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靈
當前,重視實踐育人成為許多學校的普遍共識。無論是從學校課程的設置和安排,還是日常的教學方式,以及升學考試和評價中,都充分體現(xiàn)了這一點。但是,上好社會實踐這堂課,還需要家長要有正確的教育觀和科學的育人觀,對社會實踐要有足夠的重視和充分的認識,積極鼓勵和引導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并且身體力行,帶著孩子去參加社會實踐。
一是家長大力支持孩子參加社會實踐。許多家長總是把學習限定在一個狹窄的范圍內,認為學習就是學校內的學習、課堂上的學習。其實,社會的實踐體驗也是學習很重要的部分,社會實踐是孩子了解社會的一個窗口。作為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參加社會實踐,讓孩子自由活動,給孩子一個飛翔的機會。
二是家長積極引導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家長把社會實踐當作孩子學習的一種重要方式,不僅給予必要的支持,而且積極引導,讓孩子重視社會實踐的重要性。家長除了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外,還要能夠根據(jù)孩子的年齡段、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發(fā)展需求等,對孩子在課外、假期的社會實踐做點具體的引導。如推薦一些社會實踐的地方,設計一些路線,或者是在社會實踐的內容和形式上做點指導,更好地滿足孩子的發(fā)展,提升實踐的效果?,F(xiàn)在,幾乎所有的中小學在給學生布置寒暑假作業(yè)時,都會鼓勵學生多參加社會實踐?,F(xiàn)在北京的一些學科綜合實踐活動,就要求家長帶著孩子參加,這就需要家長花點心思好好計劃一下。
三是家長主動陪伴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參加到社會實踐中來,這是家長對孩子最大的支持了。但陪伴不是代替,還是以孩子為中心,把孩子放在正中央,讓他去實踐、體驗,家長只是做一些輔助性的、外圍的、保障性的工作。同時,主動意味著家長的自覺,沒有學校的要求,家長也會主動帶孩子去社會實踐。如果是低年級的孩子,家長可以帶領他們進行一些戶外活動,走進大自然,感受家鄉(xiāng)的新變化等;如果是高年級的孩子,家長可鼓勵他們參加一些更深入的社會實踐,如志愿者、獻愛心、環(huán)保公益等形式的社會實踐活動。
學生們最終是走入社會的,適當?shù)刈尯⒆訁⑴c一些社會實踐活動,不僅能夠讓課堂學習和社會實踐互為補充,還可以讓孩子在正式進入社會之前,積累一定經(jīng)驗。家長們,為了孩子的發(fā)展,支持、引導和陪伴孩子參加社會實踐吧。
編輯 _ 付江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