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琴+任如明
摘要:隨著新課改目標的推行,我國從重視學生的基礎專業(yè)教育轉變?yōu)樽⒅貙W生的全面素質教育,并將人文教育也加入到了教學范圍中,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物理學科是每位高中生都需要學習的基礎學科之一,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有利于幫助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本文也通過對我國高中物理教學現(xiàn)狀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措施。
關鍵詞:高中物理 人文精神 研究與實踐
我國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學科教育與人文教育相分離,使大多數高中生缺少人文素養(yǎng),使學生缺少責任感和使命感,出現(xiàn)自私自利、違法犯罪等不良行為,不利于教育的發(fā)展和社會的發(fā)展?,F(xiàn)階段,我國開始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高素質人才,要求各教師做好教學工作,將人文教育滲透到學科教學當中,提升學生的人文精神,尤其是高中物理教師,更應該轉變教學模式,將人文精神與高中物理學科教育相結合,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
一、高中物理教學滲透人文精神的重要性
物理學科作為高中必學的基礎學科之一,高中物理教師應在培養(yǎng)學生物理知識外還要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第一,根據新課改的需要,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創(chuàng)新精神以及科學與人文素養(yǎng)等素質教育,也就是提高學生全面素質,使高中生更符合現(xiàn)代人才發(fā)展的需要,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同時,也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第二,學生中學階段是求知欲最強的學習階段,學生對知識的需求不僅僅體現(xiàn)在高中物理課本中,還需要其他方面的知識,無論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都無法滿足學生對科學知識的需求,而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也不能單純靠書本來進行教育,應結合人文知識,更好的對學生進行教育,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情懷,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價值觀。
第三,在進行物理知識學習時,提高自身科學文化素質,要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以及敢于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培養(yǎng)學生的科學意識。
第四,使學生通過物理知識來了解科技,并積極參與科技活動,將物理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當中,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與物理學相關的問題。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學與社會發(fā)展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物理學知識實現(xiàn)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了解科技發(fā)展現(xiàn)狀,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國家的發(fā)展做出貢獻,并利用先進的科技服務人類。
二、高中物理教學滲透人文精神的現(xiàn)狀
首先,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低,很多高中生的學習理念就是學好專業(yè)課,只對教學內容進行了解,缺少對人文素養(yǎng)的認知,學生所了解的人文知識過于片面,人文精神得不到正確理解,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大多數學生都知道物理學知識對科技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很多高科技都大量運用了物理知識,而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卻很少會用到物理體驗,學生也只是固守課本知識,缺少創(chuàng)新理念,對社會關注度少,責任和使命感不強,實踐能力不強,不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
其次,教師缺少人文教育理念,目前,高中物理教師大多數都是資歷比較深的教師,他們在求學期間幾乎沒受到人文教育,傳統(tǒng)教學思想根深蒂固,另外,教師很少在課余時間自主進行學習,沒有學習先進的知識和理念,導致很多教師缺乏人文素養(yǎng)。近幾年來,教師所引起的惡性事件也常有發(fā)生,都說明了教師嚴重缺少人文教育理念。
最后,社會對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關注度不夠,目前,我國高中生還是以獨生子女為主,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父母對孩子的溺愛程度也在不斷加深,致使孩子性格扭曲,過于自私自利,沒有形成良好的價值觀。隨著西方文化的沖擊,使很多學生有崇洋媚外心理,人文精神也受到了沖擊,人文教育受到限制。
三、高中物理教學滲透人文精神的有效措施
(一)提高高中物理教師人文素質
高中物理教師應自主學習人文知識,很多教師固守課本教學內容,對外界的先進教學理念知之甚少,又因為地域差別、歷史因素等方面的原因,使教師缺少人文精神。因此,需要教師自主進行閱讀,提升自身人文知識和個人魅力,通過閱讀大量的哲學、歷史等典籍,豐富自身閱歷,并對知識進行總結和分析,形成獨特的理念,通過高中物理課堂,將人文知識傳授給學生。
(二)以物理教材為主,以物理學史為輔
在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中,高中物理課本上也滲透了很多的人文素養(yǎng),需要高中物理教師在對教學內容進行講解時,也要借助物理學史,為學生講述物理學家的愛國主義精神、百折不撓的學習精神等,讓學生在這些事跡中提升感悟,提高人文素質。例如,教師在講到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時,可以結合牛頓的故事對學生進行講述,比如,牛頓的童年生活不幸,資質一般,但平時喜歡看書,并動手做一些發(fā)明,看到鄰居家的人在做風車,他就自己動手做了個小風車;他在樹下休息的時候被蘋果砸中了腦袋,就去分析蘋果為什么會掉下來,并做了大量實驗,最終研究出了萬有引力定律,對物理學的發(fā)展有重要的作用,但牛頓在后期開始研究神學,使他的理念與其他的科學家存在差別,科研成果也少于前期,教師全方面為學生講述牛頓的故事,使學生深刻認識到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
(三)轉變教學方法,打造興趣課堂
在進行高中物理教學時,要轉變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法。在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互動,在進行重點知識講解時,要充分尊重學生,對學生耐心進行講解,使學生有不懂得地方可以提問,加強知識理解,平等對待學生,不因學生成績的好壞采取不同的態(tài)度,讓學生在融洽的學習氛圍中,更好地接受人文知識。
(四)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既要傳授學生知識,又要將物理對自然、對社會產生的影響傳授給學生,讓學生可以辯證的看待物理知識。比如,運用物理知識可以制造原子彈,捍衛(wèi)國家主權,但原子彈的殺傷力大,核污染嚴重,會嚴重破壞壞境,通過這些引導,來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喚起環(huán)境保護意識,并引導學生通過物理知識,制造高科技,造福人類,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
四、結語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一方面需要教師努力提高自身人文素質,轉變教學方法,進行積極引導,另一方面,還需要社會加大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關注度,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環(huán)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從而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以及社會的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常愛江.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研究與實踐[D].山東師范大學,2013.
[2]王恒.高中物理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的研究與實踐[J].才智,2015,(14).
[3]王冰.高中物理教學滲透人文精神的實踐與研究[J].科教導刊(下旬),2017,(01).
(作者單位:襄陽市第五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