘導花瓣卷曲回來并關閉“瞳孔”。
研究人員表示,現(xiàn)有治療眼疾的人工虹膜都不能改變瞳孔的大小,只能幫助患者在白天看清物體,但在晚上或其他黑暗環(huán)境下仍然無法看清東西。新人工虹膜向攻克這些難題邁出了第一步。未來一旦實現(xiàn)對花瓣尺寸的更精確控制,就可植入人眼,還患者一個光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