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余學軍 楊彥榮 圖/楊代富
陸文禮:一把尺子傳承鼓樓文化
文/ 余學軍 楊彥榮 圖/楊代富
◎陸文禮掌墨建造的肇興侗族鼓樓
名播海外的黎平縣肇興侗寨,是全世界最大的侗寨。寨中有一座鼓樓叫禮團鼓樓,它已經(jīng)進入世界吉尼斯紀錄。這座美輪美奐的建筑是肇興層數(shù)最多的鼓樓,共13重檐,從設(shè)計到建造都出自陸文禮之手。游客常納悶:為什么肇興最好的鼓樓要請紀堂侗寨的師傅來修建?說起來故事就多了。
湘黔桂三省區(qū)交界的侗族地區(qū)有句民謠:“花橋師傅在三江,鼓樓師傅在紀堂?!彼莱隽思o堂侗寨鼓樓墨師的名聲,杰出者以陸文禮為代表。
陸文禮老人現(xiàn)年71歲,在過去30多年,他帶領(lǐng)村里的30位村民走南闖北,足跡遍布北上廣、日本等地,建起了600多座鼓樓、風雨橋等侗族建筑?,F(xiàn)在已經(jīng)退休的他,對上門學藝的人來者不拒,延續(xù)著把侗族建筑傳承下去的夢。
“我上學時就開始鉆研侗家的建筑了。”陸文禮說,在上小學時,他省吃儉用,節(jié)約了一些錢,便用來購買鑿子、刨子等木工工具,之后一有時間,就模仿大人們的樣子,修建玩具式的侗族建筑。
盡管是玩具式的,卻讓陸文禮練出了手藝,小學還沒畢業(yè),他已經(jīng)成為父輩的助手,參與樓房的建設(shè)。
1961年初中畢業(yè)后,因為成績好,老師就推薦他到附近的村子里去代課,但陸文禮因為太熱愛侗族的建筑建造,婉拒老師,跑回老家正兒八經(jīng)學起了建筑。
陸文禮找到村寨里當時最杰出的掌墨師傅,要求拜師學藝。這位掌墨師傅早就知道他熱愛侗族建筑,而且有一定的基礎(chǔ),便爽快地答應(yīng)了他。
在傳藝的過程中,陸文禮的師傅還是有所保留的。師傅傳授木料上架、固定、銜接等技術(shù),而鼓樓設(shè)計的真諦卻很少提及。陸文禮表示理解,但他是細心之人,而且有天賦,師傅不說,他就認真觀察;師傅每一次操作,他認真看,返回之后,就畫成圖,認真揣摩。日積月累,悟出不少。
兩年后,陸文禮從眾多師兄弟中脫穎而出,成了師傅最得力的助手。
◎陸文禮掌墨建造的肇興侗族鼓樓“蜂窩”(上);陸文禮掌墨建造的肇興侗族鼓樓梯柱,由圖可見榫卯結(jié)構(gòu)(中);陸文禮掌墨建造的肇興侗族鼓樓內(nèi)部結(jié)構(gòu),從下往上看(下)。
學藝的過程中,陸文禮常跟隨師父到各地建鼓樓,技藝大有長進,同時也開闊了視野。但后來,“文革”開始了,他們返回家鄉(xiāng),鼓樓修建活中斷了10年之久。
1979年,陸文禮又才重拾起這門技藝。但這時,師傅們已老去,憑借他一個人的力量難以建造大廈。
為了解決此問題,他決定組建一支團隊。他毫無保留把技術(shù)傳授給隊友們。現(xiàn)如今,他的團隊非常強大,擁有隊員30多人,他們不僅在鄉(xiāng)村里活動,還把鼓樓修建到了大城市和國外。
“每一個侗寨都會有一個鼓樓?!标懳亩Y說,鼓樓是侗族人民的傳統(tǒng)建筑,這里是侗族人民集中議事、評斷事非的公共場所。
1981年,陸文禮建成一座13層的鼓樓,是目前肇興層數(shù)最多的鼓樓。在侗族傳統(tǒng)里,鼓樓的層數(shù)只能是單層。陸文禮說,鼓樓不僅是一座樓,里面包含了太多的侗族文化。
