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半個世紀的等候
秋風(fēng)帶著她涼爽而收獲的氣息悄然而至,所過之處片片落葉翻飛起舞。遠處的山林經(jīng)過初霜的洗禮,或黃或綠,呈現(xiàn)出秋天特有的迷人景致。田野里,農(nóng)民們抓住這陽光燦爛的日子忙著收割,一派豐收景象。稻谷在摜槽里翻飛起舞、稻草碼成堆排列在稻田、農(nóng)民們邊勞作邊唱著開心的歌。
再過兩個星期就是中秋節(jié)了,姨奶奶像往常一樣把花生、瓜子晾曬在院子里,然后坐在堂屋門口的廈子上曬著太陽。她一手托著下巴、一手扶著拐杖,雙眼望著遠方,像是在發(fā)呆、又像是若有所思。陽光照在她慈祥的臉上,額頭的皺紋似乎又加深了一道。
50年了,18250天,這是多么漫長的一個數(shù)字!姨奶奶已經(jīng)有50個春秋沒有見到她的兒子了。50年讓一個黑發(fā)人變成了白發(fā)人,讓一個花樣少年變成一個滿臉皺紋的老者。她一定是又再想念她的兒子了。是生、是死、是病、是健康、是幸福、還是痛苦?一點音信都沒有,50年來表大爹如石沉大海消失在人間再也沒有任何消息。這是姨奶奶心頭的一塊疤,一想到這件事,她就食不香、睡不眠,為這事她不知流了多少淚、白了多少發(fā),眼睛也視力模糊了。每逢春節(jié)家里舂粑粑,姨奶奶總會念叨“繞生在就好了,他最愛吃家里自己舂的米粑粑!”甚至有幾次在村里見到身形相貌與表大爹相仿的,姨奶奶一邊叫著名字一邊著急地追上前去,等仔細看清楚,又很失望地搖頭而歸。
哎!姨奶奶嘆了口氣,看看天色不早了,下到院子里把晾曬的東西又收了起來。剛轉(zhuǎn)身坐下,只聽大門吱的一聲響,隨即被推開了一扇門。緊接著走進來一個大約60多歲的男子,長得瘦瘦高高的,但十分精神,下身穿一條藍色西褲、上身穿一件白色西裝。姨奶奶朝大門那看了一眼,立馬驚喜地喊道“繞生”?!皨尅边M門的男子也認出了坐在廈子上的姨奶奶,幾個箭步飛奔過去,摟住了姨奶奶,母子倆抱在一起痛哭起來??蛇@流出的淚水不再是昨日的淚水,多么驚喜啊、多么高興啊、多么溫暖啊、多么幸福啊!50年未見,眼睛又不好,姨奶奶一眼就認出兒子,至今我都不敢相信,難道這就是母子連心?
“兒啊,這么多年你去哪了,怎么連個信都不給家里?”姨奶奶責(zé)問到?!皨專莾旱腻e,這么多年我對不起你、對不起家里的人?。 北泶蟮载?zé)地說道,思緒像開了閘的河水綿延不絕、一泄千里。表大爹那年13歲,還是一個懵懂少年,那年的秋天國民黨兵路過當(dāng)?shù)兀?dāng)晚就在李家村安營駐扎。不知什么原因,他被小號兵號角吹響時那神奇的力量吸引了,戰(zhàn)場上鼓舞士氣、沖鋒陷陣可少不了這玩藝。于是他萌生了當(dāng)兵的念頭,可是他又擔(dān)心他年齡太小,家里的人不讓去。第二天早上他起得早早的,天都不亮就爬起來,跑到村口去等部隊,就這樣他混進了國民黨軍,跟著部隊走了。部隊先是去了昆明,在昆明有一個軍官沒有子女,看他長得機靈可愛,想收他當(dāng)兒子,買了很多好吃的給他,還答應(yīng)每月給他一塊大洋,但是被他拒絕了。就這樣他跟著部隊東奔西跑,如愿以償?shù)禺?dāng)上了他的小號兵,負責(zé)吹號、做飯的工作。剛開始的幾年,由于到處奔跑,戰(zhàn)亂動蕩,沒有辦法給家里寄信。三年過后,國民黨兵敗,大批將士、物資被運送到臺灣。16歲的表大爹也跟著部隊來到了上海,在上海碼頭他看見每天大量的物資一挑一挑被裝上大輪船,碼頭一派繁忙的運送景象。16歲的表大爹不知道臺灣究竟是什么地方,只是充滿了好奇和神秘,這個不懂事的少年想跟部隊一起去,可他年齡太小,部隊不帶他去。