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欣蓉
摘要:信息技術的發(fā)展為語文教學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但信息技術與教學整合并不是簡單地利用與拼合。信息技術應用在教學上,有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多樣,增加師生交流互動,豐富學生學習體驗的優(yōu)勢,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整合,可采用專題探究模式、小組合作模式、自由互動模式等具體的措施。
關鍵字:信息技術;教學整合;語文教學;高中新課程標準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注重語文應用、審美與探究能力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均衡而有個性地發(fā)展?!痹诟咧姓Z文教學方面,信息技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閱讀、寫作、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有效整合,已成為改進教學模式的必然。
一、教學整合的內涵
信息技術與教學課程的整合,并不是我們通常所理解的簡單地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應該是一個更深層次的相互融合。所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僅僅是將信息技術設備應用在教學中,而應是將信息技術融合到課程教學的方方面面,從課程教學的準備,課程教學的內容,課程教學的形式,教學的過程、課堂互動,甚至到教學評價整個教學的過程,都應該是二者的有機滲透和互相融合,形成一種新型的、以人為中心的信息化教學模式[1]。
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的優(yōu)勢
1.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形式多樣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與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相比,凸顯出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2]。在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中,對教師的依賴程度更強。而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僅能讓教師獲得更多的教學資源,也能讓學生開闊眼界,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提升學生達到學習興趣。此外,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充分利用多媒體資源,將課程知識通過圖像、音頻、視頻、動畫等多媒體的形式展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能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所學的知識,大幅度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在內容和形式上,體現(xiàn)了豐富的資源優(yōu)勢。
2.增加師生交流互動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是指運用計算機、網絡、多媒體等教學設施在進行的教學活動[3]。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能將教師、教學資源、學生三者有機聯(lián)系在一起,實現(xiàn)人-機交互、師-生交互、生-生交互,在促進課堂教學氣氛和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方面體現(xiàn)了交互性的優(yōu)勢。在信息技術教學中,小組學習是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學生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學習過程中,可以建立或加入相應的學習小組,共同分享和交流學習經驗,探討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形成互幫互助的學習氛圍,有利于學生整體學習水平的提高。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更強調相互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這使得在網絡信息課堂中,所有參與者都要集中注意力,學生要對教師的講授作出反應,教師要注意學生的行為,學生要關注其他同學的學習進度和狀態(tài),形成一個比傳統(tǒng)課程更濃厚的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
3.豐富學生學習體驗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以多媒體等為承載體,多媒體方式使得教學過程更具體驗性。首先,學生能充分體驗課程學習的環(huán)境。學生在課堂中的體驗感源于課程學習的客觀環(huán)境,這種體驗來源于課程的內容與學習資源、課程的結構與組織、課程設計的效果等。其次,學生能充分體驗課程學習的活動。與傳統(tǒng)課堂相比,,教學最大的不同是增加了學生的參與實踐,能讓學生在實踐中對所學知識不斷吸收和加深理解鞏固。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教學,為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了視覺、聽覺、感覺、心理上的體驗,從整體上促進整個教學課堂的改進。
三、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整合措施
1.專題探究式所謂專題探究式,意思是在進行具體的課程教學時,先確定教學的主題,鼓勵學生通過網絡等相關信息技術,查閱更多的學習資料。例如在學習《將進酒》這篇詩詞時,可以確定以作者李白為主題的課程延伸學習,主題根據(jù)教學目標與教學時間設定,根據(jù)不同的教學要求確定主題的范圍。專題探究式的整合教學,能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和關注點,查閱相關內容。這樣既能提升高中生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進行學習的能力,又達到了提前預習和課后延伸學習的效果,專題探究式學習能加深學生學習的深度和廣度,對增加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素材積累、文章寫作都有幫助。
2.小組合作模式小組合作模式,是指在教學中為了實現(xiàn)師生共同配合完成共同的教學目標而將學生進行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進行學習的模式。同樣以《將進酒》教學為例,在既定的課程教學目標要求下,例如探討《將進酒》寫作的目的,或者作者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可以引導學生在網絡上查詢《將進酒》的寫作背景和詩詞賞析等,讓學生自己查找、發(fā)現(xiàn)和探尋認為有價值的觀點,然后小組成員間相互交流、討論,小組內完成資料的整合與歸納,形成小組學習成果并在班級內互相展示,將小范圍的學習交流上升到大范圍的共同提升。小組合作模式的交流討論,可以在課上完成,也可以在課下完成,交流的時間與地點依賴于信息技術的便捷性。
3.自由互動模式與專題探究模式和小組學習模式不同的是,自由互動模式沒有設定任何主題和要求,完全依賴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學習,然后完成交流。這種模式可以利用在一些非必背作品或一些選修課程教學中,旨在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達到“了解”這個層次的學習目的。
信息技術與高中語文教學整合措施可以采用專題探究模式、小組學習模式和自由互動模式,這些具體的措施可以使用在高中語文的作品賞析、閱讀理解、寫作等方面的教學中,只有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并不斷改進,才能更好地適應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促進高中語文教學改革。參考文獻:
[1]戴海軍.語文閱讀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J].文學教育(上),2016,12(03):11-14.
[2]王俊伏.信息技術使語文閱讀教學異彩紛呈[J].中國現(xiàn)代教育裝備,2011,7(11):5-10.
[3]李春光.高中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初探[J].文學教育(中),2013,11(11):58-60. (作者單位:東北師范大學文學院1300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