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月紅 李會杰
摘要:美國作家本· 斯泰爾著作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貨幣戰(zhàn)(The Battle of Bretton Woods)一書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為鏈接點,向我們理清了一戰(zhàn)二戰(zhàn)、國際金融體系的建立、馬歇爾的援助計劃以及中美關系等一系列問題。書中詳細介紹了美國高官哈里·懷特和英國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在貨幣領域的不同高見,最終達成了以懷特計劃為藍本的《聯(lián)合聲明》,形成了以美元-黃金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即金匯兌本位制度。然而黃金與美元掛鉤具有先天性缺陷,1929~1933年的國際經(jīng)濟危機引發(fā)了美國的貨幣信用危機,大批銀行倒閉。1931年7月英國被迫放棄金匯兌本位制度。一些以英鎊為基礎的金匯兌本位制度國際如印度、埃及、馬來西亞等國家也隨之放棄金匯兌本位制度。凱恩斯的國際清算銀行卻成了布雷頓森林會議實實在在的遺產(chǎn)。
關鍵詞:金匯兌本位制度;哈里懷特;凱恩斯;遺產(chǎn)
貨幣事務是中美關系改革看似已經(jīng)成熟的一個領域,停止貨幣戰(zhàn)爭,調和債權國和債務國的利益沖突和矛盾,不僅是1944年布雷頓森林體系會議的核心議題,現(xiàn)在仍是諸如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20國集團會議的重要議題。每當世界經(jīng)濟遭遇危機,國際社會都會有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呼聲。美國作家本·斯泰爾著作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貨幣戰(zhàn)一書以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為鏈接點,向我們理清了一戰(zhàn)二戰(zhàn)、國際金融體系的建立、馬歇爾的援助計劃以及中美關系等一系列問題。中國社科院世界經(jīng)濟與政治研究所副所長何帆評價此書,“在地緣政治角逐的背景下,兩個性格截然不同的角色登場,一位是美國財政部高官懷特,另一位是著名的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復雜的性格、奇特的命運、金錢與權力、陰謀與理想、處處是驚心動魄的情節(jié)?!辈祭最D森林體系到底有何魅力,目前世界格局是否愿意,是否能夠或者是否應該被納入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是值得每個人深思的問題。
二戰(zhàn)后建立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這實際上是一種金匯兌本位制度,各個國家在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會議上共同確認了美國規(guī)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黃金官方價格,每一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671克黃金,允許其他國家政府或中央銀行以美元向這些國家兌換黃金,美元成了其他國家的儲備資產(chǎn)。自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就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所確立的這一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在當時產(chǎn)生了重大影響,書中均有記錄。
“黃金是存儲或儲蓄一般購買力的中介?!澜缟纤袊叶紩敢獬鍪圬浳飺Q得黃金,沒有一個國家會拒絕在清償債務或支付提供的服務時使用黃金?!辛顺渥愕狞S金儲備,一個國家可以在較長的時間內允許其對外支付水平超出其海外收入,而無需被迫通過海外借款或出售本國國民的外國資產(chǎn)等方式來努力籌措海外資金,也無需實施進口限制、貨幣貶值、出口補貼等措施,也無需訴諸復雜的多重貨幣安排以恢復其國際收支賬戶的平衡。黃金儲備是將國內經(jīng)濟與海外經(jīng)濟變化的不利影響隔絕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p>
“作為國際價值和支付標準的黃金替代品或某種基于黃金的記賬單位,將會從現(xiàn)有貨幣中產(chǎn)生。在戰(zhàn)后的經(jīng)濟形勢下,它將必然有美元來擔當這個角色。無論在戰(zhàn)后的貨幣世界中美元的統(tǒng)治地位多么強大,無論黃金是多么徹底地依賴美國政府以固定的美元價格購買它的意愿,有充分的理由認為黃金應當扮演外衣的作用,強勢的貨幣在黃金的掩護下可以發(fā)揮它們的作用?!?/p>