他每天在碼頭附近轉(zhuǎn)啊轉(zhuǎn),突然心生一計。一天他找來一個漁民,讓漁民想辦法把他帶到大輪船附近,漁民不干。最后他忍痛割愛,把這幾年當(dāng)兵攢下的錢全都給了那個漁民,漁民同意了。那個漁民用小船帶著他,把小船劃到離輪船最近的地方,然后幫他順著輪船的船舷爬上去。一次、兩次都滑下來了,第三次他竟然順著船舷爬上去了,爬上船后,他趕緊跑到船艙的最下層躲起來。等被發(fā)現(xiàn)的時候,船已經(jīng)駛出碼頭,想讓他回去也回不了,于是他又第二次混在部隊來到了臺灣。
可沒想到去了臺灣,就差點一輩子再也見不到親娘、再也回不了家鄉(xiāng)。每天看完太陽看月亮,看完月亮看太陽,只能望著無邊無際的海水發(fā)呆。后來表大爹打聽到大陸搞改革開放了,允許臺灣的親人回家探親了,他的一些福建的戰(zhàn)友也回到家鄉(xiāng)找到了親人,才趕快辦好手續(xù)買了機票直奔家里。那一晚,娘兒倆是說不完的話、敘不完的情。姨奶奶一開始對表大爹充滿了責(zé)怪和埋怨,但能在有生之年見到兒子更多的是滿心歡喜,她覺得很知足、很圓滿了。頃刻間,那走路一崴一崴的小拐腳似乎是解放了,走起路來剛勁有力、那布滿皺紋的額頭在幸福的笑容中舒展了、那雙經(jīng)??奁难劬λ坪跤只謴?fù)了年輕時的神采。
那個中秋節(jié),姨奶奶家是最熱鬧、最幸福的中秋節(jié)。全家四代同堂30幾口人,表大爹的兩個姐姐、一個哥哥以及他們的男人、媳婦、兒女、孫子孫女都聚到了一起。姨奶奶還親手為分別50年后再相聚的兒子搟面湯,那是表大爹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東西。臺灣的月餅、瀘西的月餅,花生、瓜子、核桃、板栗,吃的什么東西似乎都比往年更好吃、更香甜。孩子們圍著表大爹問著臺灣的世界,什么都新奇、什么都美妙,特別是表大爹拿來的那些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他們還是第一次見過。表大爹與孩子們聊了一陣,最后諄諄教誨地說道:“孩子們,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你們不能像老爹當(dāng)年那樣任性啊!現(xiàn)在時代好了,和平安康,要好好讀書,做個對社會有用之人……”
屋內(nèi)瓜果飄香、歡聲笑語,屋外月亮與星星對語,暢訴著半個世紀的等候、一家人的分離與團聚。海峽不再遙遠,不再是“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我在這頭、大陸在那頭”。
那年之后,表大爹每年都要從臺灣回家鄉(xiāng)一次,每次都要住上一兩個月。臺灣的表大媽每次也跟著一起來,每次來了以后都不愿意走,還是覺得家鄉(xiāng)的氣候好,冬不冷、夏不熱,住長了病都好了。表大爹的兒子也在上海開了一家服裝廠,把臺灣現(xiàn)代化的加工設(shè)備、新穎的設(shè)計帶過來,新潮設(shè)計、流水線生產(chǎn),生意做得風(fēng)生水起。為了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表大爹的兩個侄女央求表大爹幫她們也安排到表哥的工廠去打工。小紅和翠萍第一次坐上飛機離開家鄉(xiāng),帶著對大城市的無限憧憬去到了上海。在上海,小紅和翠萍腳步匆匆追趕著大城市的節(jié)奏,雖然辛苦,但每次來信都跟家里人說一切安好勿念。
