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林霞 史二穎
(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應用微課開展分層教學的實施策略研究
包林霞 史二穎
(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 常州 213164)
文章結合高職計算機專業(yè)學科課程的課堂教學改革需求,以《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作為實踐研究課程,在學情分析和學生分層基礎上,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活動和教學評價四個方面進行了分層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在分層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借助由微課構成的網絡學習平臺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使教師從傳統課堂教學的知識講授角色中解放出來,也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微課;分層教學;翻轉課堂
隨著信息技術和現代網絡通信技術的蓬勃發(fā)展,教育概念也在逐漸向“微”時代發(fā)展。微課以短小精悍的特點受到廣大學習者的青睞,未來的學習模式趨勢將是微課與各種便攜移動設備相結合的自主學習模式。
同一年級的學生中不同個體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是各不相同的。傳統的課堂教學是按照相同的教學難度和進度去組織教學,出現了學差生“吃不透”、學優(yōu)生“吃不飽”的現象,不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此外,教師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很難做到把教學內容呈現得清晰流暢的同時又能兼顧學生之間的學習差異性,學生課堂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參差不齊,也很難達到教學整體優(yōu)化的目標。
為了更好地發(fā)揮課堂教學的優(yōu)勢,克服全體化教學造成的弊端,發(fā)揮學生的個性,協調好教師授課和學生分層教學管理之間的時間矛盾,本文提出了應用微課開展分層教學的實施和評價策略。通過對學生進行分層,有針對性地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分層,設計相應的教學和評價方案。應用微課開展分層教學,可使教師從知識講授的角色中解放出來,致力于關注學生發(fā)展;也使每個學生都有適合自己學習的方式和主題,依據自己的學習步調開展學習活動,努力達到既定的目標。有效避免教學目標“一刀切”產生的基礎好的學生“吃不飽”、基礎差的學生“吃不透”的弊端。
本文以《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為實踐研究課程,在學情分析基礎上對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進行分層研究,制定了相應的分層教學方案,并以此作為參考,制作相應的微課資源,搭建基于微課的網絡學習平臺,為后續(xù)的教學活動的組織和教學效果的評價奠定基礎。
2.1 學習對象分層
首先按照專業(yè)將學習對象分層?!秷D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在高職的電子商務專業(yè)、藝術設計專業(yè)以及軟件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等專業(yè)均有開設。根據各專業(yè)的職業(yè)崗位需求,不同專業(yè)的學生對課程的學習要求不同,因此,需要按照不同的專業(yè)將學習對象分層,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和能力訓練任務。其次按照學習能力將學習對象分層。相同專業(yè)相同班級的學生學習能力存在差異,因此需要根據學情分析將學習對象分層,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難度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
2.2 教學目標分層
(1)不同專業(yè)的教學目標分層
根據各專業(yè)的職業(yè)崗位需求,在《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的整體教學設計中,針對不同的專業(yè)設置不同的能力目標要求。如:電子商務專業(yè)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能力目標定位側重于電商照片處理和網店界面設計,軟件技術專業(yè)學生學習該課程的能力目標定位側重于網頁界面設計和移動UI設計等。表1中列舉了上述兩專業(yè)在課程在綜合項目實戰(zhàn)模塊的能力訓練任務分層和學習要點,表2中列舉了不同專業(yè)能力訓練任務的知識和能力目標。
表1 不同專業(yè)能力訓練任務分層舉例
表2 知識、能力目標分層舉例
(2)相同專業(yè)不同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分層
在相同專業(yè)不同學習能力的教學目標分層中,可按照學生學習能力的差異分層,將教學目標劃分為A、B、C三個層次,針對這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設置不同數量的訓練案例;在相同的訓練任務或案例中可根據上述三個層次設定不同的能力訓練目標。
2.3 教學內容分層
教學目標的分層后,教學內容的側重點和訓練任務和案例的選擇也有所區(qū)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根據教學目標有針對性地對教學內容進行重點、難點分層,其次根據重點、難點對訓練任務或案例內容及數量進行分層,上述表1和表2中列舉了軟件技術和電子商務這兩個專業(yè)在該課程綜合項目訓練模塊的選例分層以及學習要點的區(qū)別。相同專業(yè)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可選擇不同難度和復雜度的任務以及不同的案例數量。
微課定義為教學目標明確、內容短小精悍的碎片化的視頻學習資源。微課的特點是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學習方式靈活、學習時間自由、側重于知識的共享、可以關注學習對象的差異性。分層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本著“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將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學習任務等根據不同專業(yè)的側重點和學生的個別差異進行分類分層,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為各層次的學生提供符合學生自身發(fā)展特點的教學活動環(huán)境,使得不同層次的學生在經過努力學習后都能得到最佳的發(fā)展的一種教學模式。由微課和分層教學的定義可以看出,微課為分層教學活動的組織提供資源保障。
