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穎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幼兒健康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健康理念的培養(yǎng)已經(jīng)成為幼兒教育的重點。樹立健康意識,提高身體素質,養(yǎng)成良好作息,可以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及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幼兒園健康教育課中存在的問題
當下幼兒教育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主要原因是工作忙,平時沒有時間照顧孩子。孩子交給爺爺奶奶照顧,老人的教育方式及教育思路不能及時跟上社會的發(fā)展,他們自身對于健康方面的知識也不是很了解,這樣首先家庭教育就有缺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的角色是任何人無法取代的。有些父母雖然有時間照顧孩子,但只會教孩子認字識數(shù),不會涉及健康方面,這種就是教育思想的缺失,對于孩子健康發(fā)展起不到促進作用。進入幼兒園,幼兒園教師自身的水平不足或者健康教育意識薄弱導致學生在幼兒園也未能及時接受健康教育,幼兒園在課堂安排上沒有對健康教育課過多安排,重視程度不夠。種種原因導致了幼兒健康教育的缺失。綜合來說,當下我國幼兒健康教育存在的最大問題是家長及教師對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學生在幼兒發(fā)育階段得不到相應的健康教育及正確的健康指導,這種情況自然會導致學生健康意識淡薄,甚至會出現(xiàn)零意識,這對每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很不利,所以幼兒教學階段必須重視健康教育,通過多種途徑讓學生學習到健康知識,樹立健康意識。
二、幼兒園健康教育課中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樹立正確健康觀念,重視幼兒健康教育。幼兒教育的首要任務是保護幼兒的生命及促進幼兒的健康。幼兒園的孩子年紀很小,很多孩子還不能完全自理,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身體各種機能需要發(fā)展,身體素質較差,經(jīng)常會生病,所以教師要想照顧好這些孩子必須要樹立健康觀念。健康對于每個人都很重要,我們不能在生病時再重視健康問題,那樣的話只能是亡羊補牢,從小就要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意識。當下環(huán)境污染嚴重,霧霾、酸雨等一系列環(huán)境問題時刻危害我們的健康,成年人尚且不能完全保護自己更不要說幼兒了,所以樹立健康意識至關重要,從小就要給學生灌輸健康意識。幼兒對于健康知識一無所知,所以需要幼兒教師告訴學生,健康教育不同于文化知識教育,它需要時刻叮囑,學生聽到的次數(shù)多了,這種觀念自然就在大腦中生根發(fā)芽了,學生也會養(yǎng)成習慣,在平時生活中就會重視健康,使每個幼兒都建立正確的健康觀念。例如,在北方的冬天天氣寒冷,還會有霧霾,教師可以告訴學生:“同學們你們要記住,出門要佩戴口罩,為什么要佩戴口罩呢?因為冬天的冷空氣吸入我們的身體中會不舒服,霧霾更會傷害我們的身體,所以要戴口罩?!泵看畏艑W時,教師要幫助每個學生將口罩戴好,這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重視這個問題,都會自覺戴口罩。樹立健康意識不僅僅是身體健康,同樣包括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同樣重要,比如有一個小朋友欺負另一個小朋友,教師要及時制止,并且告訴他們同學之間應該團結友愛,不能以大欺小或者倚強凌弱,這種做法都是不對的,這樣學生在心理上也會越來越健康,不會產(chǎn)生心理疾病。
(二)聯(lián)系生活,加強健康教育。孩子們進入幼兒園并不會學習太多文化知識,學生在學校中生活玩耍,在幼兒園中教師應該將健康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教育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生活中的健康教育方式很多,豐富多彩,教師應該善于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可應用于健康教育的點滴細節(jié)讓學生可以全面認識到健康的重要性,做到潤物細無聲。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類似的問題的時候就會知道如何去處理。聯(lián)系生活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因為教師講的東西我們每天都會遇到,慢慢地,學生每天的生活就會向著好的方向發(fā)展,逐漸培養(yǎng)起學生的健康意識,讓幼兒對健康得到全面的認識。例如,有些孩子從小就比較挑食,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不愛吃蔬菜,將蔬菜都挑到一邊,教師見學生這樣要對學生說:“我們身體需要很多營養(yǎng),如果不吃蔬菜我們的身體會不健康的,你看別的小朋友都在大口大口地吃,你也嘗嘗,很好吃的?!边@樣學生會嘗試吃蔬菜。學校的伙食也要注意葷素搭配,這樣才會讓孩子改掉挑食的壞習慣,從而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更大益處。將健康教育融入到生活中,而不是在課上生硬地給學生講解,這種教育方式效果更佳,學生也會更加容易接受。
(三)家長與教師配合,培養(yǎng)幼兒良好作息習慣。對于幼兒的教育并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畢竟孩子在學校的時間有限,大部分時間是與家長在一起的,所以家長的責任同樣重大。要想培養(yǎng)好孩子,就需要教師與家長好好溝通,努力配合。教師要將學生在學校的表現(xiàn)、學生今天學習的內容告訴家長,家長也要積極反饋學生在家的情況。良好的作息習慣非常重要,它直接決定學生的身體健康,在幼兒階段培養(yǎng)良好的作息對于孩子今后的發(fā)展至關重要,這需要家長與教師的配合,讓學生明白在什么時間需要做什么事情,這樣學生會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讓其受益終生。例如,在家中,家長要讓孩子每天九點之前必須洗漱完畢,躺在床上,任何事情都不能打破這個規(guī)律,每天早上六點半必須起床,這樣可以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后,將孩子在家的作息情況告訴教師,教師了解了每個孩子的作息情況后可以更好的教他們。中午午飯后,教師讓學生十二點半到一點半進行午休,這樣可以保證學生下午有精力,這樣,時間長了,學生就會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不再需要家長及教師監(jiān)督,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好處。
綜上,健康教育已經(jīng)成為幼兒階段最重要的教育內容,只有教師及家長足夠重視,并且采用適當方法才能有效指導學生,讓學生從小培養(yǎng)起健康意識,擁有健康的身體和心理,健康對于我們每個人都是最重要的,這會讓每個孩子受益無窮。
參考文獻:
[1]鐘淑馨,蒲靜,陳敏,楊麗.幼兒園健康教育現(xiàn)狀淺論[J].求知導刊,2015(16).
[2]劉晶.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J].學理論,2012(29).
[3]翟媛媛.社會性發(fā)展視角下的幼兒心理健康教育問題及對策[J].淄博師專學報,2011(0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