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征和
1904年,30歲的丘吉爾從保守黨陣營退出,他想站到當時最大的自由黨的行列。在一次演講中,為了爭取親自由黨人士的支持,他向保守黨猛烈開火。臺下聽眾齊聲高呼,打斷他的長篇大論,要求他三言兩語概括兩黨的優(yōu)劣,否則就滾下臺去。
丘吉爾停下演講,從演說的講臺上取出一塊1鎊不到的小面包,晃動著說:“實施保守黨的政策,你們將得到這樣一塊面包。”緊接著,他又拿出一塊重約2鎊多的面包說:“如果親信自由黨,保持自由貿(mào)易,你們將會得到這樣一塊大大的面包啊!”臺下的自由黨們擊節(jié)歡呼。
可是好景不長,1906年,丘吉爾為爭取自由黨議員的席位到曼徹斯特演講,就遭到當?shù)乇J攸h候選人的發(fā)難,他們抓住丘吉爾對保守黨的倒戈行為,印發(fā)了他過去如何標榜保守黨、攻擊自由黨的言論來質(zhì)問他,要求他不要繞彎子,直截了當?shù)叵蜻x民作出解釋。保守黨候選人本想借丘吉爾過去對保守黨的出爾反爾給他制造難堪,讓自由黨人看清他過往的“劣跡”,從而失去人心,不攻自敗。然而,丘吉爾接過匯集這些言論的小冊子,趁著翻看的機會思索了一會兒,就鎮(zhèn)定從容地回答:“我為保守黨工作時,確實說了一些蠢話。我退出保守黨,正是由于我不愿繼續(xù)說蠢話?!弊杂牲h們大笑,向他熱烈鼓掌歡呼。隨之,丘吉爾把手中的小冊子三下五除二地撕碎,拋向空中,露出一副不屑的神色。
從加入自由黨到時隔兩年后當選自由黨議員,丘吉爾的演講都曾遭遇尷尬,但丘吉爾都機智巧妙地化解了。其化解之法在于首先順應(yīng)了一群特殊聽眾的要求——簡潔。其次,也是最關(guān)鍵的,他知道如何簡潔效果好。其一是兩次舉手動作,化聽覺為視覺,形象直觀,幽默成趣;其二是一句話,以退為進,盡顯認錯改錯的誠懇,可愛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