是啊。每一個人年輕的時候都覺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可出去之后才發(fā)現(xiàn)外面的世界也很無奈,離家越遠思鄉(xiāng)越切。所以無論走多遠,都會回來,因為那里有父母及家人的等待,那里是他或她的胞衣之地。
母親的推車
夏天的雨說來就來,剛剛還是晴空萬里轉(zhuǎn)眼就烏云密布,不一會兒功夫銅錢般大的雨點就劈頭蓋臉打來。樹枝上、草皮上、墻壁上,暴雨沖刷著萬物,恣意而快樂。而此時的人們行色匆匆、倉皇而逃。騎自行車、摩托車的加快速度趕著往家奔,走路的人隨手拿點東西遮在頭上,四處尋找附近的躲雨之處。每每此時,我記憶的閘門總會一泄而開,畫面里都是母親在曬場上忙著收木料、拉木料,所有的構(gòu)圖都是母親和推車。
我上初中的時候,我們家是靠繼父做手工藝維持生活。繼父從爺爺那傳承了做木工的手藝,爺爺年輕的時候?qū)iT幫人家蓋房子,打衣柜、碗柜、供桌自然不在話下。可那時的條件,靠手藝維持生活仍是十分艱辛。打家具需要大量的木材,從山里買來木材后還得送到改料廠加工。繼父年輕時身體受過傷,在改料廠把一棵棵樹改成一片片規(guī)格不一的木材后,母親就得用小推車一車一車拉到曬場去曬,曬好后再一塊又一塊搬回家碼好自然風(fēng)干。每到周末我就抽出時間幫母親去拉木料。母親在前面拉著,我在后面推著,高高堆起的木材常常遮住我的眼睛,我甚至看不到母親的背影。拉到陡坡處,我感到車子不會動,甚至要往下退,我嚇得直叫,這時母親說,“沒事,加一把勁就上來了,不能松勁。”我咬咬牙、使出全身力氣,母女齊心終于過了陡坡。
來到曬場,我才發(fā)現(xiàn)母親的頭發(fā)全是濕的,汗水把頭發(fā)早已結(jié)成一撮一撮的??蓻]來得及喝口水休息下,母親又忙著把滿車的木料搬下來晾曬。我心疼地說“媽,要不休息下?!薄澳阈菹?,媽媽先搬著,才第一車哪,今天最少都要拉十車哪?!被鹄崩钡奶枙竦蒙砩系钠つw刺痛,直感覺無處鉆躲。我咒罵著毒辣的太陽,可母親卻說這是曬木料的好日子,太陽出得好、木料曬得干,以后打出的家具才不容易開裂、變形。
是??!那才是第一車,我拉了三車就累得腳癱手軟躲回家里休息。母親硬是一個人從改料廠把所有木材全部拉到曬場去曬,一車又一車的拉、一塊又一塊地搬,我真不敢相信母親一個女人能干得下來。那時我才理解了母親平時所說的,“汗珠子落在地上摔成八瓣”是什么意思。而那個周末還是老天照顧,艷陽高照直至落山。有的時候,天公不作美,上午還是晴空萬里,下午就電閃雷鳴。忙得一家人如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zhuǎn),拼命地收、拼命地搬,拉著小車恨不得能飛起來,寧可自己被雨淋不愿木材被雨打。雨下起來了,母親就不讓我們小孩搬,可她還在風(fēng)雨中拉著那載滿木料的推車,等搬完回到家,汗水雨水濕透衣背,一屁股坐下就半天爬不起來。看著母親濕透的衣服,勞累的身體,我的眼眶濕潤了,勸導(dǎo)母親不必那么辛苦,我們節(jié)約一點就行。母親歇了口氣,語重心長地說道:“小時候家里窮,兄弟姐妹又多,小學(xué)還沒畢業(yè),你外公外婆就不讓讀書了,只留下你舅舅一個人讀。我那時最愛讀書,學(xué)習(xí)又好,可有什么辦法,只能含著眼淚回家?guī)痛笕四肽ネ泼媪?。所以不管現(xiàn)在我怎么辛苦,我都希望你能好好學(xué)習(xí),考上大學(xué),做個有文化的人。即便是賣房貸款我都會供你讀書,只要你讀得進書?!蔽艺驹谔梦萃鹤永镯樛邷洗孤涠碌挠旰?,心里泛起陣陣的酸楚,雨水打在廈子的石沿邊噼里啪啦,水花四濺如無數(shù)顆彈珠敲打在我的心坎,痛痛的、酸酸的,我有什么理由不好好讀書??!