如今,陸文禮用了兩年的時間,繪制了一本涵蓋鼓樓古法技藝的手繪圖冊《鼓樓圖冊》,期間,他還培養(yǎng)了8名能設(shè)計制圖、掌墨施工的侗族建筑文化傳承人。
也許是職業(yè)生涯的歷練,讓陸文禮依然有如今優(yōu)于同齡人的好身體。
站在自己掌墨的第一座鼓樓前,陸文禮感慨萬千。侗族鼓樓,承載的是陸文禮等掌墨師傅對侗族建筑文化濃濃的愛。
因為杰出的侗族鼓樓、風雨橋、花橋、吊腳樓的修建技術(shù),陸文禮的大名在幾十年前就已飛出黎平縣肇興鎮(zhèn)紀堂村。而他的家鄉(xiāng),這個擁有181戶人家的小村莊,也因為有陸文禮等優(yōu)秀的鼓樓墨師而名聲大噪。
“我們侗族的建筑是最獨特的,我要把它好好地傳承下去,不能讓它消失?!弊鳛榈氐赖亩弊迦耍懳亩Y對侗族建筑有著特殊的情感。而在陸文禮學習出師之前,這種技藝世代相傳完全靠口傳身授,沒有圖紙,沒有書面教材,因此面臨著失傳的危險。
“我最先繪出了侗族鼓樓建造的圖紙?!弊鳛槎弊褰艹龅墓臉悄珟煷?,陸文禮既有豐富的鼓樓建造實踐經(jīng)驗,又懂理論知識,他首創(chuàng)《侗族鼓樓建筑結(jié)構(gòu)圖和施工圖》,改變了侗族鼓樓建筑沒有結(jié)構(gòu)圖和施工圖的歷史。
“1985年我進凱里市修建第一座城市中的鼓樓,當時貴州省民族研究所專家就鼓勵我搞出一本鼓樓建造的設(shè)計圖冊來。”回憶往事,陸文禮仍然很激動,“1986年12月,我以一座15層檐串尖單寶頂假八角型鼓樓為例,開始摸索鼓樓建造的圖紙設(shè)計和繪圖。經(jīng)過半年的艱苦努力,到1987年6月底,滿滿3本圖冊的設(shè)計制作終于完成,并交給貴州省設(shè)計院總工程師李多扶等古建專家審閱。1990年,深圳錦繡中華民族風情區(qū)要建貴州鼓樓,就開始使用我設(shè)計的圖紙施工了?!?/p>
◎陸文禮介紹他手繪的侗族《鼓樓圖冊》(左);陸文禮手繪的侗族《鼓樓圖冊》,到處都注明各種建構(gòu)參數(shù)(右上);陸文禮手繪侗族《鼓樓圖冊》封面(右下)。
經(jīng)過多年的積累,他的《鼓樓圖冊》問世了?,F(xiàn)今,他的這本圖冊不僅是侗族文化典章,還是熱愛鼓樓文化藝術(shù)愛好者的教材。目前,陸文禮帶了很多徒弟,每位徒弟都經(jīng)常拿出這本圖冊研讀。“這本書是教材,是工具,平時遇見疑難,翻開來看,受益匪淺?!标懳亩Y一位姓潘的徒弟說。
陸文禮憑借自己的才藝,不僅建造了許許多多的鼓樓,還出版圖書,改變了侗族鼓樓文化技藝只能靠口傳、靠記憶傳承的格局,為侗族文化的傳承作出了貢獻,他因此被授予“中國民間文化杰出傳承人”的榮譽稱號。
同時,陸文禮已經(jīng)培養(yǎng)出了8名能設(shè)計并制圖、掌墨施工、帶徒教學的新一代侗族建筑文化傳承人。
“我愛我的民族建筑,我相信它會永遠傳習下去?!痹陉懳亩Y看來,自己所從事的鼓樓掌墨工作,不僅僅是一項簡單的建筑建造,它背后所承載的是整個侗族建筑的文化精華,這是需要侗族兒女世世代代傳承下去的。
責任編輯 陸青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