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紅
摘 要:第一學段,是學生學習寫字的起始階段。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而言,認識筆畫名稱,掌握筆順、字形,并以正確坐姿和執(zhí)筆寫好漢字,難度是極大的。從學生心理出發(fā),關注“第一印象”,能有效促進學生寫字能力的發(fā)展。
關鍵詞:寫字;心理;“第一印象”;第一學段
一、關注“第一印象”,說“姿勢記憶”
兒童肌肉發(fā)育不平衡,比較大的肌肉先發(fā)育,細小的肌肉后發(fā)育,寫字時恰恰運用的是兒童手部的小肌肉。學生控筆不當,就會出現(xiàn)奇怪的執(zhí)筆姿勢,錯誤的執(zhí)筆姿勢一旦定型,便會伴隨終生。
正確的坐姿不僅關系到寫字,也關系到學生的身體發(fā)育。一個長期弓腰寫字的學生,不僅脊柱發(fā)育會受影響,視力也會受影響。
因此,指導寫字要關注“第一印象”,建立正確的“姿勢記憶”非常重要。除了常用的寫字兒歌,我們可以從視覺入手,形成“第一印象”。
(1)準備三幅坐姿圖:一幅正確的坐姿,兩幅錯誤的坐姿,實際教學時可變換使用。有時出示正確坐姿圖,請孩子們以圖為榜樣,來學學圖上小朋友的坐姿;有時出示錯誤的坐姿圖,請孩子們指出坐姿不正確的地方;有時正確的坐姿圖和錯誤的同時出現(xiàn),讓孩子們說出二者的不同。
(2)準備《三指執(zhí)筆法詳細圖解》:借助圖面,幫助學生認識執(zhí)筆時的“上靠點”在食指根部關節(jié)處,“下靠點”在三指捏筆處,觀察筆與紙夾角45度,觀察掌虛、腕平的執(zhí)筆姿勢。
小學生年齡小,寫字起初坐姿和執(zhí)筆能保持正確,但寫一會兒后,姿勢就會發(fā)生變化。寫字指導時,教師堅持提醒叮嚀,日積月累,學生就形成了正確的“姿勢記憶”。
二、關注“第一印象”,話“范寫點撥”
漢字“頭”五筆里三筆是“點”,如果教師沒有強調(diào),學生就易把最后一筆“點”寫為“捺”,我們看這位教師是如何幫助孩子建立“第一印象”的。
師:(課件出示“頭”字)“頭”字看起來簡單,只有五筆,但小朋友容易寫錯其中一筆。你們猜猜看,小朋友第幾筆會寫錯?
生:“頭”字上面有兩點,少寫上面一點。
生:“頭”字下面最后一筆是“點”,小朋友寫成了“捺”。
師:你們的眼睛真明亮,真是會觀察、會發(fā)現(xiàn)的孩子!一個“頭”字三筆“點”,“點”筆變化要留心,我們把“頭”字寫在空中,一筆點,二筆點,三筆橫,四筆撇,五筆長點,記心中。
對第一學段的學生而言,老師是他們心中最敬佩的人,老師一筆一畫的范寫、巧妙生動的點撥,帶給他們的記憶是靈動、深刻的,他們在情感上會不自覺地產(chǎn)生一種意念:我也要像老師一樣,認真寫字——“老師的字”,就這樣成了“學生心中的字帖”。
三、關注“第一印象”,談“讀字入心”
“讀字”,強調(diào)由“眼”入“心”:動筆前靜心觀察,了解漢字筆畫結構特點,知道重點筆畫的位置和寫法,讓“眼中的字”化為“心中的字”,此時再動筆,寫字的進步將會是巨大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常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心急,不經(jīng)過觀察讀字就動筆寫字,就出現(xiàn)“繞”“澆”“燒”右上角加一點,“或”“茂”“越”少一撇,“滴”“摘”右邊寫成“商”等情況,而字體結構、占位不恰當?shù)母环ι贁?shù)。的確,讀字是書寫正確的前提,是書寫美觀的基礎,因此,第一學段老師在寫字指導時,要舍得花精力讓學生建立“寫前讀字”的“第一印象”。
教學“食”字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與“良”“糧”對比讀字:“良”作獨體字時,最后一筆是捺;“食”字里,“良”要避讓“人字頭”,所以上下收緊,捺筆變長點;“糧”字里,“良”要避讓“米字旁”,所以左右收緊,身體變細長。學生在讀字的過程中,會寫的不僅是一個字,而是逐漸掌握規(guī)律,會寫上下結構、左右結構類別的字,這種“以點帶面”幫助學生建立“第一印象”的讀字法,貫穿第一學段寫字教學其中,會有效促進學生寫字能力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 麗.神奇的漢字,永恒的魅力——淺談如何培養(yǎng)低年級學生識字興趣[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版),2014(16):88.
[2]孫芳英,唐恩泉.體會漢字魅力,感受識字樂趣——淺談低年級學生識字興趣的培養(yǎng)[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1(2):4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