長時間的過度勞累,積勞成疾,母親病倒了。一天早晨起床后,母親的腰鉆心的痛,直接動彈不得,床也下不了,弟弟還小,圍在床邊哇哇直哭。幾番尋醫(yī)問藥無果,母親急得心急火燎,這一家人的吃喝拉撒怎么辦,關(guān)鍵是不能耽擱了孩子上學(xué)。后來聽說打銀針有效,找了一個鄉(xiāng)村醫(yī)生到家里來,果然打了幾次后,母親慢慢的可以下床行走了。母親是個閑不住的人,才一好點又忙著盤運木料去曬、燒火做飯、給家具上漆……我感覺母親沒有不會做的事,簡直就是百變女金剛。母親這一忙就是日夜交替,迎來日出送走月亮,母親這一忙就是一輩子,冬寒夏酷風(fēng)雨無阻,正如云南民歌所唱的“太陽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那輛兩輪推車也伴隨母親迎來了春、送走了夏、走過了秋、熬過了冬,車幫拉壞了又修修補補,直用到我大學(xué)畢業(yè)??赡赣H的病一直沒有得到徹底治療,加上勞累越拖越重,走路每走一小段都要坐下歇個稍才能繼續(xù),可她一直忍受著,一忍就是10多年,直到我工作以后才到醫(yī)院手術(shù)治療,連做手術(shù)的醫(yī)生都說,她這病拖得太長了,突出的腰椎把坐骨神經(jīng)都壓扁了,嚴重變形,即便手術(shù)后都需要很長時間恢復(fù)。
如今,隨著工業(yè)化、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即便在農(nóng)村都很少見到推車的影子了,拖拉機、三輪摩托車等等電動交通工具已經(jīng)替代了人力。可那時母親就是用推車,用“汗珠子落在地上摔成八瓣”一步步、一車車推出了我的大學(xué)、推出了弟弟的軍旅生活、推出了全家人的衣食生活,也推彎了腰、推彎了背、推得兩鬢霜白一身是病,但卻樂此不彼、無怨無悔。因為過度勞累,63歲母親一病不起,離開了辛勞的人世。
我愛你,彌勒
“ 一湖一泉一美景,一城一佛一奇緣。一文一武一芳名,一寺一坊一月圓”,這就是彌勒。走過的山水千萬座,心里最掛念的還是峨山甸水;吃過的米線千百碗,最喜歡的還是那碗鹵雞米線;聽過的曲無數(shù)種,最醉心的還是那曲阿細跳月。
彌勒,是我的第二故鄉(xiāng),但對她的愛與日俱增。第一次來彌勒,還是在我讀初中時。那時表姐在煙廠工作,每到假期我都會來彌勒找她。當(dāng)時的彌勒城很小,最繁華的地方就是噴泉街心花園,附近有百貨大樓、電影院。自行車輕緩地穿梭在林蔭小道,偶爾幾聲叮當(dāng)?shù)拟忢懘蚱萍澎o的時光,街頭路旁相遇的人道著安、敘著舊。
噴泉轉(zhuǎn)過去是西山路,那里總會有山里人挑柴和雞蛋來賣。身著民族服裝的彝族婦女躲在柴堆后,每當(dāng)有人來買才羞澀地站出來,大眼睛撲閃撲閃地閃動著,嘴里用生澀的漢話說著價。西山路一到底就是煙廠了,那時才剛建廠不久,規(guī)模很小。職工都是5、6個人擠在一間集體宿舍,宿舍外邊就是包谷地。因為剛建廠幾乎都是年輕人,從宿舍到車間、從車間到包谷地,到處飄蕩的是歡歌笑語、是咱們工人有力量的干勁。表姐的同事中還有一個與影視劇有關(guān)的人物,她就是阿惠的女兒原子,那時身邊有一個日本人,大家都覺得好神秘??!其實這個一半日本血統(tǒng)、一半中國血統(tǒng)的女孩,與大家在集體宿舍樓歡快地做著飯、洗著衣,并無不同。
一個周末,我和表姐一起騎單車去鄉(xiāng)下做客。一進竹園壩,蔗糖的香甜就彌漫在田野。甘蔗林里,金箍棒直立、長葉飛舞,奏著嘹亮的琴音。竹園壩子的千畝荷塘,在夏季帶來清麗的美,荷花仙子足踏綠盤亭亭玉立,傲然挺拔于綠葉簇擁之中,一分素雅、一分清淡、一分圣潔,一分靜美。穿過蜿蜒坑洼的鄉(xiāng)間小路,我們在叫一碗水的村子吃上噴香可口的農(nóng)家晚餐。
