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德志
隨著城鎮(zhèn)化步伐的加快,農村大量土地及荒山有利于草食動物的養(yǎng)殖,而養(yǎng)羊是一項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易從事的產業(yè)。羔羊是發(fā)展養(yǎng)羊業(yè)的基礎。若羔羊階段飼養(yǎng)管理不當,不僅會造成羔羊大量死亡,而且會嚴重影響生產能力。本文就羔羊護理及飼養(yǎng)關鍵技術進行介紹。
1.培育壯胎是前提
母羊懷孕5個月中,前3個月胎兒發(fā)育較慢,飼養(yǎng)上以放牧為主,懷孕后兩個月,胎兒生長速度加快,在放牧基礎上,每天補混合精料0.5公斤、干草1公斤、青草1公斤、胡蘿卜0.5公斤、石粉10克、食鹽10克,以保證營養(yǎng)供給。不喂發(fā)霉變質草料,不飲冰水,防擁擠、滑跌、頂撞,保持圈舍清潔干燥通風。在分娩前1個月前,飼養(yǎng)人員每天按摩母羊乳頭10分鐘,直到分娩前4周停止,以促進乳腺發(fā)育,使其有充足的奶水為羔羊提供營養(yǎng)物質,培育出壯胎。
2.做好接產是基礎
母羊懷孕近5個月時,將有分娩征兆的母羊趕入鋪有干凈墊草、已經消毒的分娩欄內待產,并對母羊外陰、后臀、下腹先用溫水擦洗干凈,再用毛巾浸滿0.1%高錳酸鉀溶液擦洗消毒。助產員用1%來蘇爾溶液消毒手臂,戴上長臂乳膠手套,觀察母羊分娩進程,檢查胎位是否正常。當發(fā)現胎位不正時,先將胎兒露出部分推回子宮,將母羊后軀抬高,手臂涂潤滑油,伸入產道矯正胎位,隨母羊努責拉出胎兒;胎兒過大時,可將兩前肢反復拉出送入,乘勢緩慢拉出。如產道干澀,可涂醫(yī)用凡士林或甘油潤滑,再實施牽引助產,避免生產過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3.搞好護理是關鍵
羔羊出生后,迅速用干凈毛巾將口鼻耳中黏液擦干,距腹部4厘米處剪斷臍帶,用5%碘酒對臍帶斷端按壓或浸泡消毒,半小時內讓羔羊吃上初乳,保持護仔欄內溫度在20℃以上,當母羊奶水不足或產羔數多時,采用近期生產母羊代養(yǎng)或人工喂養(yǎng)。人工飼喂時,6天以內的代初乳,用常用乳750毫升、食鹽10克、新鮮魚肝油15克、雞蛋2枚充分震蕩后,加熱至40℃,每次喂半小時;7~40天常乳,用69%脫脂奶粉、24.5%動物脂肪、5.3%乳糖、1.2%二價磷酸三鈣,每公斤人工乳加35毫克四環(huán)素,每公斤乳粉可兌7.5公斤干凈水。喂量為羔羊體重的2%,奶溫保證在40℃,每天喂奶4~6次。對發(fā)生窒息假死的羔羊,可將其兩后肢提起,頭向下,輕拍胸部,倒出胎液,然后迅速放入產仔欄使其恢復知覺,必要時注射尼可剎米1毫升,促進呼吸;對已停止呼吸者,可臍動脈緩慢注射10%氯化鈣溶液2毫升進行緊急處理,以提高初生羔羊的成活率。
4.強化管理是保障
母羊生產20天后,泌乳量逐漸下降,因此羔羊在7日齡開始用大羊反芻液或吃過的草飼喂,以建立瘤胃菌群,并飼喂易消化的優(yōu)質青干草,促進其胃腸蠕動;10日齡時,應增加飼喂易消化的配合飼料,其配方為30%炒黃豆,50%玉米,19%麩皮,1%食鹽和礦物質,每天飼喂4~5次,喂量由少到多,每天供給新鮮清潔飲水,水溫控制在20℃左右;羔羊滿1個月后,采食量逐漸增加,精料按體重0.5%供給,日喂3~4次,做到定時、定量、定質。定時消毒飼喂用具。并在20~30日齡時,采用閹割或結扎的方法對不作種用的公羔進行去勢。羔羊3月齡時,體重達15公斤,能每日消化粗飼料1公斤時,即可斷奶。斷奶時需經7~10天適應期,每天飼喂優(yōu)質青干草1.5公斤或青草3~4公斤,精料0.2公斤,使之順利過渡到青年羊階段,為羊體成熟和育肥出欄起到保障作用。
5.加強免疫是保護
羔羊期免疫系統(tǒng)未健全,各種疫病會趁虛而入,搞好免疫工作是養(yǎng)好羔羊的重要舉措,為此建議廣大養(yǎng)羊戶定期開展羔羊痢疾、布魯氏桿菌病、傳染性膿皰病、山羊痘等病的免疫工作,做到按疫苗說明的計量、方法進行免疫注射,并搞好驅蟲和消毒工作,以保障其健康成長,為山羊產業(yè)穩(wěn)定健康發(fā)展、農村脫貧致富發(fā)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