為了更好地應用微課組織分層教學活動,作者在實踐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采用了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通過圖1所示形式開展教學。教師根據上述學生分層情況設計教學方案,制作或選用不同層次的微課學習資源,建設與優(yōu)化基于微課的網絡學習平臺。學生課前通過微課學習平臺預習知識要點、練習基本操作,記錄學習難點及資源需改進的地方,通過線上或線下方式進行討論與反饋,課后通過微課學習平臺復習鞏固和拓展訓練。課堂中教師根據學生能力發(fā)展情況進行分層教學,安排能力優(yōu)秀的學生進行綜合性的任務訓練;與能力中等的學生解析訓練任務、解決記錄的共性問題;組織能力較差的學生對知識點和基本操作進行二次講解和練習。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下,課堂教學不再以教師講授為主,而是以學生為中心。微課學習平臺提供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學習資源,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興趣自主選擇學習的難度、進度以及方向,滿足其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也從傳統課堂教學的知識講授角色中解放出來,更多地關注學生學習能力的動態(tài)發(fā)展,優(yōu)化教學設計,提高教學質量,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習知識和技能,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
圖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的分層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
在實踐課程的成績評定中筆者采用了過程考核的評價方式。過程考核評價貫穿學生課程學習的整個過程,涉及到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對學生學習成績的評價包括任務的完成效果和學生完成任務的參與程度兩個方面。
4.1 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效果進行評價
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效果評價包括基本操作案例評價、階段練習任務評價和綜合項目實戰(zhàn)評價三大部分。在上述分層設計方案中,根據學生分層情況將教學目標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并設置了不同難度和數量的訓練案例或任務。評價時需結合上述設定的能力訓練目標、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水平,對案例或任務完成的速度、質量和數量進行分層評價,評價時側重于學生這一階段的發(fā)展情況,觀察學生選擇的任務是否有難度的提升或降低。
4.2 對學生的任務參與程度進行評價
學生在完成基本操作案例、階段練習任務和綜合項目實戰(zhàn)過程中的參與程度作為成績考核評價的另一個參考方面。參與程度主要是指學生參與的主動性?;静僮靼咐饕ㄟ^微課網絡學習平臺在課前完成,階段練習任務和綜合項目實戰(zhàn)則通過課堂討論完成。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對課前基本案例練習參與程度的監(jiān)控和考核可以參照學生在網絡學習平臺上的訪問次數和時間來定,完成階段練習任務時對基本操作的熟練度也可以作為課前基本案例練習參與程度的參照依據。階段練習任務和綜合項目實戰(zhàn)模塊主要通過學生在課堂中參與討論的積極性、完成任務的主動性以及任務的創(chuàng)新性這三個方面來進行考核評價。
應用微課開展分層教學的教學模式是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傳統分層教學模式的有機結合,是對傳統分層教學模式的重構。在分層教學思想的指導下,借助由微課構成的網絡學習平臺和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可以使教師從傳統課堂教學的知識講授角色中解放出來,致力于關注學生發(fā)展,使每個學生在“最近發(fā)展區(qū)”學習知識和技能;也使不同層次的學生能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和興趣自主選擇學習的難度、進度以及方向,滿足了學生學習的個性化需求,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發(fā)展。同時,該模式也對任課教師和課程所在教學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個人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質和教學水平,課程所在教學團隊需要持續(xù)優(yōu)化課程的教學設計方案,提高微課教學資源質量,完善微課網絡學習平臺等等。
[1]朱軍紅.分層教學中不同層次學生的翻轉課堂實施策略[J].職業(yè)時空,2015(10):35-37.
[2]李紅.高中信息技術基礎課程實施分層教學的行動研巧[D].湖南:湖南師范大學,2014.
[3]楊麗青.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分層教學模式的設計與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16.
[4]楊杉.在線課程學習參與度的提升策略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5.
[5]唐英,上官虹.基于翻轉課堂實現計算機基礎課無痕分層教學實踐探索[J].信息與電腦,2015(9):123-124.
Research on the Strategies ofApplying Micro Learning Resource in Stratified Teaching
Bao Linxia Shi Erying
(Changzhou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Mechatronic Technology,Changzhou 213164,Jiangsu)
Combining the demand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his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strategies of stratified teaching of Graphic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On the basis of learning situation analysis and student stratification,the stratified teaching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teaching objectives,content,activities and evaluation.Under the guidance of stratified teaching idea,the network learning platform of micro learning resource and flipped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let the teachers liberate from the role of teaching knowledge in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and help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practical abilit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micro learning resource;stratified teaching;flipped classroom
G434
A
1008-6609(2017)07-0026-03
包林霞(1980-),女,江蘇常州人,工程碩士,講師,研究方向為計算機應用技術。
常州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2016年院級課題“微課在高職計算機類課程分層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圖形圖像處理技術》課程為例”,項目編號:2016YBS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