那是三十年前我認識的彌勒,只留下了彌勒人熱情好客、土地肥沃的印象,記住了紅糖、紅煙這個城市的特產(chǎn)?;蛟S是戀上了這個城,大學(xué)畢業(yè)后我選擇了來彌勒工作。一路走來我感受著這個城市發(fā)展的每一天、每一步,見證了小城述寫的一個個精彩故事。發(fā)展旅游業(yè),打開小城與外界交流發(fā)展的大門。自1999年修建錦屏山風(fēng)景區(qū)以來,一個接一個的旅游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讓這方山水更加絢麗多姿、風(fēng)情萬種。拾級1999級臺階,高19.99米的彌勒大佛就坐落在錦屏山之巔,這尊世界上最高的彌勒坐佛,成為了無數(shù)人來彌勒的心愿之一。據(jù)佛經(jīng)記載,彌勒是未來佛,他的塑像通常就塑于佛教寺院中的第一殿——天王殿,彌勒佛因此成為善男信女來寺院最先叩拜的第一尊佛。人們對彌勒的膜拜,自然寄托著對未來期待向往的美好心愿?!皝韽浝瞻輳浝铡彼坪醺\更靈驗。
問道錦屏山,養(yǎng)生溫泉水,夢幻東風(fēng)韻,萬花太平湖。紅河水鄉(xiāng)歌詠云下江南的多情,湖泉生態(tài)園構(gòu)筑詩意棲息的家園。如今的彌勒處處是美、步步皆景。明朝軍事家、文學(xué)家劉伯溫曾說:“江南千條水,云貴萬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貴勝江南。”而今的彌勒已是高原出水鄉(xiāng),不是江南勝似江南了。一個小小的彌勒城,方圓不到十平方公里范圍內(nèi)三個水庫相擁、兩個湖面鑲嵌,宛如五顆珍珠散落在玉盤中。兩灣湖水相伴的彌勒,讓彌勒人每天的生活為湖而起、為湖而息。每天清晨,當(dāng)?shù)谝豢|陽光照在湖面、當(dāng)鳥兒拍打著翅膀、當(dāng)綠葉舒展開葉片時,人們已經(jīng)在湖邊迎接一天當(dāng)中最美好的時光。呼吸著一天中最清新的空氣,繞著湖水或散步、或垂釣、或騎行,傾聽著鳥兒婉轉(zhuǎn)的唱音,彌勒人幸福的一天已經(jīng)開始。而當(dāng)夕陽西沉、夜幕降臨之時,湖泉生態(tài)園仍然是彌勒人結(jié)束一天幸福生活的必去之地。迎著霞光看白鷺在湖面蕩來蕩去、湖畔的蘆葦在微風(fēng)中跳著芭蕾、一池碧綠的荷透著清香,還有那可愛的蜻蜓與水不時的親吻,在欣賞著美景之余,人們沉醉在小城小小的甜蜜中,留下幸福的腳印、相伴的身影。
而城南正在建設(shè)中的紅河水鄉(xiāng),更為彌勒帶來高原水鄉(xiāng)的美。一千多畝的水域面積內(nèi),樓臺亭榭、橋梁走廊,迂回曲折散落其中,蘇派、徽派、京派等古代經(jīng)典園林藝術(shù)薈萃于此。錢王橋、將軍橋、采蓮橋、流霞橋、映月橋等十八座橋或連或斷矗立于水面,盡顯中國橋文化的韻味。曲水流香、清風(fēng)明月、翠羽丹霞等八個亭閣坊錯落有致、布局巧妙。在古色古香的水韻文化中又融入了現(xiàn)代元素,華燈初上,如夢如幻的水舞秀讓你如癡如醉。隨著音樂響起,時而如長袖善舞的美女輕盈起舞,時而如西班牙斗牛士勇猛熱烈,時而如一根根北極冰柱直立水面,時而如萬千雨絲纏綿悱惻,不用奔赴千里之外的迪拜看音樂噴泉,在這里就可以兌現(xiàn)許諾多次帶親愛的她看水舞秀的承諾。