然而,布雷頓森林體系并不成功,黃金與美元掛鉤的機制存在先天性缺陷,美國不可能同時既向世界供應充足的美元,又使其黃金儲備維持在滿足黃金可兌換的承諾所要求的水平上。事實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貨幣都無法擔當這一重任。1958年12月歐洲的貨幣可兌換承諾,不僅不是進入新貨幣時代最后的關鍵一步,反而使世界退回到20世紀20年代晚期那種混亂無章、民族主義的金匯兌本位制度。對于這一現(xiàn)象,比利時裔的美國經(jīng)濟學家特里芬給予了很好的解釋,如果國際上不協(xié)調一致采取行動來改變這個體系,那么他就會釋放一種極具破壞性的源動力。美國必須通過通貨緊縮、貨幣貶值或者實施貿易及匯兌限制來阻止黃金儲備流失殆盡,這將導致全球金融恐慌,并引發(fā)全世界采取保護主義政策。和特里芬一樣,法國經(jīng)濟學家雅克﹒呂夫是20世紀60年代宣揚以美元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終將崩潰的預言家。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2009年曾經(jīng)評價道,“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金融危機屢屢發(fā)生且愈演愈烈來看,全世界為現(xiàn)行貨幣體系付出的代價可能會大大超出從中的收益?!?929~1933年,資本主義國家發(fā)生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jīng)濟危機,并引發(fā)了深刻的貨幣信用危機。貨幣信用危機從美國的證券市場價格猛跌開始,迅速擴展到歐洲各國。奧地利、德國、英國都發(fā)生了銀行擠兌風潮,大批銀行破產(chǎn)倒閉。至1931年9月,英國不得不宣布英鎊貶值,并最終放棄了金本位匯兌制度。一些以英鎊為基礎的實行金本位匯兌制度的國家,如印度、埃及、馬來西亞等也隨之放棄了金本位匯兌制度,此后金匯兌本位制度也逐漸崩潰了,同時這也標志了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失敗。
布雷頓森林體系在一定時期內產(chǎn)生了積極影響。自由主義者認為它是高瞻遠矚的國際合作結果,尤其是英美合作的結果,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所確立的穩(wěn)定、開放和非歧視的國際經(jīng)濟秩序確保了戰(zhàn)后全球經(jīng)濟復蘇和增長。20世紀50~60年代的經(jīng)濟復蘇也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黃金時代。
為維護這一體系所保障的利益,英國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和美國經(jīng)濟學家哈里·懷特構想出了兩套不同的方案“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懷特提議設立“國際穩(wěn)定基金”,在國際收支短期失衡時為有關國家提供貸款以穩(wěn)定匯率,從而恢復固定匯率、取消兌換管制和歧視性安排。布雷頓森林體系最終達成的也是以懷特計劃為標準的藍本。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后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重建國際貨幣體系的建議時,對布雷頓森林體系做出了評價,特意指出,“以懷特方案為基礎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顯示凱恩斯的方案可能更有遠見?!?/p>
英國經(jīng)濟學家凱恩斯在1930年的《貨幣論》中,也是他在布雷頓森林體系會議中捍衛(wèi)的觀點,提議設立超國家銀行貨幣,即有一個新的超國家銀行發(fā)行的國際儲備資產(chǎn),用它來取代黃金作為唯一的終極國際儲備資產(chǎn)。凱恩斯認為黃金作為超國家貨幣,其主要功能是幫助各國應對臨時性的收支問題,無需采用通貨緊縮的辦法。凱恩斯承認戰(zhàn)前金本位制取得了成功,但堅持認為這是一種反?,F(xiàn)象。他將戰(zhàn)后金匯兌本位制的失敗描繪成一種常態(tài),認為這一結果是一個以黃金為基礎的國際貨幣體系的自然趨勢。然而,20世紀20年代的美聯(lián)儲沒有遵循金本位的基本規(guī)則,即當黃金流入時擴張信貸,當黃金流出時收縮信貸。它常常反其道行之,這就是為什么政策結果往往如此糟糕。
在匯率問題上,凱恩斯于1941年起草了他的貨幣計劃,他的立場是堅定地反對浮動匯率,其成果體現(xiàn)在兩篇論文中,《戰(zhàn)后貨幣政策》以及《關于國際貨幣聯(lián)盟的建議》。國際貨幣聯(lián)盟成員可以從國際清算銀行借款,并使用這種信用購買其他國家的產(chǎn)品,但所有國家都必須在適當時間結清賬戶,否則就將自動面臨調整措施。國際清算銀行坐落在瑞士的巴塞爾,是一個松散的、幾乎不為人知的中央銀行家聯(lián)盟,挪威代表在布雷頓森林會議初期曾經(jīng)提議立即關閉國際清算銀行,其他的一些歐洲小國代表團也持有相同的觀點。英國外交部長奈吉爾·羅納德和英格蘭銀行的喬治·博爾頓反對挪威代表團的提議,因為該提議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或世界銀行沒有任何關系。艾奇遜和美國國務院支持英國的立場。凱恩斯利用超國家主權貨幣進行國際收支余額多邊清算,主要意圖是為了解決英國二戰(zhàn)后面臨的國際收支困難,這種擴張主義的國際貨幣思想也是英美兩國最大的分歧。在此后的70年里,國際清算銀行依然非常活躍。令人感到反諷的是,這是凱恩斯在此次會議上留下的實實在在的遺產(chǎn)。
(作者單位:陳月紅,對外經(jīng)貿大學英語學院;李會杰,河南工業(yè)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