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以均
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實施,高中物理教學在很多方面都有所調整,以順應素質教育發(fā)展??臻g思維能力在過去很少受到關注,但其在物理學習中的作用不容忽視,文章以高中物理為例,從多媒體的使用、想象力的培養(yǎng)、平面和空間的轉換幾方面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議,對提升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大有裨益。
關鍵詞:高中物理;空間思維能力;想象
高中物理有一定的難度,其內容涉及范圍較廣,可鍛煉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在以往的教學中,空間思維能力極易被忽視,很多中學課程都缺乏對空間思維能力深刻認識。我們知道,現(xiàn)實物理世界是多維度的,人類生活在三維空間,只有提高空間思維能力,發(fā)揮想象,才能更全面、更準確地了解現(xiàn)實世界,同時對學習物理知識也大有幫助。所謂空間思維,主要是指在頭腦中構建起立體模型,用于解決實際問題。隨著新課改的實施,此項能力愈發(fā)受到重視,在高中物理課中,應加強相關教學。
一、空間思維能力概述
所謂空間思維能力,就是通過對空間立體模型的觀察,在腦海中能夠形成整體的圖像,在處理相關問題過程中,通過構建整體的圖像輔助思維。本文中提到的空間思維能力包含空間圖像重構能力、空間圖像抽象思維能力、圖像定位能力。其中,抽象能力指的是將實際模型融合到自身體系中;重構指的是,在處理實際問題中隨時調用自己構建的空間圖像;定位是能夠從復雜空間圖像中,找出所需的內容。
在高中階段,物理教學內容往往是三維的,學生只有具有一定的空間思維能力,才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內容,才能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例如,物體重心往往存在于三維空間中,只有對物體空間形狀進行想象、把握,才能確定重心位置;同時,物理主要是基于空間模型展開的,學生具有空間思維能力后,才能從抽象的物理題目中構建模型,繼而解決問題。另外,思維能力包括多個方面,不僅是空間思維能力,還包括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數(shù)字思維能力等,空間思維作為其中的一種,是培養(yǎng)學生各種思維能力的基礎,可見,空間思維能力培養(yǎng)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十分關鍵。
二、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策略
1 合理使用多媒體,開展實驗教學
我們接觸的世界主要是三維空間,物體都是立體的,這就要求在教學中適當借助實物用以展示,令學生從立體的角度去認識和思考。以物理運動為例,無論是勻速運動,還是曲線運動,傳統(tǒng)教學大都將其放置于平面上,并沒有全方位地去觀察。包括各種力的作用,其方向是不同的,應在腦海中構建起一張三維圖,能夠從各個角度去觀察分析。實驗在物理教學中非常重要,學生應牢記實驗的程序和關鍵步驟,深入理解每個細節(jié),比如電場、磁場等知識,概念較為抽象,在高中物理難度較大。教師應通過實驗,引導學生親自動手,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形象化,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如用磁鐵模擬磁場。
有些抽象知識難以通過實驗展示,而且可能會遇到實驗設備不足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借助多媒體技術,將其用于物理教學?,F(xiàn)代多媒體技術非常發(fā)達,可通過Flash動畫分解實驗步驟,將每一個細節(jié)都清晰地展示給學生。同時,計算機還能夠構建三維模型,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考意識。以磁場為例,如果只是借助地球儀等實物,學生可能難以理解,但借助計算機,能夠把地球、南北極、地磁場等都清晰地標出來,包括磁感線的分布、磁場運動等,都能在屏幕上顯示出來,對提高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有著很大幫助。
2 培養(yǎng)學生想象力,提升表述能力
空間思維能力包括空間圖像的構建、轉換、定位等,涉及多方面的能力,由于是抽象事物,難以用實物表示,所以需要學生有豐富的空間想象力,能夠把文字理論轉換為三維圖像存于腦海。很多物理現(xiàn)象,肉眼可以直接看到,但其內在規(guī)律無法看到,只能通過現(xiàn)象逐步探索總結。在歷史長河中,人類的想象力對認識和改造世界異常重要。因此,教師需注重高中生想象力的培養(yǎng),把復雜抽象的現(xiàn)象和理論盡量轉化為圖景和模型,使其不斷形象化、具體化,方便理解。文字和圖景模型的轉化極為關鍵,為避免出現(xiàn)思維定勢的情況,盡量減少原始圖形的使用,引導學生把文字描述轉化為圖像。同時,面對復雜的模型和圖景,學生還應提高表述能力,能夠把每個細節(jié)都清楚無誤地表達出來。在此過程中,需要學生在深刻理解的基礎上,對相關知識進行聯(lián)想,在頭腦中構建起相應的圖像,并轉化為自己的語言。比如面對衛(wèi)星分布和運動圖,應給出精準的文字描述,除了鞏固知識,還能活躍空間思維。另外,實驗或解決問題時,盡量從多個角度思考,聯(lián)系相關知識,并分析對比其異同點,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教師在課堂中的表現(xiàn)、教師的個人魅力都無形中會對學生產生巨大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的語言表達能力、板書設計、外貌儀表等,都可以作為向學生傳遞情感的途徑。教師要在物理課堂前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積極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手段。通過這樣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愉快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人格魅力感染學生,讓學生對老師由欽佩到尊敬,讓其感受到教師對學術的嚴謹性、對教學的責任感,對學生起到積極的影響。
3 實現(xiàn)平面的轉換,理論結合實踐
現(xiàn)實世界是立體的,但在教材中,不論是圖像還是問題,都是平面化的,難以實現(xiàn)立體化。長時間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必然會被抑制,很容易將立體的事物誤看作平面,從而影響理解。因此,教師應合理使用教材,增加平面和空間之間轉換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在兩者之間靈活轉換。遇到平面化的立體事物時,教材上通常會通過一定的角度展示出其立體性,學生可加強此方面的練習,多動腦、勤動手,把平面圖像轉為立體。同樣,對于腦海中的立體事物或者三維模型,也應能夠將其轉換為平面圖。以電磁感應為例,在分析其力學性能時,為方便理解,通常會選擇在平面上分析,這就要求正確地將立體模型轉化為平面圖像。
此外,隨著圖景構建能力的提升,還應將其運用到理論教學和實踐課中,使其作用得到發(fā)揮。曾經(jīng)有道物理題目,關于地球大氣層總重量的計算,多數(shù)學生都無從下手。如果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足夠強,也許就會容易許多。這道題目考查的是大氣壓強以及地球大氣層的相關知識。山頂?shù)拇髿鈮簭娦∮谏较?,因為其大氣層薄、氣壓小,同理可擴及整個地球。
三、結語
空間思維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很重要,能夠幫助學生降低學習難度,從而順利理解一些抽象化的知識,不僅對提高物理成績有幫助,還能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所以,在今后的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并采取合理可行的方法,使得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董小玲.新課改下高中物理課堂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J].速讀(下旬刊),2015(7).
[2]趙 琳.高中物理教學培養(yǎng)學生空間思維能力的方法[J].理科考試研究(高中版),2016(7):45.
[3]石 娟.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物理思維能力的探討[J].技術物理教學,2013(3).
[4]劉志紅.高中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解題能力的探討[J].中學物理,2015(9).
[5]謝超賢.高中物理教學中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與訓練[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6(32).
[6]楊雪梅.高中物理實驗教學中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培養(yǎng)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6(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