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祝頤
有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院長、黨委副書記、廈門大學醫(yī)學院常務副院長等多個頭銜的蔡建春近日再次被舉報:其申請廈門大學博士學位的論文涉嫌抄襲。被“抄襲”的文章來自他的兩名碩士生。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yè)論文進行比對,發(fā)現(xiàn)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后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yè)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兩名碩士學生的論文內容大面積重合,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身兼醫(yī)院院長、醫(yī)學院常務副院長多個重要職位的教授博士論文竟然抄襲學生的碩士論文,這樣的博士論文到底有什么含金量?教授學術道德、學術水平如此之低,如何教育學生?作為醫(yī)院院長,論文抄襲學生的,如何懸壺濟世、治病救人?某些人的學術道德底線淪落到如此地步,豈不悲哀?
事實上,教授抄襲學生論文并非個案。此前,洛陽某高校體育部教授張麗就曾這么干過。學生發(fā)現(xiàn)論文被抄襲以后訴諸法律,索賠十萬元,而法院卻判決張麗象征性賠償原告一千元。教授抄襲成本如此之低,如何遏制教授們的剽竊沖動?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不像是處罰抄襲者,倒像是縱容抄襲者。早在今年3月,就有人在微博上曝光蔡建春涉嫌抄襲,但直到7月14日,廈門大學才回應稱“正在進行調查”。直至今天未有調查結論。廈門大學調查院長抄襲進程緩慢,又如何以儆效尤呢?
放眼望去,不僅是醫(yī)院院長抄襲學生論文。就連工程院院士、大學校長這些重量級的人物也紛紛卷入學術不端丑聞。除了明目張膽地學術不端、論文抄襲以外,一些教授忙于社會事務、忙于創(chuàng)收,在校外上課、講學,忙得不亦樂乎。
【選自東方網(wǎng)】
插圖 / 如此稱重 / 趙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