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崢 莊思齊
“不不,我們不要”,很多日本市民并不接受企業(yè)“周休三日”的一番好意,還給出了各種“奇葩理由”。
加班、過勞死……一想到日本的上班族,這些詞首先浮現在人們腦海中。日本政府和企業(yè)一直在想辦法緩解日本上班族的壓力。作為措施之一,“周休三日”制度正逐步在日本社會推廣。
但出人意料的是,很多日本市民并不接受企業(yè)的“一番好意”。根據日本媒體的調查,有超過四成民眾反對該制度。
《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大型物流企業(yè)老板佐川急便在東京都和山梨縣啟動“周休三日”制度來招聘正式員工。
佐川急便把司機每天的平均勞動時間定為10小時,長于“周休兩日”制的八小時,靈活運用了不受每天八小時法定工作時間限制的“彈性勞動時間制”。與“周休兩日”制相同,“周休三日”制的司機也采取倒班制,結合本人意愿和業(yè)務點忙碌狀況確定工作日,收入水平也不變。
就實行“周休三日”制度的原因,佐川急便稱是為了確保司機人數,緩解嚴重的人手不足問題,減少正式員工的離職率。
佐川急便并不是第一個“吃螃蟹”的公司。日本優(yōu)衣庫的母公司迅銷集團2015年10月就對旗下1萬名雇員、約為總雇員人數的20%實行“周休三日”制度。只要員工愿意將每天八小時的工作時間延長至10小時,在保證每周40小時工作時間的前提下,他們可以選擇每周休息三天,工資待遇不變。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2015年日本所有企業(yè)中,有8%實行每周至少休息三天的制度,比例是年前的三倍。
“周休三日”制度雖然延長了每天的工作時間,但是想想每周都可以享受“小長假”,還真是令人動心。然而,根據日本東京廣播公司電視臺的調查,有超過四成民眾反對該制度。記者隨即在東京街頭采訪,聽到不少反對這項制度的理由。
一名20歲正在找工作的男大學生說,他每天都想工作,即使每周休一天也無所謂,應該提倡讓想工作的人能工作,想休息的人能休息。
一名被某金融機構錄取的男大學生也反對“周休三日”制度。他說:“與其每天工作10小時,連軸轉后再休息三天,還不如每天定時定點下班,享受下班之后的休息時間?!?/p>
40多歲的倉庫工人瀨下說:“學生的話倒還好,工作的人即使休息了也不知道該干什么,所以不休息繼續(xù)工作更好?!?/p>
30多歲的公司職員水谷告訴記者,由于工作忙,他周六周日一般只能休息一天或者半天。在被問及是否想要更多休息時間時,他表示維持現狀就挺好。
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制度的最大反對者竟然是日本的家庭主婦。不少主婦認為,老公在家時間越短越好,甚至不在家最好,因為夫妻在一起時間多了會爭吵,不如各做各的事。還有主婦說,老公不會做家務,不工作留在家里反而增添她的負擔。
在日本,加班對職場人士來說是“家常便飯”,“過勞死”事件屢見不鮮。
去年10月,日本政府通過了首部《預防過勞死等對策白皮書》。這份白皮書顯示,正式員工每月上班時間最長超過80小時的企業(yè)占所有企業(yè)的23%。其中,“超過80小時但不滿100小時”的企業(yè)占所有企業(yè)的11%,“超過100小時”的企業(yè)占12%。
不過在日本,想要不加班確實比較困難。首要原因是巨大的工作量。由于連年經濟不景氣,許多公司一再縮減規(guī)模,并且隨時可能裁員,導致剩下的員工不得不處理大量工作,加班在所難免。其次,日本的終身雇傭制度使得就業(yè)市場缺乏活力,員工很難通過跳槽尋找更好的工作,被迫工作更長時間。再次,日本很多大企業(yè)一直實行工齡薪酬制度,工作時間更長意味著更易被提拔重用,獲得成功。由此可以理解為什么許多日本人如此“熱愛”工作,認為加班理所當然。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日本通”