在彌勒居住久了,越發(fā)感受到這塊土地的厚重與榮光。走進禹門寺,看看秀美的禹門瀑布,聽聽那嘶吼的瀑布聲,探尋明末兵部尚書楊繩武年少時候讀書的石洞。楊繩武任監(jiān)察御史時,監(jiān)察大小官員,不畏權(quán)勢,剛正不阿,贏得了“鐵面之風(fēng)”的美譽。在大明王朝大廈將傾的時候,他忠貞不移,是崇禎皇帝最信任的人,受命于危難之中,總督遼東寧遠諸軍,出關(guān)救松、錦,只可惜出師未捷身先死,鐵面御史英名留。走進烤煙之鄉(xiāng)虹溪,那里是清末巨商王熾的故鄉(xiāng),富甲天下、急公好義的王熾在大清王朝危難之際慷慨解囊。1900年在八國聯(lián)軍的槍炮聲中,慈禧太后帶著光緒皇帝倉皇而逃,已是晚年的王熾以國家為重,做出一個令人瞠目結(jié)舌的決定,盡“同慶豐”錢莊的一切力量幫助朝廷渡過難關(guān)。后被慈禧太后賜封為“三代一品”,而今雄壯的“三代一品”石牌坊還屹立于虹溪鎮(zhèn)。到東山去看看張沖故居,這位生于彝村、一生充滿傳奇色彩的農(nóng)民將軍,臺兒莊戰(zhàn)役一舉成名,率部堅守禹王山20余日,挫敗了日軍板垣、磯谷師團直取徐州的企圖,打出了滇軍的軍威、打出了滇軍的血性、打出了云南男兒忠貞愛國的熱忱。后因移鹵就煤、治理水利,還被譽為“鹽神”“水神”。往南走,是世界著名數(shù)學(xué)家熊慶來先生的衣胞之地——朋普鎮(zhèn)息宰村。從小村走出的熊慶來不僅在數(shù)學(xué)成就上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績,而且清廉愛國。1937年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經(jīng)繆云臺、龔自知、方國瑜等人推薦,接受云南省主席龍云聘請,出任云南大學(xué)校長,在任12年,開創(chuàng)了云南大學(xué)發(fā)展史上的“黃金時代”。薪盡火傳,愛才惜才,關(guān)心下一代的成長,只有初中學(xué)歷的華羅庚正是因為得到了當(dāng)時清華大學(xué)數(shù)學(xué)系主任熊慶來教授的大力引薦,并幫他出國留學(xué),才成就了華羅庚在數(shù)學(xué)上的驚人成就。一代聯(lián)圣孫髯翁晚年也選擇了定居彌勒,最后長眠于這塊土地。
彌勒是綠色的,寓意著希望活力。這是一個被綠色包圍的城市。當(dāng)?shù)谝豢|陽光,溫暖地灑向這片充滿生機的土地,街巷、山巒、山村、田野,都化作水墨丹青中的筆筆勾勒,渲染出一派山水田園的風(fēng)貌;那層層疊疊、肆意鋪展的綠色,便激蕩起彌勒生命鮮活的光彩。彌勒是藍色的,靜享彌勒,是一泉一世界,一湖一天堂。湖泉生態(tài)園、紅河水鄉(xiāng),雖由人開,宛如天作。它如一片靜美的秋葉,在喧囂的城市獨自安逸靜默。棲息湖畔,透過煙波浩渺的湖面,城市在另一端,宛如海市蜃樓一般的虛幻,而湖這邊,天高云淡,如夢一般寧靜。彌勒是金色的,蘊含靈光和福氣。不知是怎樣的一種“機緣”與“應(yīng)化”,彌勒成為全世界唯一與佛同名的地方。或許正是大佛的靈光福運,使彌勒的歷史承載了古老、悠久的毓秀和鐘靈,成為一片蘊寶流金的福地,孕育出一個又一個的英才。彌勒是紅色的,演繹激情與浪漫。這里的土地是殷紅的,猶如浸溢著血液的豐肌。這片紅土地孕育的彝族支系阿細人更是把火之紅融入靈魂深處,奔放、狂野,醇厚、歡樂。夏季,當(dāng)滿壩子的葡萄架掛滿香甜的葡萄,彌勒的土地將被另一種妖嬈如血的紅色渲染。彌勒是多彩的、彌勒是奮進的、彌勒是幸福的,2015年在全省120多個縣市縣域經(jīng)濟綜合排名中躍居第三位。
這就是彌勒,是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開口便笑笑世間可笑之人的彌勒,彌勒的微笑、微笑的彌勒,這是世界的微笑。她將吸引世人的矚目、她將吸引世人因這方山水而詩意棲息。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生活不僅在詩里,她就在彌勒的靈山秀水間、在彌勒的甜美空氣里、在彌勒的晨鐘暮鼓里、在彌勒的幸福舞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