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萍
探究教學,是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查資料等途徑掌握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探究教學強調,以學生為本,讓學生主動探究,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發(fā)現(xiàn)事物之間的內在聯(lián)系.
一、探究教學的分類
1.實驗探究活動.教師要挖掘生活中的素材,將化學教學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探究“鋇餐透視應該用什么樣的鋇鹽”時,教師可以提出問題:胃酸過多就會吐酸水、胃脹,需要去醫(yī)院作胃腸鋇餐透視檢查.檢查之前喝的是什么物質?為什么?有的學生說是BaSO4,有的學生說是BaCO3.學生議論紛紛,到底誰對誰錯?教師拿出與胃酸接近的鹽酸代替胃酸進行模擬實驗,將BaSO4和BaCO3粉末分別加入試管,再分別滴加稀鹽酸.學生觀察實驗現(xiàn)象后恍然大悟,BaSO4與鹽酸不反應;而BaCO3與鹽酸生成可溶性的BaCl2,會使人中毒.
2.調查探究活動.化學學習不囿于課堂,教師要引導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門,通過實地調查、上網查閱等方式獲取信息,完善知識體系.例如,在了解肥料與農業(yè)生產的關系時,學生知道肥料不僅包括化學肥料,還有農家肥料,兩者有何異同?能否相互替代?為此,學生向農民伯伯咨詢他們使用肥料的經驗,獲得一些資料,但是由于農業(yè)知識不多,沒有比較化學肥料與農家肥料的差異.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學生采訪了農科站的技術人員,獲得了比較滿意的答案.
3.交流探究活動.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交流,使學生在討論交流中獲得真知.例如,家中做飯、取暖、燒水等都需要燃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選擇何種燃料的探究活動:煤與煤氣的燃燒有何區(qū)別?木柴與沼氣的燃燒有何不同?石油液化氣燃燒的優(yōu)缺點有哪些?氫氣及太陽能等新能源使用的可行性有多大?學生拿出從網上、圖書室搜集的資料爭先恐后地說出自己的調查結果.接著,教師讓學生說出各種家用燃料的價格,并讓學生通過對比選出合理的燃料.
二、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教學的意義
1.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學生的主體意識,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在講“物質的變化和性質”時,教師可以演示實驗,讓學生觀察,并對“水由液態(tài)變?yōu)闅鈶B(tài),再由氣態(tài)變?yōu)橐簯B(tài)”“膽礬由塊狀變成粉末狀”兩個實驗進行思考:這兩個實驗有什么共同特征?而“膽礬溶于水并向其中滴加氫氧化鈉有藍色不溶于水的沉淀生成”實驗與“在盛有大理石的試管中加入少量稀鹽酸有氣泡產生”實驗對比,有何共同特征?通過思考、討論,學生發(fā)現(xiàn)前兩個實驗只是發(fā)生了形態(tài)變化,后兩個實驗有其他物質生成.教師再讓學生動手探究:如何區(qū)分氧氣與二氧化碳?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實驗驗證得到結論:氧氣能讓帶火星的木條復燃,二氧化碳能使帶火星的木條熄滅.學生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思考、討論、操作,掌握了探究方法,培養(yǎng)了探究能力.
2.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做練習題,能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也能使教師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以便對反饋情況進行必要的引導、點撥.例如,在講“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時,教師可以設計探究習題:如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學生根據(jù)燃料消耗氧氣的原理做測定實驗.在密閉的集氣瓶中,紅磷燃燒消耗集氣瓶中的氧氣,氣壓減小,導管倒吸水進入量筒,讀出水進入量筒的體積,計算氧氣的體積分數(shù)為15.在實驗中,學生會出現(xiàn)大于15或小于15的情況.教師要引導學生從裝置的氣密性、生成物的狀態(tài)等方面思考.學生思考后發(fā)現(xiàn),小于15可能是因為紅磷量不足、導管中有殘留水、裝置漏氣等原因,而大于15可能是因為止水夾未夾緊、引燃后未及時伸入集氣瓶等原因.有的學生認為,生成物五氧化二磷有毒,能否用鐵絲替代紅磷,立即有學生予以反駁,鐵絲能在氧氣中燃燒,但不能在空氣中燃燒.有的學生提出用木炭替換,但大家很快發(fā)現(xiàn)生成物為氣體,影響體積分數(shù)的測定.這樣,提高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教師要在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樂于動手的習慣,從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例如,在做“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實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組設計實驗,讓學生自主選用藥品、裝置,并讓學生思考討論:根據(jù)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所提供的反應條件及氣體性質,選用哪些儀器制取二氧化碳?如果組裝制取裝置?如何收集氣體?這樣,提高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總之,在初中化學教學中實施探究教學,能激活學生的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興趣,提高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